宛诗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专家认为,这不仅体现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逐步完善,更体现了社会救助理念的与时俱进。
临时救助这项善政,要想真正发挥好作用,必须建立在“善为”的基础上。这里的“善为”主要包含人性化的救助通道、常态化的救助机制、造血式的救助思维。
临时救助,就是要救急救难。群众遭灾有难,往往是一些突发事件引起的,临时救助如果不能及时介入,就会失去最佳的救助时机。为此,有关部门应该打破常规,特殊时期进行人性化办理,简化救助程序,让制度执行变得温暖起来。
传统意义上的临时救助,“随意性成分”较多,重物质、轻服务,缺乏稳定的制度支持、政策支撑。临时救助必须要善于综合运用政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形成一条强有力且紧密的纽带,把方方面面的资源有效整合利用起来,发挥出最大功效,为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提供生存、医疗、心理、技能等方面的社会救助。如此,社会的剩余福利才能得到更好的分配,从“临时救助”到常态救助的路也就不再遥远。
而在救助思维上,既要给贫困者“输血”,更要培养其自身的“造血”能力。有关部门在临时救助工作中,要多一些造血式的救助思维,加强对贫困群体的职业培训、为其提供就业援助、减免就业等各种费用,提升他们的再就业技能与融入社会的能力。只有这样的救助制度,才能整体提高社会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增进公共福祉,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善为” 主要包含人性化的救助通道、常态化的救助机制、造血式的救助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