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卓莎* 宋 岩
(1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辽宁 大连 116100;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咽喉科,辽宁 沈阳110000)
抗组胺鼻喷雾剂与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对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田卓莎1* 宋 岩2
(1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辽宁 大连 116100;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咽喉科,辽宁 沈阳110000)
目的比较抗组胺鼻喷雾剂和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对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本实验将9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取双盲、安慰剂干预及交叉设计的方法比较抗组胺鼻喷雾剂与安慰剂和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与安慰剂的疗效。两个实验组都采用Balaam设计随机分为4个亚组,即AA组(药物-药物),PA组(安慰剂-药物),AP组(药物-安慰剂)和PP组(安慰剂-安慰剂)。利用调查日志记录症状变化情况。应用SAS中的PROC MIXED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安慰剂相比较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较抗组胺鼻喷雾剂在缓解除流涕以外的所有症状方面疗效更显著。在调查日志中,与安慰剂相比较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较抗组胺鼻喷雾剂在缓解除白天嗜睡以外的所有症状方面疗效更显著。基于调查日志中的数据,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和抗组胺鼻喷雾剂在改善睡眠如同白天嗜睡和鼻塞方面一样疗效更优。结论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在睡眠、白天嗜睡、打喷嚏、眼部及鼻部搔痒、以及鼻塞等症状上效果优于抗组胺鼻喷雾剂。因此,对于缓解变应性鼻炎症状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比抗组胺鼻喷雾剂等有效。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可以作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一线用药。
鼻炎;变应性,常年性;糖皮质激素;抗组胺鼻喷雾剂;疗效
变应性鼻炎(AR)是常见的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25%,以喷嚏、鼻痒、流涕、鼻黏膜肿胀等为其主要特点。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引起全球关注的疾病。我国对北京、上海等11个城市人群的调查表明,平均自报患病率约为11.1%[1]。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常用药物。对于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以及与其相关的鼻塞、嗜睡和白天倦怠感,既往的研究结果表明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与安慰剂比较都有明显的疗效[2-3]。本实验的目的是比较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和抗组胺鼻喷雾剂(盐酸氮卓斯汀)在缓解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症状方面何种更优。
本调查采取双盲、安慰剂干预及交叉设计的方法比较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与安慰剂和抗组胺鼻喷雾剂与安慰剂的疗效。两组实验组都采用Balaam设计随机分为4亚组,即AA组(药物-药物),PA组(安慰剂-药物),AP组(药物-安慰剂)和 PP组(安慰剂-安慰剂)。本实验选择9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4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治疗治疗,48例患者使用抗组胺鼻喷雾剂治疗。研究对象的筛选标准如下:选入标准包括:年龄18~55岁;白天倦怠感;嗜睡;鼻塞;皮肤过敏原检测显示常年性过敏原阳性(风团≥3 mm)并且季节性过敏原阴性。筛除标准包括:季节性变态反应;呼吸睡眠暂停;鼻息肉;肥胖;近来患上呼吸道感染;鼻中隔偏曲、哮喘或者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本实验测试的过敏原包括螨虫、狗、猫、蟑螂、蒿、曲霉菌、青霉菌属以及10种季节性过敏原。治疗方案包括两组,每组两种喷雾每侧鼻孔各喷1次,安慰剂选用生理盐水鼻喷雾剂。每个研究对象都必须每2周1次的随访,共计5次。第3次随访(即第4周)时,将患者交换治疗方案组。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患者每天都要完成关于鼻部症状、睡眠、白天倦怠感和药物反应等方面的调查问卷。此调查日志包括关于鼻部症状(鼻塞、打喷嚏、流涕、鼻部搔痒、眼部搔痒、嗜睡、白天倦怠感、睡眠质量和惊醒次数)的9个问题、关于用药以后症状(睡眠质量、嗜睡、白天倦怠感和鼻塞)改善的4个问题以及关于患者睡眠程度的1个问题。症状的严重程度分成0(无症状)到4(严重)四个级别。改善程度分为0(无症状)到4(明显改善)。应用SAS中的PROC MIXED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
应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组的40例患者中有38例完成了实验,应用抗组胺鼻喷雾剂组的48例患者中有38例完成了实验。未能完成实验的患者数据已经从最终的分析中排除。在改善睡眠质量、嗜睡、鼻塞、打喷嚏和眼部及鼻部搔痒症状方面,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治疗组比鼻用抗组胺喷雾疗效更好(P<0.05)。抗组胺鼻喷雾剂对于流涕症状改善更明显(P<0.05)。
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上,每年仅药费一项上的费用就是很巨大的。近年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我国对北京、上海等11个城市人群的调查表明,平均自报患病率约为11.1%[4]。基于变应性鼻炎的高花费和高发病率,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寻求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盐酸氮卓斯汀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季节性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抗组胺鼻喷雾剂。它可以阻止了合成、释放和定位组胺受体、血小板活化因子和乙酰胆碱。还可以通过防止β2受体和阻断白三烯作用激发迟发型变态反应。另一种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白三烯1~5和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降低在变应性炎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的积聚和细胞毒颗粒的释放,阻断白三烯C4合成酶和5-脂氧化酶钙通道从而干扰白三烯的合成。由于变应性鼻炎本身就能引起嗜睡,因此氮卓斯汀引起的嗜睡频率很难被确定。本研究中,有4位氮卓斯汀治疗组患者由于嗜睡而退出实验。此外,其他患者在应用氮卓斯汀时都有早期嗜睡症状加重的情况,继续使用后症状可减轻。
丙酸氟替卡松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h2淋巴细胞的数量从而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塞症状根据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治疗组患者的调查日志可知睡眠质量的提高可以减轻白天倦怠感。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还可以减轻鼻干燥感,结痂和鼻出血症状。
通过本实验的结果可知,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可使鼻塞和流涕症状得以减轻。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也能提高睡眠质量的和改善白天倦怠感。而抗组胺鼻喷雾剂仅能减轻流涕症状和改善睡眠质量。抗组胺鼻喷雾剂和安慰剂在改善其他症状上无明显差异。因此,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较鼻用抗组胺喷雾能更有效的缓解变应性鼻炎的症状。
本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每天使用1次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比使用抗组胺鼻喷雾剂能更有效的缓解变应性鼻炎症状。它在减轻鼻部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和减少白天倦怠感比抗组胺鼻喷雾剂更有效。抗组胺鼻喷雾剂最大的作用是减轻流涕症状。因此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可以作为变应性鼻炎的一线用药。
[1]韩德民,张罗,黄丹,等.我国11个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调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5):378-384.
[2]Craig TJ,Teets S,Lehman EB,et al.Nasal congestion secondary to allergic rhinitis as a cause of sleep disturbance and daytime fatigue and the response to topical nasal corticosteroids[J].J Allergy Clin Immunol,1998,101(5):633-637.
[3]Golden S,Lehman EB,Chinchilli VM,et al.The effect of topical nasal azelastine on the symptoms of rhinitis,sleep,and daytime fatigue in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J].J Allergy Clin Immunol,1 999,103(S252):967.
[4]Nishihira J,Hayakawa T,Suzuki K,et al.Effect of azelastine on leukotriene synthesis in murine peritoneal cells and on thromboxane synthesis in human platelets[J].Int Arch Allergy Appl Immunol,1989,90(3):285-290.
R765.21
B
1671-8194(2015)01-0145-02
*通讯作者:E-mail: tianzhuosh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