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2015-01-25 07:56:57李善姬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期
关键词:幼童肠道病毒传染

李善姬

(吉林省吉林市传染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2002)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李善姬

(吉林省吉林市传染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2002)

近几年,手足口病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很多人受到感染,深受其害。在传播之初,人们对于手足口病没有做太多的了解,为了得以控制并且进一步得以治愈,要加大多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对这项流行性疾病的简要阐释,包括什么是手足口病,影响手足口病的因素包括什么,还有该流行性疾病是怎么兴起的。除此之外,还应该重点研究手足口病的病发特征,如其发病地域特征,受感染的人群特点或者是其病发时间段;最终要着重了解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御以及治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病学特征;防疫措施

1 简要了解手足口病

1.1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对于我们来说,属于一种新兴起来的传染疾病,在前几年开始爆发,近几年来也在断断续续地有幼儿遭到感染。在医学专家看来,一些肠道病毒,如常见的有肠道病毒71型(EV 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诸如此类的肠道病毒,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或者是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引起了手足口病这项传染疾病的流行。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幼儿,在病发时,多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而个别发病较快的患儿可能会产生一些并发症,如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肺水肿等。除此之外病发严重的患儿还可能会出现死亡的严重现象。但是对于这种传染病来说,还缺乏具体的对症下药的治疗[1]。

1.2 手足口病的兴起。我国在2008年时,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手足口病,人人处于一种自危的状态。2008年,我国一共国报告了489073例的手足口病,发病率高达37.01/10万,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部以及中部、南部。这一大规模的爆发,手足口病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以及人们的谈论中,引起大范围人群的关注。但是2008年不是我国首次爆发手足口病,我国首次出现手足口病是在1981年的上海,而后又在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等地传染开来,在1983和1986、1998年,都曾爆发过手足口病。但是纵观整个世界来说,我国不是第一个出现手足口病的国家,手足口病最先出现于1957年的新西兰,在1969年时又爆发在美国,接着在1973年在亚洲的日本开始流行,接着传入了亚洲的保加利亚、马来西亚、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等地,更大规模地传播开来,导致更多的人受到手足口病的感染,深受其害,但是指导今天任然没有确切的治疗手段,因此这就要求更多的专家学者来对手足口病的病例进行研究,进一步了解这项流行性疾病,最终能够征服疾病,解救人类不再受其困扰。

2 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

2.1 影响手足口病的直接因素。由上述可以获知,手足口病是由诸多的肠道病毒引起的,因此对于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就要从肠道病毒这一因素出发。病从口入,说的就是这一道理,因此肠道病毒的产生,大多数幼儿不注意自己个人卫生,再加上幼儿经常会吸吮自己的手指或者不经意间将一些不卫生的东西放到嘴里,这样就导致了口腔的不卫生进而传入到肠道,最终肠道内滋生出肠道病毒,导致手足口病的产生进一步爆发开来。

2.2 影响手足口病的间接因素。2008年手足口病的大范围爆发,引起了诸多人的关注,很多的专家学者对病例以及其家长进行的调查研究,期望在众多的调查研究中得到经验和结果,最终得以治愈手足口病。在调查中,包括患儿的出生情况,是否是早产儿,以及患儿未患病时的身体健康状况,还要调查研究患儿居住的家庭情况,以及患儿的既往病史等。除了调查研究患儿的情况外,还对患儿所在的托儿所的卫生状况以及住宿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经过诸多的调查研究,以及对比分析,专家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患儿的身体状况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患儿早产与否,以及身体素质的高低,都能够影响着手足口病的传染。其次,家长的预防手足口病的思想,以及家庭的居住环境,也在影响手足口病,比如卫生、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手足口病的产生,或者是家长有极强的防御思想,在病发高峰期更多地注意幼儿的卫生以及营养的吸取,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减少手足口病的传入。再者,幼儿所在的托儿所等机构的基本环境,也同家庭环境一样,都影响着手足口病。由于诱发手足口病的因素反复纷杂,所以不能够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来根治手足口病,只能在诸多的细节上多加防范,尽可能地减少手足口病的大规模传播[2]。

