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日前发布了新版《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
新版预案指出,国家加强对生猪等畜禽产品价格监测,采取综合调控措施,主要目标是促进猪粮比价处于绿色区域(5.5∶1~8.5∶1),防止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预案明确,将猪粮比价5.5∶1和8.5∶1 作为预警点, 低于 5.5∶1 进入防止价格过度下跌调控区域,高于8.5∶1进入防止价格过度上涨调控区域。
预案提出,当发生价格过度上涨或过度下跌到一、二级响应范围内时,将由发改委牵头会商,由商务部牵头组织实施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计划或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计划。
11月3日,农业部在广西举办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强调,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龙头企业是经营主体融合共生的主导者,是产业环节融合互动的引领者,也是资源要素融合渗透的推动者,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龙头企业要积极延长产业链,向产业上下游跨界发展;要提升价值链,通过精深加工和精细化管理提高附加值;要共享利益链,让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要催生新业态,将 “互联网+”“生态+”等现代新理念引入生产经营活动,创新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
日前,中国兽医协会携手30余家国内畜牧行业内领先的养殖、屠宰企业在中国兽医大会上正式启动中国畜禽养殖和屠宰福利标准的制定工作,这将成为我国畜牧兽医领域首部涵盖生猪、肉鸡、蛋鸡、肉羊、肉牛、奶牛六大畜种的农场动物福利行业标准。
据介绍,中国畜禽养殖和屠宰福利标准拟从畜禽的饲养管理、畜舍环境、疫病防控、行为表达、人员操作要求、宰前处置、击晕和刺杀放血等方面设置技术参数,以确定养殖和屠宰环节的福利基本要求。畜禽养殖和屠宰福利标准的制定,将有利于推广动物福利化养殖和人道屠宰,提高动物健康与防疫水平,提升畜产品价值,从而促进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11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稳定粮食生产增加种粮收入的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
会议指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今年再获丰收,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但也存在库存大幅增加、价格下降等问题。当前正值秋收冬种,要多措并举,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一要抓好秋粮收购,加大仓储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在建粮库和维修改造进度,按需追加跨省移库计划,加大北粮南运,抓紧出台鼓励加工企业入市购粮政策,严查“打白条”、压级压价,防止“卖粮难”。二要稳妥消化现有库存,将符合条件的临储玉米划转为国家一次性储备。加强粮食仓储管理,确保储粮安全。三要做好冬春农业生产,加快灌排设施等水利建设,加强农资保供。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重点向主产区倾斜。四要改革粮食价格形成和收储机制,完善玉米、大豆补贴政策,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明年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五要推动南方挂坡地退耕还林,推进休耕及玉米与大豆轮作,扩大“粮改饲”试点范围,促进种植结构调整。
11月9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H7N9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各地要按照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要求,结合全国家禽H7N9流感剔除计划,认真做好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通知还强调,强化活禽市场防疫管理和活禽调运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