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5-01-25 19:18吴宝沛雷秀雅
中国林业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理论

吴宝沛 雷秀雅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3)

“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吴宝沛 雷秀雅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3)

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认知革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使之前在心理学界占据统治地位的行为主义思想开始动摇。现代科技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人类心理的了解思路,认知心理学作为认知革命的产物,为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范式和框架,推动了心理学对内在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的重视和理解。鉴于认知心理学学科自身的特点,“认知心理学”课程的教学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如选择合适的教材,透彻讲解和分析认知心理学基本的概念和理论,讲解经典的认知心理学实验以及在现实和实验之间寻找联系。这些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对这门基础学科的把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思路、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认知心理学;本科教学;教学方法

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行为主义曾经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把人类意识剔除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把人类心理视为一个黑箱,这种做法遭到了后来兴起的认知主义的批判。二战结束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加上生物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进展,认知心理学开始出现。1967年,由Ulric Neisser编写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代表这一学科正式诞生。认知心理学的出现,对心理学各个分支产生了持久而重要的影响,因这种影响带有革命性的色彩,因此被称为认知革命。

一、“认知心理学”课程的特点

(一)“认知心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基础性

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性在于,认知心理学的思想几乎渗透进所有的心理学分支之中,比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等等,而其基础性也正源于此。除了本科一年级所要学习的普通心理学和心理学史之外,认知心理学能够为其他的心理学和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条件,提供思考框架,给出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比如认知心理学中的计算机隐喻,把大脑的认知过程看作类似于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都要经过信息的输入、转化和加工以及信息的输出等过程。除了这种单线程串联的认知隐喻之外,神经网络模型则试图模拟更加复杂的认知过程,认为信息处理更有可能是一种平行分布式的模式,而不是线性串联的方式。

(二)“认知心理学”课程的抽象性和应用性

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分支,因为其研究对象的内隐性,即人的心理是内在于心的,不像行为那样是暴露于外的,所以认知心理学的内容较多地带有抽象性,比如感觉、知觉或模式识别、注意和意识、记忆、意象和表征、语言、思维与决策、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等等。心理的内隐性带来了认知心理学内容抽象性的特点,这一特点给“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同时认知心理学跟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也给这门学科带来了应用性的新特点。比如认知心理学的思想和范式可以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中,如第二语言的习得[1],风险决策[2],运动员训练[3],等等。因此内容上的抽象性没有损害认知心理学在应用方面的发展,甚至认知心理学已经从早期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转向了对现实应用的关注[4],这一点是教学者应注意的问题。学生普遍想要了解学习一门基础课能有什么用,实用主义的追问有自己的合理性,教师需要肯定学生的这种关切,而不是忽视或拒绝他们的疑问。教师假如能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特点,告知学生这一学科的应用和具体的应用体现,无疑能够为这一学科的教学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

二、“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首先,缺少合适的“认知心理学”教材。市面上“认知心理学”教材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教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内学者撰写或编写的,如王甦和汪安圣的《认知心理学》,丁锦红、张钦、郭春彦等人编写的《认知心理学》,邵志芳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实验和应用》,乐国安和韩振华合著的《认知心理学》等;另一类是对国外经典教材的翻译版,如索尔所等人编写的《认知心理学》,斯滕伯格的《认知心理学》,艾森克等人编写的《认知心理学》等。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心理学分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几乎所有认知心理学概念、模型、理论和经典实验都是由欧美研究者研究出来的,因而国外的经典教材在内容上会更加全面,形式上也会更加贴近学生,因此国外经典教材应是优先考虑的选项。但是由于国外教材的翻译工作多是由教授牵头学生翻译,造成了翻译质量良莠不齐,影响到学生的阅读体验及对基本概念、模型、理论和经典实验的理解。因此,翻译质量是制约国外经典教材是否被采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因为认知心理学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难于培养学生对认知心理学的兴趣。人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带有内隐性的特点,认知心理学家对这种内在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的研究,多是借助于计算机隐喻来进行的,需要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来解释某种局部而微观的心理现象。这些都涉及到具体的认知心理学概念和理论,涉及到经典的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师如何在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解之外,让学生对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基础性有所了解,激发他们对这一门基础课程的兴趣,引起他们的重视,是教学者面临的教学难题。

三、“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选择合适的认知心理学教材

国内学者的著作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表述更加准确这是国内著作的一个优点,但其缺点在于如果作者不是本领域的研究者,他对认知心理学的整体把握可能是不充分的,在宏观框架和微观研究层面可能有阐述不到位的情况。但是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内学者在知识体系方面跟国外学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因此国内出版的“认知心理学”的教材在质量和内容上都越来越好,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

