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普惠猪业,促进种公猪站建设再上新台阶
本刊编辑/黄若涵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要求,2007年8月,中央财政启动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在全国生猪主产区推广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对900万头能繁母猪应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按每头能繁母猪年繁殖2胎,每胎配种使用2份精液,每份精液10元,每头能繁母猪每年补贴40元。8年来,该项目在促进生猪品种改良,减少疫病传播,增加养殖收益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随着项目的实施,一批高标准的种公猪站建设起来,基层人工授精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于2009开始实施的《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中更是明确了种公猪站和人工授精体系的建设目标和要求。本刊采访了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王志刚处长,请他解读这几年生猪良种补贴和生猪遗传改良对种公猪站建设的促进和提升。
本刊:截止到目前全国共有现在有多少家享受良种补贴项目的县种公猪站?
王志刚:据不完全统计,除黑龙江省外截至2014年良种补贴项目县种公猪站约有5 200家。为推进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与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纯种猪的推广,要求2020年前建设400家种公猪站,合理布局人工授精技术服务点,用于社会化遗传改良与生猪良种补贴工作。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优先选用经过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的种公猪。2016年有可能开展10家用于核心育种群遗传交流的种公猪站的遴选。
本刊:为促进生猪遗传改良,保证项目实施效果,对种公猪站规范制定了哪些技术标准和规范?
王志刚:基于我国生猪繁育体系的现状,为促进生猪遗传改良,保证项目实施效果,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要求。重点是对种公猪及常温精液质量、种公猪站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有:种公猪精液产品生产和质量评定规范(农办牧[2008]15号)、种猪常温精液国家标准(GB 23238)、NY/T 2077-2011 种公猪站建设技术规范、《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种公猪站技术规范(试行)》(农牧畜便函[2010]116号)等。
根据《NY/T 2077-2011 种公猪站建设技术规范》种公猪站选址应充分考虑环保和防疫要求,新建站应按照NY/T 682—2003中4.1.1~4.1.4的要求选址。地质条件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交通便利,安静,无污染,供电、通信、水源能满足生产需要。饮用水质量应符合NY 5027的规定。地形平坦,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于2 m,土质有较好的透气、透水性。
根据种公猪站的生产要求,按照功能划分区域,整个站分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和办公区。生产区与其他区域要隔离分开,生产区与办公区之间应有10 m以上距离,应设置隔离墙、栏或绿化带,并且有隔离和防疫设施。
生产区应有种公猪舍、后备公猪舍、采精室、精液生产室、质量检测室和兽医室,互相之间有道路相通。采精室应与精液生产室相邻,公猪舍与采精室之间有专用通道。后备公猪舍与种公猪舍应有一定的距离和防疫隔离设施。区域内应分设净道和污道。生产辅助区应靠近生产区;办公区应有工作人员的办公与生活设施。
防疫: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质量应符合NY/T 1167的规定。应有围墙和防疫沟及绿化带,门口应设消毒池;在生产区入口处设人员更衣淋浴室、消毒间和车辆消毒池。取得县级以上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动物防疫合格证。
种公猪舍:可以设计为双列式或单列式畜舍;饲养舍应以长轴南向,或南偏东或偏西15°以内;饲养舍距离围墙及两栋饲养舍之间的距离控制参照NY/T 682—2003中4.2.8的规定。单栏面积不低于6 m2;应有满足冬季保暖、夏季防暑降温和通风的设施;可以安装电视监控系统。
地面基础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坚固;地面要防滑,并有适当坡度。屋顶应有隔热层,要求质轻、坚固耐用。墙体坚固,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外双开门或拉门,不设门坎或台阶。窗户能满足采光等需要。
饲料通道宽度不低于1m,赶猪通道宽度不低于0.7 m。每头公猪有单独的饲槽和自动饮水器。圈舍栏的设计参照GB/T 20014. 9—2008中4.1.5的规定。
粪便的收集和处理应该本着防止扬散、防止流失和防止渗漏的原则,建贮粪池。其容积须根据公猪的数量确定,贮粪池底部和侧面不渗水。贮粪池与公猪舍有一定距离,应设在下风边缘处,其处理应按照NY/T 1168的规定执行。
采精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2 m2,有控温、控湿、通风换气和消毒设施设备,采精架牢固、可升降;室内应配置防护栏,地面防滑,与采精准备室相通;与精液生产室之间应有精液传递窗。
精液生产室使用面积不小于20 m2,有控温、控湿、通风换气和消毒设施设备,窗户有窗帘。配备更衣间。精液质量检测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0 m2,有控温、控湿、通风换气和消毒设施设备,窗户有窗帘。
种公猪品种应符合当地生猪改良规划和要求,存栏采精种公猪不少于30头。种公猪来源于取得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原种猪场,具有三代以上完整系谱和性能测定记录,遗传评估优良、健康无病符合种用要求。从国外引种需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单位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畜牧或兽医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有本专业工作经验。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另外还要有必备的精液生产、检测、保存设施。
本刊:截至2015年,国家每年拿出多少钱用于生猪良种补贴,覆盖了多少母猪?
