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景明
(辽宁省瓦房店市祝华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瓦房店 116300)
布病防治在牛羊养殖中的问题分析
蔡景明
(辽宁省瓦房店市祝华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瓦房店 116300)
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的传染性疫病,为国家二级动物疫病。在牛羊养殖中,牛羊一旦感染上该种疫病,不仅会在牛羊群中传播,亦会传染给人类,威胁着人畜的共同健康。本文就牛羊养殖中的布病防治以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该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牛羊养殖 布病防治 问题 对策
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感染该疫病的动物,主要传播途径为怀孕的动物通过生殖道分泌物及流产婴儿进行传播。该种疫病对人的感染主要以羊种布鲁氏菌为主,牛种次之。因此,为将该种疫病对人畜造成的健康威胁降低到最小,要对其进行积极的防治,并解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1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牛羊养殖中预防该种疫病的重要手段,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对奶牛、奶山羊以及种牛羊以外的所有牛羊种类进行免疫接种,疫苗主要为猪型2号(S)弱毒活菌苗,但要注意的是1个月内已进行过疫苗免疫的牛羊不可进行再次免疫。
1.2 监测及检疫
监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奶牛、奶山羊以及种牛羊每年进行两次的血清监测;其他的牛羊种类一年要保证监测1次;二是对进行过疫苗接种的牛羊进行检疫,检疫合格后,方可继续饲养。
1.3 阳性牛羊的扑杀处理及补助
对检测出阳性的牛羊,无论品种一律对其进行强制性扑杀处理,杜绝传染源;但相关政府在扑杀处理的过程中,要根据牛羊的品种、体重、数量等给予养殖户一定的补助,已取得其配合,消除其抵抗性情绪,以更好地进行牛羊的防治工作。
2.1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牛羊养殖中布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1)对检测出阳性的牛羊没能进行及时的隔离或者是扑杀
这是牛羊布病防治中的存在的常见问题,也即监督机构对牛羊进行实验室检疫发现有阳性牛羊之后,多数时候将其交给了牛羊养殖户进行自行解决,这就造成了感染布病的牛羊在隔离上存在相当一段时间的延缓期,也没进行及时的扑杀处理。
(2)基层政府及相关监督机构对牛羊布病的监测或者是扑杀工作积极性较低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基层政府要对扑杀牛羊的养殖户进行一定的牛羊补贴,而很多基层政府由于用于牛羊疫病防治工作的经费预算较少或者是压根没有这项经费的存在、基层政府财政比较困难等各项原因,造成基层政府的相关监测机构及工作人员并不热衷与对牛羊布病进行全面的检疫或者是扑杀,为牛羊布病的正常防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2 养殖户的角度看牛羊布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牛羊养殖户的消极抵抗
主要体现在牛羊的强制性扑杀防治措施中,养殖户由于政府的补助资金未及时到账,或者是本身不愿承担牛羊扑杀的部分损失,对经监测或者是检疫检测出来带有阳性牛羊的强制性扑杀带有较为明显的抵触情绪,有些养殖户不按照牛羊实际的养殖数量进行上报,来使得部分牛羊逃避监测或者是检疫;而有些养殖户则直接将检测出阳性的牛羊随手卖掉等,大大降低了牛羊布病防治的效果,为人畜存在一定的潜在威胁。
(2)牛羊养殖户布病防治意识的浅薄
多数牛羊养殖户尤其是农村的牛羊散养户,在牛羊的养殖过程中,对牛羊的布病防治意识较为淡薄,甚至有些根本就不知道何为牛羊布病,在发生该种疫病时一般都是请相近的兽医进行简单的治疗,很少能做到对症下药,且疫苗接种的意识较为淡薄。
2.3 针对牛羊布病防治问题的相关对策
(1)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制定出严格的牛羊不明监测及检疫制度,并将牛羊的布病防治目标落实到每个岗位及在职人员的身上,建立其严格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外引牛羊的在监管力度,坚决避免未经检疫合格的牛羊进入到管辖区域范围内;做好牛羊强制性扑杀的财政补贴工作,加强与养殖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尽量获得他们的支持。
(2)从养殖户的角度来说,各养殖户要通过网络查询、查阅书籍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对牛羊布病等各种牛羊疫病的专业认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重视牛羊疫苗的接种工作,要选择正规的、合格的接种疫苗对牛羊进行科学接种,以为牛羊布病的防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可知,在牛羊养殖中对布病的防治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的防治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牛羊布病的防治效果。因此,在牛羊养殖中,各级政府要和养殖户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将牛羊布病防治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以提高牛羊布病的防治效果,促进牛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宋岩,董玉光.牛羊布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畜牧兽医,2012(09):43-44.
[2] 冯海洋,王振东.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J].中兽医学杂志,2014,(05):39.
蔡景明(1975-),男,中级,本科,主要从事兽医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