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丽萍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
傣药景郎治疗拢贺接办留(偏头痛)20例临床体会
刀丽萍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
目的:观察傣药景郎(黑种草子)治疗拢贺接办留(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例贺接办留(偏头痛)患者,采用傣药景郎(黑种草子)内服加外包结合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5%。结论:傣药景郎(黑种草子)内服加外用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傣药;景郎;黑种草子;偏头痛
傣医认为拢贺接办留(偏头痛)是由于平素体质偏热,积热于内,加之感受外在的帕雅拢皇(热风毒邪),内外相合,导致体内四塔功能失调,风火偏盛;或因情志不舒,五蕴受伤,塔喃(水)不足,不能制火,塔菲(火)、塔拢(风)偏盛,上犯头目而致[1]。或寒湿内积,加之感受外在的帕雅拢嘎(冷风寒湿之邪),内外相合,导致体内四塔功能失调,火塔受伤,水寒血冷而气血运行不畅,火不制水,寒水上犯头目而致[1]。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两侧头痛剧烈,遇情绪波动或冷、热刺激可诱发或加剧,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畏光,经一段时间后可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休息或睡觉后头痛会得到缓解,头痛发作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2]。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女性14例,男性6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5±3.2)岁,病程1个月至20年,平均病程(9±1.4)年。诊断标准参照《傣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及《实用内科学》[2]。排除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不遵医嘱按时服药及CT、磁共振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内服及外包景郎(黑种草子)治疗。黑种草子均选取产自云南地区的傣族习用药材。内服:取0.5g黑种草子嚼服[4],每日3次;外包:取30g黑种草子放入纱布袋内外包额头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包4~6h。治疗5日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参照《傣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3]。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伴随症状消失或缓解;未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无变化。
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15例,占75%,好转4例,占20%,未愈1例,占5%,总有效率为95%。
患者玉某,女,45岁,反复头痛发作6年,再发5天。以右侧太阳穴区疼痛为主,遇冷加剧,伴头晕,耳鸣,欲呕,乏力气短,出汗,纳眠差,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查体:T 36.2℃,P 72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一般情况及精神可、神清、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心肺腹(-)。头颅CT示:颅内未见异常。诊断:拢贺接办留(偏头痛)。治则:通气活血,除风止痛。给予患者黑种草子0.5g,嚼服,每日3次,结合黑种草子外包额头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包4~6h。经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头痛,头晕,耳鸣,欲呕,乏力气短,出汗等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
拢贺接办留(偏头痛)是临床常见慢性病之一,极易复发,临床治疗常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及镇静药物治疗。傣医认为由于平素体质偏热,积热于内,加之感受外在的帕雅拢皇(热风毒邪),内外相合,导致体内四塔功能失调,风火偏盛;或因情志不舒,五蕴受伤,塔喃(水)不足,不能制火,塔菲(火)、塔拢(风)偏盛,上犯头目而致。或寒湿内积,加之感受外在的帕雅拢嘎(冷风寒湿之邪),内外相合,导致体内四塔功能失调,火塔受伤,水寒血冷而气血运行不畅,火不制水,寒水上犯头目而致。傣医以通气活血,除风止痛为治疗原则,景郎主要用于治疗寒湿内积,或外在的帕雅拢嘎(冷风寒湿之邪)所致的偏头痛。因景郎味香、麻、辣,性热,入风、水塔,具有清脑醒神,除风止痛,调经止血,温通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塔偏盛所致的头昏、头痛,风湿病关节肌肉肿痛及腰膝冷痛,癫痫,痧证,晕车,晕船,月子病,贫血,缺乳,月经不调等病症[4]。
[1] 林艳芳,张超,叶建州.傣医临床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6.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14.
[3]林艳芳.傣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41
[4]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三册.傣族药[S].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88
R29
A
1007-8517(2015)08-0005-01
201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