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三位一体”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

2015-01-25 11:23齐元静张建军史明昌姜群鸥
中国林业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三位一体水土保持

齐元静 张建军 史明昌 姜群鸥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通过完成国家任务来促进学科的发展,是建国以来我国地理学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从1950年的工业基地布局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到1960年的工业选厂定点与农业区划,到1970、1980年的国土开发与规划,再到1990年国家重要区域政策的制定及2000年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地理学家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推动了学科的快速发展[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各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满足国家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定为各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也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2]。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北京林业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立足社会需求,突出办学特色,凝练发展方向,积极通过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来推进特色专业的建设。

一、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发展现状和方向

(一)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发展现状

学科专业建设通常经历设立、发展、调整和逐渐成熟4个阶段,并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正确判断一个专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对于指导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林业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是教育部于2012 年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础上重新调整设立的专业,属于理学门类,是地理学一级学科。本专业的发展主要以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优势学科为依托,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和相对成熟与稳定的课程体系,先后培养了370余名本科生和70余名硕士生。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本专业的办学方向逐渐模糊,问题日益凸显,生源质量下降、就业难度加大、优秀毕业生流失、学生学习水平下滑,专业发展步入调整期。

(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发展方向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既有来自于地理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变化不同步、不匹配的宏观原因,也有本专业自身发展的原因。一是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偏离,导致专业吸引力下降和毕业生就业困难。二是教师专业背景与办学方向的偏离,导致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影响了教学效果。本专业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基础上成立的,教师多是由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转过来的,其身份虽已转变但并未形成新的研究方向,主要还是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问题的研究,导致专业建设缺乏科研支撑。三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也进入了调整期,对本专业的带动力下降。作为北京林业大学优势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在培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在经历了前些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之后,逐渐步入发展调整期,对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带动力减弱。在此背景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应以培养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推进本专业的快速发展。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定位,既不能一味固守“立足水保、全面发展”的老路子,也不能盲目追随社会热点,而必须依托学科的优势,突出专业特色,确定适合于专业发展方向的课程体系[3]。

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不合理,缺乏实践应用类课程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体系以理论类和技术类课程为主,缺乏地理方向的实践类课程,课程体系建设缺乏连贯性和有效衔接,尤其缺乏人文地理类理论课程与实践应用类课程。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都将“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交通地理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而北京林业大学则缺少该类课程。同时一些实践应用类课程,如“城乡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经济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也没有开设[3]。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既有地理学科的相关课程,又有大量的水土保持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深度不一,缺乏有效的衔接和联系,课程设置“拼凑”痕迹明显,使学生难以形成对学科的统一认识。

(二)课程类型单一,缺乏综合性课程

综合性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特点,用系统的、综合的观点解决现实问题是地理学服务社会的基本原则。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至关重要。在课程设置上,既要强调部门地理学,又要突出综合地理学。而目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设置,只侧重于部门地理学等课程,缺乏综合地理学课程,如地球科学导论、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等,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用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特色不鲜明,缺乏精品课程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依托水土保持学院而成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本专业的最大特色。从目前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来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方向课程明显偏多,且很多课程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课程重叠和类同,缺乏集地理学科与水土保持学科于一体的交叉课程,导致两大学科方向尽管同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开设,但相互之间并无交集,相对独立。另一方面,特色精品课程通常被认为是学科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而目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尚无一门能够体现学科特色的精品课程。

(四)课程间的内容不连贯,缺乏有效衔接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着内容不连贯、课程间缺乏有效衔接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理方向类与水土保持方向类课程缺乏有效衔接;二是水土保持方向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应用课程相脱节,如水土保持方向的实践应用类课程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投资环境评价”“工程绿化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与水土保持方向基础理论课程间缺乏有效衔接,导致这些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选课学生较少。

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三位一体”特色课程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一)“三位一体”特色课程体系的内涵

“三位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是指结合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专业特点,充分发挥学校园林、林学和水土保持等学科的传统优势,以服务社会发展需求和打造特色优势学科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确立“基础理论课程+技术方法课程+实践应用课程”一体化同步建设的思路,加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水土保持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建设,加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体的技术方法课程建设和以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实践应用课程建设,最终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内容综合、理论联系实际的“三位一体”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模式。