3 手足口病的病发特征

3.1 手足口病的临床病发状况。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流行性疾病,因此就使得这类流行性疾病具备有肠道病毒感染的诸多共同病状。在临床上表现为:在病发早期,很难得以发现,有可能表现为无症状或者是轻微的不适,临床表现不是太明显。其次,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是3~7 d,潜伏期较短,很多的患儿会突然爆发起来,不易被人察觉。在病发中,很多的患儿大多表现为发热发热现象,大多达到38 ℃,在一些手上、足部以及臀部还有口部,都表现出明显的疹子状,这些疹子很难以辨别出。在病发严重的,除了出现发热和起疹子之外,还有患儿会出现流鼻涕、咳嗽或者是恶心等现象,诸多的不适都会造成患儿厌食,难受。而持续不退的高热会造成患儿的肢体无力、抽搐,呼吸困难和心率加快;更有严重的会造成高血压或者是低血压的并发症,极为严重的会造成死亡的现象。在病发后期,会出现疹子的下退,以及体温的下降,最终得以痊愈。

3.2 手足口病病发特性。手足口病的病发特性可以从诸多方面进行阐释,如年龄层的分布,地域的集中表现,病发时间的月份等。经过学者和专家的数据整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年龄层的分布中:更多的患者是5岁以下的幼童,这一类群体特征就是身体素质较低,存在很小的抵御能力来对抗肠道病毒,而且5岁以下的幼儿大部分不会有意识性地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因此更容易被感染上手足口病。研究表明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数量和病死率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年龄越小越容易被感染。在地域的分布中:我国更多的分布在更为潮湿温热的地区,以及城乡结合部或者是一些贫困地区,这些地方普遍存在卫生不合格的现象,通风、消毒等措施都很少实行开来,环境的恶劣就给手足口病的病发提供一个温床,传播的更为广泛,导致更多的幼童受到感染。在时间分布上:我国的手住口病多发于温热的季节,多在夏季以及秋季。在性别分布上,研究的调查分析得出,在诸多的患儿中,男孩所占的比重多于女孩,但是没有具体的原因结果,笔者猜想应该是男孩比女孩更加的活泼,更乐意在户外进行活动,因此接触到的细菌更多,导致受到的感染更甚。

4 对手足口病的防御措施

4.1 政府举措:对于手足口病的防御,从大的角度来说,政府应该加大对手足口病的宣传力度,让人们进一步地了解到手足口病这一流行性疾病,只有人们在对手足口病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后,才能够不惧怕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手足口病的恐慌。其次,政府还应该出台一些具体的防御政策,让人们多加学习,了解应该如何防御受其感染。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加大力度对一些居住环境较差的地方进行整顿,清理生活垃圾,以及一些脏乱差的死角,确保人们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受到感染。

4.2 家庭举措:由于患病的大多数是幼儿,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受保护的状态,因此就要求家长能够保护好幼童。首先要最好家庭居住环境的干净,舒适,并且要经常通风,消毒,避免幼童接触到不干净的东西;除此之外,还要求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式的教育,最大程度上的让幼童接受到一些卫生常识,有意识地避开一些不卫生的地方。

从上述的诸多数据中,可以得出,手足口病的病发者多为5岁以下的幼儿,而且该项流行性疾病多发于4~9月,如果在初期得以采取一些防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其传染开来的,如对幼儿及其家长进行卫生教育,培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并且对幼儿进行细致的卫生管理,诸多的措施,都能够从细枝末节得以控制手足口病的再次爆发。控制好了手足口病,首先能够减少我国幼儿患病的人数,使得更少的幼儿不受到手足口病的传染,其次还能够降低我国对流行性疾病的再度资金投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为我国的国土安全以及稳定带来积极影响。

[1]金大庆.鞍山市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 25(5):540.

[2]孙军玲,张静.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9):973-975.

R725

A

1671-8194(2015)01-0296-02

猜你喜欢
幼童肠道病毒传染
陈兰彬与留美幼童
寻根(2022年2期)2022-04-17 11:01:38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赞赏·奖掖·疏离:李鸿章、陈兰彬因留美幼童而交往的三部曲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帮不上忙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传染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的SVEIR模型的定性分析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