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于丽杰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营口 11500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护理目标及对策分析
王 丹 于丽杰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营口 115007)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甲亢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甲亢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综合护理干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效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共同作用后,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明显增加的临床综合征,是内分泌科疾病的一种。目前临床上公认对该类进行治疗最为有效的疗法仍然是外科手术,通过该方法治疗可以使90%以上的患者病情被痊愈,但实施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且该病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情绪反应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术后对患者实施精心护理显得十分重要[1]。本次研究对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中女性患者31例,男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39.5±1.8)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病时间1~14年,平均患病时间(4.2±0.6)年;观察组中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39.4±1.9)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病时间1~13年,平均患病时间(4.1±0.7)年。上述三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①患者病情经综合诊断后已经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②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病时间在15年以内;③患者年龄20~65岁;④患者自愿选择接受手术治疗;⑤患者以往没有接受过任何手术治疗;⑥排除患者合并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⑦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①患者病情经综合诊断后没有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②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病时间在15年以上;③患者年龄在20岁以下,或在65岁以上;④患者不愿选择接受手术治疗;⑤患者以往接受过手术治疗;⑥患者合并患有其他疾病;⑦患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
1.4 方法:采用常规甲亢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①术前进行心理状态评估;②根据评估情况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③接受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④术后继续实施心理干预;⑤帮助患者更换体位防止出现压疮;⑥加强病房巡视对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⑦根据患者爱好配置合理饮食方案保证机体营养供应;⑧积极预防各类并发症;⑨实施科学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2]。
1.5 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治疗效果、甲亢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临床治愈:甲亢症状表现彻底消失,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检查指标水平均已恢复正常;有效:甲亢症状表现明显减轻,甲状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各项临床检查指标水平改善幅度超过50%;无效:甲亢症状表现没有减轻,甲状腺功能仍然存在异常,各项临床检查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没有达到50%[3]。
1.7 护理满意度评价方法:采用不记名打分问卷调查形式,在患者治疗结束后出院的当天或前一天,对其对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分为100分。满意:得分超过80分,基本满意:得分超过60分但没有达到80分,不满意:得分没有达到60分[4]。
1.8 数据处理方法: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1 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对照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7.94±2.35)d甲状腺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手术期间护理服务计划共计实施(11.20±3.16)d;观察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5.18±0.62)d甲状腺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手术期间护理服务计划共计实施(7.69±1.33)d。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甲亢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对照组患者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治疗期间有15例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有22例感到基本满意,有9例感到不满意,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80.4%;观察组患者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治疗期间有31例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有14例感到基本满意,有1例感到不满意,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7.8%。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手术治疗后,有15例达到临床治愈标准,18例有效,13例无效,该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总有效率为71.7%;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手术治疗后,有19例达到临床治愈标准,23例有效,4例无效,该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总有效率为91.3%。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4 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治疗期间有10例在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治疗期间有2例在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患者大多数为女性,男女比例可以达到1∶5,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发病,但40岁左右妇女发病的可能性较大。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间,应对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不良刺激明显减少,尽最大努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对抗甲状腺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对甲状腺功能及基础代谢率进行定期测定,积极预防感染等各类并发症。一旦患者出现原有甲亢症状程度加重,严重乏力、烦躁、发热(39 ℃以上)、多汗、心率加快达120次/分以上等表现,应该立即向相关医师进行报告,并实施积极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以便使患者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转危为安,使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降低[5]。
[1]江宏.低灌充压颈部无瘢痕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36(12):365-366.
[2]赵桂兰,陈义勇.高原65例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12,10(9):2279-2280.
[3]胡卫平,张芹.术中并发甲亢危象1例的抢救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18(15):142-143.
[4]靳红义,胡朝理,邱新光.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6(27):110-111.
[5]张华,祝丽萍,王秀葵.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14(12):190-191.
R473.5
B
1671-8194(2015)01-02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