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山抵御疫情之措施思考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控策略

2015-01-25 13:23:01才琪阎合
中国森林病虫 2015年2期
关键词:黄山市松材线虫病

才琪,阎合

(1.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2.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辽宁 沈阳 110034)

近年来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疫情在黄山市周边地区陆续发生,已呈四面包围、步步紧逼的态势。疫情一旦侵入,上千万株黄山松将遭受灭顶之灾,享誉千年的黄山盛景将毁于一旦。面对严峻形势,黄山市先后实施了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建设工程和黄山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建设项目,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严防死守,有效阻止了疫情入侵,其防控经验也为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考与借鉴。即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强化资金与科技支撑,有效落实防治技术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持续扩散蔓延的危险局面[1]。

1 坚持政府主导,层层落实松材线虫病防控责

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是一项基础公益事业,属于国家安全管理范畴,涉及面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仅靠林业部门“单打独斗”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实行“属地管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模式。

1.1 强化属地管理,实行政府与林业部门“双线”责任制黄山市政府为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市实行防控工作行政领导责任制,坚持党政领导挂帅、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层层签订了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市委、市政府先后2次发出《致全市领导干部的一封公开信》、《致全市驾驶员同志的一封公开信》和《致全市项目业主的一封公开信》,要求领导干部不出面说情、不干扰检疫执法,驾驶员和项目业主不承运、不使用松木及其制品,有效落实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具体责任和任务。

由此可见,坚持政府主导,落实防控责任是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重要前提,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治目标责任制,将衡量防治工作成效的预防和除治目标列入地方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除治区采伐任务量、防治松褐天牛任务量、监测覆盖率、产地检疫率纳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工作考核内容,将监测预报、检疫检验和疫情除治等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层层签订政府之间、林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双线”目标任务责任书,细化防治目标和责任,加强检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以确保整个防治工作的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

1.2 加强部门协作,完善联动机制,营造全社会防控的良好氛围松材线虫病的人为传播渠道非常广泛,仅依靠林业部门的力量很难将检疫封锁工作做彻底。黄山市政府每年利用新闻媒体、街头咨询、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防控松材线虫病工作的意义和措施,营造各行各业配合林业部门监管,全社会集体防范疫情的良好氛围,为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可见,只有依靠各行业、各部门的有力协助,同时采取多种渠道做好宣传工作,使全社会了解和支持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才能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其中,交通、民航、邮政等部门要加强运输、邮寄松属植物及其制品的管理,电力、电信、建设等部门要把好松木及其产品采购关,杜绝采购未经检疫的松木产品,发改委、财政等部门也要加大对防治基础设施和防治资金的投入力度,实行疫木砍伐补偿制度,减少林木所有者损失,减轻疫点拔除的难度和阻力。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还应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面,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松材线虫病发生的严峻形势、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和除治工作的艰巨性,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防控常识,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控的良好局面。

2 强化资金和技术保障,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松材线虫病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境内危害程度和除治难度最大的生物灾害,其每个环节的防控工作,都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和相应的技术保障措施。黄山市在有效实施监测普查、检疫检查、专项执法行动等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先后实施了2项大型松材线虫病防控工程。1999年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工程,建立了一整套检疫检查体系和监测普查体系,建成了环黄山风景区外围边缘宽度4 km、外围边界长约100 km的无松属生物控制带,初步形成了“两个体系一个带”的防控格局。2009年投资近1亿元,启动三道防线建设项目,重点治理了黄山市外围发生区,建立外围未发生区监测体系,并在黄山市范围内建立监测检疫网络、无松林生物隔离带,禁止所有外来松类制品等进入黄山。同时,黄山市积极与省内外科研院校进行科技合作,进行深入研究,力求防控工作上有新技术保障。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的“黄山风景区松材线虫病监测和预防研究”的研究课题,解决了154 km2黄山风景区中3000 hm2松林的监测普查网络和预防体系建设等技术难题[2-3]。鉴于此,作者认为,完善的资金投入机制和有力的科技支撑,是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最直接保障。

(1)保证财政投入是做好防控工作的基础。我国整个森防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仍显不足,应进一步调整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布局,提高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经费补助标准,配备必要的仪器和交通、通讯设备,为搞好疫情监测奠定基础。此外,全国各疫情发生省份疫木砍伐补偿及疫木处理经费缺口仍较大,疫情除治工作难度和阻力也很大。只有不断提高松材线虫病防治补助经费投入力度,才能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目前,松材线虫病防治经费主要用于救灾,各级财政需进一步加大预防经费投入,在黄山、张家界等重点生态区实施预防体系建设工程,重点支持松材线虫病定期普查和专项调查、重点区域和大尺度遥感监测、植物检疫等预防性工作。以保证做到防患于未然,使整个疫情防控的整体格局取得转变。

