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作华,张 彬,周绪斌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32)
猪场发生死胎的原因及控制
黎作华1,张 彬1,周绪斌2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32)
母猪产死胎现象在猪场时有发生,通常所说的死胎一般是指胎儿在出生前就已经死亡,胎儿死亡主要发生在妊娠阶段或分娩过程中,判断仔猪死亡时间是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后,有一个简便方法是把死亡胎儿的肺脏取出,潜入水中,假如肺脏没有上浮,意味着仔猪没有进行过呼吸,说明仔猪死亡发生在分娩前。死胎现象的发生直接导致产活仔数降低,影响了母猪的繁殖效率。Jascha等[1]通过猪场数据统计发现死胎发生数与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呈正相关,表明有死胎发生的窝其仔猪生存能力相对较差。由于管理水平和疾病状况的差异,死胎出现的比例在不同猪场存在差异,一般死胎比例不要超过总产仔数的5%~8%,如果一段时期内死胎发生比例显著高于8%,有可能预示着猪场正在(或已经)经历传染性疾病,猪场管理者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按死胎发生是否有病原感染参与分为病原感染性因素和非病原感染性因素。
1.1病原感染性因素
1.1.1病毒 如伪狂犬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瘟、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等。
1.1.2细菌 如钩端螺旋体、子宫感染大肠杆菌、化脓隐秘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巴氏杆菌、猪丹毒杆菌等。
1.1.3寄生虫 如弓形体。
1.2非病原感染性因素
1.2.1饲料霉菌毒素中毒 如麦角毒素、黄曲霉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素B1等都会不同程度影响母猪的生殖系统,造成死胎、流产等繁殖障碍[2]。
1.2.2催产素的使用不当 很多猪场都习惯使用催产素来缩短分娩持续时间,催产素的主要作用是诱导子宫肌肉收缩,但子宫收缩会减少子宫的血液流量和通过胎盘的气体交换,容易引起脐带过早断裂,由于缺氧导致胎儿死亡的可能性增加,Alonso-Spilsbury等[3]试验发现使用催产素虽然缩短了产仔时间,但引起分娩期间因脐带断裂导致的死胎数增加和胎儿的胎粪排出增加(胎粪数量可以反映胎儿子宫内的缺氧状况),增加了难产发生的几率。另外,催产素使用时机不当也会造成不良影响,Mota等发现催产素应用在母猪开始产出胎儿时会引起窒息和胎儿死亡。催产素错误的使用剂量也会导致不良后果,最大使用剂量不要超过0.167 IU/kg体重,否则会显著增加仔猪缺氧、窒息死亡的风险。
1.2.3产房环境温度的影响 分娩时产房的温度过高会导致母猪产程延长,死胎数目增加,Vanderhaeghe等通过调查发现母猪分娩时产房的温度超过22 ℃时发生死胎比例(8.5%)比产房温度低于22 ℃的比例要高(7.3%)。Odehnalova等 也有报道在最佳室温(16~22℃)分娩时,发生死胎的数目较低。
1.2.4母猪胎龄 随着母猪胎龄的增加,死胎发生的可能性增加。Borges等发现母猪胎龄大于5胎的发生死胎的几率比2~5胎的要高1.6~1.7倍。可能是由于胎龄增加,子宫肌肉的收缩能力减弱,从而导致产程延长引起。
1.2.5母猪体况(背膘)的影响 Vanderhaeghe等(2010)研究发现母猪分娩时背膘较少(<16 mm)的母猪发生死胎的比例(80/120)比背膘中等(16~23 mm)的母猪要高(109/253)。
1.2.6产仔头数 胎儿数目越多,由于子宫容积的限制以及分娩时产程延长,死胎发生的几率也相应越高,Borges等通过统计发现产仔数超过12头以上其发生死胎的风险比产仔数少于10头的母猪高3.6倍。
1.2.7分娩持续时间 分娩持续时间对于死胎发生具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后期出生的胎儿,由于遭受连续的子宫收缩,发生脐带断裂或胎盘脱离的可能增加,容易导致因胎儿缺氧窒息而死亡。Oliviero等[4]统计发现母猪产程超过300 min,平均每窝有1.5头死胎,而产程小于300 min的平均每窝仅有0.4头,同样Borges等通过对比也发现母猪分娩时间超过3 h比3 h以内产完的母猪死胎发生率要高2倍。
