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从温饱型走向营养型、保健型。广大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吃放心肉(蛋)、喝放心奶是消费者的共同需求。面对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客观事实,即使人民群众对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保持怀疑和关注心态,给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畜产品是多行业、多领域共同生产的过程,其中包括畜禽养殖、饲料加工、兽药生产、兽药饲料流通行业、畜禽屠宰加工等多个环节,畜产品生产环节的多重性决定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必须多部门联合行动,建立一支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刻不容缓。
1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形势
1.1 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
市级虽然有专门的监管机构,但人员少、任务重;县级和基层都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没有专职监管人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日益重要的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1.2 缺少畜产品质量监管经费
一是市、县及基层都没有专门的监管经费。二是市级拨付的动物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经费仅能满足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不能根据衡水市情况开展本地监测工作。
1.3 标准化生产执行不力
衡水市的标准化工作还十分薄弱,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标准化的理念和意识不强,因此从投入品的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到畜禽养殖环节,到屠宰加工环节,都存在不规范的问题。
1.4 档案记录不健全不完善
不能很好地形成较好的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2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
2.1 进一步健全基础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
要尽快设立专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室,出台三定方案,从人员、编制、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要加快推动基层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鼓励建立农畜产品综合质检机构。
2.2 监管队伍和监管能力建设
要建立一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明确职责分工,分片包场、责任落实到人,任务明确到人,并加强对工作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要加强监管队伍的业务培训,建立一支政策法规水平高、检测业务技术能力强的专业队伍,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和监管能力,提升监管质量。
2.3 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标准化生产示范企业;积极推行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严格认证条件,加强获证企业证后监管。
2.4 探索畜产品可追溯体系
借鉴蔬菜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整合涉及畜产品生产的多个环节的信息内容,搭建畜产品质量可追溯平台,进一步指导和规范饲料、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完善档案记录,完善养殖档案,加强耳标的卡戴和畜产品检疫证章标识管理,逐步建立起从投入品到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畜产品可追溯体系。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人是第一要素,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必须从源头上抓起,从提高养殖户的素质入手,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培养的过程中强化其法制观念,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强化质量安全的技术教育。促使畜产品安全更好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