王志刚:生猪良种补贴的目的就是推广、使用优秀种公猪精液,提高生猪生产效率。2007年按繁殖1胎计算,每头能繁母猪补贴20元。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了1.8亿元专项资金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2009年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任务与2008年相比有几个明显的变化,一是项目资金由2008年的3.6亿增加到2009年的6.5亿;二是项目县由200个增加到400个;三是能繁母猪补贴数量由900万头增加到1 625万头。近几年来,每年约6.5亿元用于生猪良种补贴补;覆盖1 625万头母猪。云南省2008年以来,共安排1.97亿元现代农业生猪发展项目资金,将标准化猪人工授精站点建设作为重点,明确规定每个县要建设至少一个标准化人工授精站,安排资金20万元。同时配套建设若干人工授精网点,每个点安排资金5万元。 湖北省枝江市政府2009年拿出48万元用于项目建设,投资30万元用于枝江市生猪人工授精中心站建设,9个乡镇供精站每个站点安排2万元,用于房屋改造和仪器设备的添置。
本刊:种公猪站建设存在哪些困难?
王志刚:种公猪站规模小、生产水平较低,人工授精服务网络还不健全。以种公猪站为例,美国有120个以上的种公猪站,存栏公猪超过2万头,平均每个站约有167头公猪。而我国400个生猪良补项目县有5 000多个种公猪站,平均每个站约有10余头公猪。除了规模,在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生产方式、人员水平等方面差距也很大。
种公猪站水平整体落后:总体来看,项目实施几年来,种公猪站建设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仍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基础设施差,仪器设备简陋,检测设备落后、匮乏,个别站点设施设备非常落后。种公猪头数少且生产能力不高,有的只有1~2头种公猪,不能适应大规模推广猪人工授技术的要求。
全国情况不均衡:既有100头以上的,也有1 ~2头的。与国外养猪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据对美国和加拿大44个公猪站的调查,这些公猪站公猪规模大都在100~500头,最小的站存栏40头。
基层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分供精站点技术人员对种猪常温精液国家标准全然不知,或虽知道,但对其具体要求不了解,生产过程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只是依据以往经验生产,无法保证种猪常温精液产品质量。例如,个别供精站点不计算精子密度,对原精液进行等倍或2倍稀释,造成精子密度过高,养分不够,导致精液产品保存时间过短,影响配种使用。
本刊: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多年来对种公猪站建设的促进意义,以及对生猪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如何?
王志刚:通过实施良种补贴项目,带动项目区建设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种公猪站,从基础建设、设备、人员等方面都是一次质的提升,如重庆市69原种猪场引进法国先进的自动采精设备。进一步健全了生猪人工授精服务网络,有力地推进了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推进了基层畜牧技术支撑队伍建设。
通过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扩大了优良种公猪的影响力(种公猪利用率提高10倍以上),改善了猪品种结构,提高了我国生猪生产技术水平。商品猪出栏日龄提前5~10 d,全国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普及率提高8~10个百分点。据统计,2008年项目共计帮助生猪养殖户增收150多亿元,平均每头能繁母猪增收1 600多元,其中每头能繁母猪每年可多产1头仔猪,增收300元。山东莒南县拥有能繁母猪4.25万头,准胎率按80%,年产仔猪2.5万窝。通过项目实施增加生猪出栏4.25万头,每头猪纯利500元,年增加经济效益2 125万元。
本刊:人工授精与联合育种关系如何更好地建立?
王志刚:精液交流,无疑是促进联合育种的。有些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已自发地开展精液交流;一些省份也在积极开展本省联合育种,推动遗传交流。
本刊:未来对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有何规划和想法?
王志刚:认真落实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方案及核心场管理办法,对部分工作开展查漏补缺梳理。1)发挥政策的带动效应,逐步提高种公猪站存栏采精种公猪规模,引导和支持各地种公猪站向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2)加大对项目供精单位和人工授精站点的投资,改善部分站点的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优化配备必要的精液生产和质量检测设施,加强必备仪器设备的配置。3)逐步提高种猪质量。利用《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及其实施方案的出台为契机,以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为重要抓手,优先选用经过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的种公猪,推动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遴选进程,组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群,促进种猪登记、性能测定与遗传评估工作,建立遗传联系,开展联合育种,健全完善种公猪站和人工授精体系。4)加强技术培训。加大力度宣传贯彻种猪常温精液等技术标准,有针对性的举办种猪饲养管理、精液生产、质量检测、人工授精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使项目各级主管部门,特别是精液生产人员、人工授精技术人员对标准都有深入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有关标准,确保政策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