(2)加强科技支撑,突破关键除治技术是根本途径。松材线虫作为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因我国生态环境中还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人为干预的防治方法很难奏效。只有探寻到从根本上有效治疗感病松树、阻断病害侵染循环和扩散传播的方法,才能在防治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当前以砍伐为主的被动防治局面。因此,建议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主管部门牵头,整合全国技术力量和科研经费,形成产学研联合体,针对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快速检验、生物防治、疫木处理等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争取尽快取得阶段性进展;充分发挥全社会、全行业“土专家”的智慧,探索“土办法”,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区,大胆开展试验示范,总结经验,完善措施,逐步推广,确保成效。

3 落实“三项措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渠道、保护易感对象,把好检疫关

黄山市为了坚决阻截松材线虫病疫情进入黄山,市政府坚持常年开展各项检疫监测等预防工作,实行松木及其制品准入制度,建立重点涉木单位、建设工程等基础性档案,签订《禁用市外松木及其制品承诺书》,先后在各方向公路入口设立检疫检查站,安排专职检疫人员24 h值班检查。坚持对全市15.07万hm2松林常年监测与春秋2次专项普查,及时掌握林情,对枯死松树及时清理,对死因不明的可疑松树,立即邀请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有关专家鉴定。同时注重标准化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全市按照“科学化、立体化、常态化”的防控要求,在机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执法行为规范、内务管理等5个方面开展标准化建设,做到了拒疫情于黄山之外。由此可见,要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蔓延势头,应当从消灭源头、阻断渠道和保护易感对象3个环节入手,采取综合措施,系统性的做好防控工作。作者思考黄山市的做法和经验,受到的启示很多,但当务之急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加大疫点和疫区除治力度,消灭松材线虫病传播蔓延源头。松材线虫病主要依靠媒介昆虫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传播危害。因此,松材线虫、松褐天牛、感病松树及疫木是松材线虫传播蔓延的源头。要在积极探索有效灭杀松材线虫技术和手段的同时,加大疫点和疫区治理力度,逐步消灭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的源头。

各地要根据自身不同的自然环境、立地条件、林分结构以及疫情发生情况,科学系统的制定年度防治工作方案。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如期完成防治目标,严格按照《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要求,保质保量地将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单纯依靠林木所有者自觉防治,会出现死角、疫木清理不彻底等问题,导致疫情扩散或反弹。因此,要创新防治机制,推行防治公司、专业队绩效承包除治,逐渐形成社会参与、政府监管、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提升除治质量和效率。

(2)加强检疫监管,切断疫情传播渠道。研究和实践证明,媒介昆虫——松褐天牛自身飞行距离有限,很多孤立疫点的发生大多都与通讯、电力、桥梁、铁路等建设工程有关,人为运输疫木及其制品是导致松材线虫病传播扩散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强检疫监管,严把检疫关口,杜绝疫木流失,严防松材线虫病人为传播。

建立健全以各级森林植物检疫机构专职检疫员为主及车站、港口等重要场所兼职检疫员协同配合的检疫执法队伍,依法开展检疫检查。严格进行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适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检疫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规调运行为。

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减少传播几率。省际交界地区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联防联治和联合执法,互通疫情信息,消灭疫情防控“盲区”,确保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整体成效[4]。

(3)重视预防工作,确保易感病区域和松林生态安全。研究和实践证明,我国松材线虫病适生区域、树种和媒介昆虫非常广泛。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5个县级行政区相继发生松材线虫病,正向西北、西南加剧扩散;易感松树种类近20种,全国超过3300万hm2松林面临威胁。保护现有松林资源安全,特别是保护好黄山、张家界等重要风景名胜区生态安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一定要牢固树立森林健康理念,从预防环节抓起。

首先要掌握疫情,做好监测工作。监测预报工作是准确掌握疫情发生发展动态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灾害应急防控指导的重要依据,除了要科学规划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点)布局,建立和完善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骨干,市、县、乡、村监测点为支撑的监测预报网络,构建空中和地面相结合的立体监测平台外,重点加强省际间重点生态区位、苗木集散地、交通枢纽、林区在建工程区的监测普查工作。

其次是重点预防区域要将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纳入造林设计和森林经营方案中,推广抗性树种和乡土树种,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同时,对于古树名木,因其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经济价值,要推广使用注射液针剂,保护其不受松材线虫病危害。

[1] 赵锦年,王静茹,丁德贵,等.黄山风景区松材线虫病危险性评估Ⅰ.松蛀虫种类、种群分布及动态监测[J].林业科学研究,2002,15(3):269-275.

[2] 王庆前.全力以赴预防松材线虫病传入黄山风景区[J].植物检疫,2002(4):251-253.

[3] 张学范.黄山市预防松材线虫病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2005(1):39-40.

[4] 吴坚,刘跃祥,闫峻,等.日本松材线虫病发生与防治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森林病虫,2009(1):42-45.

猜你喜欢
黄山市松材线虫病
肉牛消化道线虫病和呼吸道线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绿色中国(2019年13期)2019-11-26 07:11:02
黄山市屯溪区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局
工程与建设(2019年1期)2019-09-03 01:12:14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防治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6
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技术探析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6
黄山市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市场周刊(2017年1期)2017-02-28 14:13:34
“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研讨会在安徽黄山市召开
生活用纸(2016年7期)2017-01-19 07:36:39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13
吉安市松材线虫病发生规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