(二)透彻讲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在选定合适的教材之后,教师有必要把“认知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讲述清楚,分析透彻,因为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本身是比较抽象且容易混淆的。例如“感觉”和“知觉”两个概念就很容易混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都用“感觉”一词来指代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如“我对她很有感觉”,说的是社会认知;“我现在感觉不好”,这里说的又是心境或心情,是情绪现象;“我感觉很饿”,这个是主观体验,跟需要和动机有关。但是在认知心理学中,“感觉”说的是人们对物理世界中某个对象个别属性的认识,比如颜色、味道、重量、大小、冷热,等等。而“知觉”说的是人们对物理世界中某个对象整个属性的认识。前者较少地受个人经验的影响,而后者则更多地受到个人经验的影响。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这两个最基本的认知心理学概念时,除了在定义层面上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之外,还要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如一个人手里提着一桶水,觉得累或觉得重,这是“感觉”;而他知道自己提的是一桶水,而不是别的东西则是“知觉”。这桶水即使自己没有亲手提着的时候也会有沉重的认识,同样是跟“知觉”有关,因为他的经验告诉自己一桶水的重量不会很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同样,在讲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时,也可以通过阐述定义、剖析概念的方式进行,并辅以事例说明。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举例子,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找出知识漏洞,及时进行修补。以“注意”为例,“注意”的经典理论包括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前者是布罗德本特提出的,认为没有得到“注意”的信息都丢失了;而后者认为这些信息并没有被完全摒弃,而是受到了衰减处理,到底会不会受到加工,需要在“注意”的后期阶段才能确定。因此,在讲解这两个理论时,重点是剖析两者的异同,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强调了“注意”信息会受到区别对待,一部分得到“注意”的加工和激活,另一部分则没有得到“注意”的加工或激活。两者的区别在于过滤器模型认为“注意”的选择发生在前期信息登记的阶段;而衰减器模型则认为“注意”的选择发生在后期,很多信息在前期受到程度不等的激活。把这两种“注意”理论的异同剖析清楚,然后通过图表的方式呈现,能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理解,从而加深他们对“注意”的认识。

(三)讲解经典的认知心理学实验

认知心理学跟其他所有的基础心理学分支类似,都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讲究系统的结构化的观察。简单地说,所有的心理学知识都是要有观察和实验证据的,这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一个标志。因而,许多经典的认知心理学实验构成了认知心理学中的主要教学内容。能够把这些经典的认知心理学实验讲清楚,也就能够让学生了解某个认知心理学结论是如何得到的,了解到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和来龙去脉,从而产生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感觉。同样以“注意”为例,布罗德本特的过滤器理论主要涉及到的经典实验就是双耳分听,同时对两个耳朵分别呈现不同的刺激,比如两只耳朵听到不同的数字。一种情况是让被试验者分别报告某只耳朵听到的数字,比如先报告右耳再报告左耳听到的数字;另外一种情况是让被试验者按呈现时间报告自己听到的数字。结果发现,分别报告的正确率更高,而按时报告的正确率较低。这一现象意味着,由于需要在不同耳朵之间切换,按时报告切换的次数和时间更多,从而影响了报告内容的准确性。

(四)寻找现实生活与认知心理学实验之间的关联

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了解认知心理学的实用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记忆一章时,可以将洛夫特斯关于虚假记忆的研究与审判中证言的可靠性联系起来,也可以跟个人早年被压抑的童年经历联系起来,这些都是记忆,但也可能都是扭曲的记忆。这样的联系有助于让学生对记忆产生兴趣,同时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加了他们对认知心理学的了解。有学生说,原来以为认知心理学很枯燥,很抽象,没想到跟日常生活拥有这么密切的联系,如大街上商家用不断播放广告的方式试图加深人们对某种商品的记忆。此外,鉴于认知心理学跟目前炙手可热的认知神经科学有关,许多对此感兴趣的同学也更加重视“认知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因为他们知道,认知神经科学中很多重要的理论都跟认知心理学有关。因此,这门课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初步实现了课程的预期目标。

[1] 王改燕.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语言输出过程[J].外语教学,2005,26(2):6-10.

[2] 方勇,孙绍荣.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风险决策行为[J].决策参考,2006(3):42-44.

[3] 迟立忠.运动认知心理学研究进展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9):10-15.

[4] 王庭照,张凤琴,方俊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应用认知转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4):124-128.

(责任编辑 王 伟)

猜你喜欢
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扁平化风格的界面设计研究
浅谈运用认知心理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试论《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中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PBL教学模式在认知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