(二)“三位一体”特色课程体系的特点

首先,“三位一体”特色课程体系强调基础理论课程、技术方法课程与实践应用课程的同步建设,有助于课程间的有效衔接与相互支撑。如“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土地评价与管理”“自然地理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作为“城乡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实践应用课程的基础[4],应同步建设,避免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现象的发生。教育部曾明确指出“21 世纪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践应用课程日益受到各大高等院校的重视,为其赋予了新的含义和使命[5]。

其次,“三位一体”特色课程体系有助于凝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办学特色,有助于特色优势学科的建设。任何学科的生命力都在于服务社会的能力,只有扎根于实践,研究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才能确保课程的吸引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建设特色精品课程,最终形成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办学特色。

第三,“三位一体”特色课程体系依托水土保持学科的办学特色,体现了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一方面,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地理科学类专业多采用重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用综合的眼光认识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位一体”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不仅包括自然地理学,同时也包括人文地理学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三者互为支撑、缺一不可,既强调学科细分,又强调学科综合[6]。另一方面,“三位一体”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模式体现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依托水土保持学科的办学特色,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相关核心课程融入到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实现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专业的相互促进和发展。

四、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三位一体”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措施

(一)课程设置要体现综合性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体系应加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向的课程内容的建设,不断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自然地理学应重点针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应用自然地理学最新理论与方法,开展流域对全球变化响应机制、流域自然地理过程、生态环境地理、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管理等5个方向的研究,为资源管理、国土整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安全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人文地理学应立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托北京林业大学在地理学、水土保持、园林学等学科方面的基础与优势,以建设具有突出特色的专业学科为目标,重点开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土地利用、城乡规划与区域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为相关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城市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3S”技术,结合地理学相关模型模拟的手段和方法,刻画陆地表层系统各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各要素及要素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为资源环境监测与管理、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自然灾害的监测、流域管理、城乡规划等提供空间信息支撑和决策支持。

(二)加强基础理论课程的建设

目前,北京林业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自然地理学方向主要有“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水文与水资源学”“气象与气候学”“自然资源学”“环境概论”“生态学”“生态环境监测”“生态工程学”“景观生态学”等课程,在此基础上,应适当增加综合自然地理学类课程,如“地理科学导论”“地球系统科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等。其次,还应加强人文地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建设。目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仅有“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两门基础理论课程,未来应逐渐增加“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产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交通地理学”“城市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等课程,以完善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框架。

(三)加强技术方法课程的建设

技术方法的学习与灵活应用逐渐成为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尤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知识的日新月异,面对海量的数据,若无现代技术方法的支撑,很难对现实问题做出准确、科学的判断。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最为重要的技术方法,日益受到国内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重视,并相继设立了单独的专业。目前,北京林业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技术方法类课程仅有“计量地理学”“测量学”“资源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Auto-CAD”“3D-MAX 实验”等课程,地理信息系统类课程明显偏少,未来应适当增加“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地图学概论”等课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课程,如“‘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等课程。

(四)加强实践应用课程的建设

实践应用课程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对于培养学生利用专业基础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北京林业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应用课程主要有“区域分析与规划”“城乡资源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未来应整合和弱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投资环境评价”“工程绿化技术”“房地产评估与管理”“建设项目评估与管理”等课程,增加“城市规划原理”“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规划”等课程,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相呼应,以凸显办学特色。在实践应用类课程教学中,应突出案例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让学生能够掌握如何运用学科的基础理论解决现实问题。

五、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三位一体”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预期效果

首先,通过“三位一体”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体系将日趋成熟和完善,办学特色将更加鲜明,生源质量下降、就业难度加大、优秀毕业生流失、学生学习水平下滑等问题将得到有效改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将得到较大提升。

其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将获得较大提高。“三位一体”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技术方法课程和实践应用课程进行了有效的连接,能够让学生们清楚了解课程间的承接关系和课程内容间的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方法更加得当、学习内容更加系统化,更能抓住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三位一体”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还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原本枯燥的基础理论与纷繁复杂的生活实际进行了有效的连接,使学生明白专业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关系,提高了学生利用专业的基础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信心。

[1]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

[2]茌家飚,郭逢胜.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8(15):50-51.

[3]毕华兴,朱清科.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4):16-18.

[4]梁会民,彭世揆,李志明.浅析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中自然地理学的作用[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3):64-67.

[5]陈大涌,李建成.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性课程改革的探讨[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2):62-67.

[6]周廷刚,苏迎春,杨晓霞,等.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12(1):56-61.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三位一体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基础理论探析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