1.2.8分娩监管不力 据统计大约75%的死胎都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母猪分娩过程中发生难产等情形,而员工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都会造成一部分死胎产生。
2.1加强饲养管理,缩短母猪产程
主要包括母猪分娩时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及合适的温度(产房温度22 ℃);做好怀孕期的分阶段饲养,注重怀孕期营养,做到优质、均衡;杜绝用霉变饲料饲喂母猪,霉菌毒素是肉眼看不见的,所以猪场应选择检测合格的原料,重点做好原料品控;保持母猪合理膘情,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在母猪断奶后、妊娠中期、分娩前使用背膘仪测量背膘,以指导母猪饲料喂量,要求分娩时背膘保持在18~20 mm,避免母猪分娩时体况偏瘦或过肥,特别是母猪过肥时容易引起分娩时努责无力、产程延长,还易引起难产;保证饮水充足,怀孕后期可以适当运动,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定期搭配饲喂青绿饲料,以减少母猪便秘发生。
2.2做好主要的病毒性繁殖障碍疾病的免疫预防
如猪瘟、伪狂犬病、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等病的免疫,定期监测,确保疫苗免疫效果,另外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猪场应禁止饲养狗、猫等动物。
2.3保持猪群合理胎龄结构
合理的胎次结构是保持猪场生产稳定的基础,在保证后备猪充足的基础上,猪场应加大淘汰力度,减少6胎龄以上母猪在猪群中的比例。目前被众多猪场所认可的胎龄结构为:1胎占20%,2胎占18%,3胎占17%,4胎占16%,5胎占14%,6胎占10%,7胎及以上占5%[5]。
2.4催产素的正确使用
对没有难产表现、产仔间隔过长的经产母猪可以考虑注射催产素,注意催产素仅用于经产老龄、瘦弱母猪,使用时机一般在母猪产仔半数以上(如6、7头仔猪),后期产仔间隔延迟(超过30 min以上)可以考虑使用催产素,头胎母猪禁止使用催产素,头胎母猪发生难产多是由于胎儿过大或骨盆狭窄所致,所以若头胎母猪子宫颈口未开(未产1头仔猪)、胎儿过大或因骨盆狭窄引起难产的母猪禁止使用催产素,母猪的使用剂量一定要控制好,Mota-Rojas等试验发现分娩期间给予母猪0.083 IU/kg体重的催产素既能促进母猪分娩,同时未影响胎儿的窒息死亡的风险。
2.5加强分娩监管
猪场在产房应对每一窝母猪实施接产记录,即记录每头仔猪的出生时间,这样可以准确了解母猪的产仔间隔时间,减少难产的发生。另外接产人员在母猪分娩期间要加强产房巡视,对羊水已流出、烦躁不安又不见仔猪产出的母猪要及时给予人工助产,防止难产发生;对产仔中断或间隔过长的母猪观察其临床表现,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母猪产完后注意检查仔猪和胎衣数量,防止胎儿或胎衣滞留引起感染。
[1] LeenhouwersJI,van der Lende T,Knol Egbert F.Analysis of stillborn in different lines of pig[J]Livestock production science.1999,57:243-253.
[2] 张蕾,权自芳,颜其贵,等.霉菌毒素对猪生殖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2,33(12):34-36.
[3] Alonso-Spilsbury M,Mota-Rojas D,Martinez-BurnesJ, et al.Use of Oxytocin in penned sows and its effect on fetal intra-partum asphyxia.[J]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2004,84:157-167.
[4] Oliviero C,Heinonen M, Valros A,et al.Enviromental and sow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duration of farowing.[J]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 2010,119:85-91.
[5] 孙晓超.规模化猪场效益的潜在杀手——母猪胎龄结构[J].猪业科学,2012,29(6):94-95.
201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