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技术

2015-01-24 18:39:54续德良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期
关键词:消化病猪粪便

续德良

(云南省陆良县小百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陆良 655608)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技术

续德良

(云南省陆良县小百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陆良 655608)

仔猪腹泻病是常见多发病,病因多种多样,常发于春夏、深秋和初冬时节,发病率高,死亡率极高。不仅给生猪养殖户及养殖场带来直接经济损失,还影响到幸存猪的生长发育。近年来,仔猪腹泻在陆良县一些乡镇和猪场流行加重,已经成为制约养猪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1 发病机制

腹泻是指排粪次数比正常多,粪便稀薄呈稀粥样或水样,并带有黏液甚至血液,是胃肠道疾病及其他影响消化吸收机能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腹泻是在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下(包括细菌、病毒、有害物质、不易消化的饲料、气候的冷热及某些化学因素的刺激等),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肠蠕动增强,致使食物迅速通过肠道,同时,伴有黏膜排出,水分增加和黏膜分泌增强,因而肠内容物变得稀薄。腹泻也并非是件坏事,它是一种防卫功能有保护性的意义。如果胃肠道内有毒害的物质,不能通过腹泻而迅速排出体外的话,被机体吸收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但是剧烈而又持续地腹泻,又可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营养吸收障碍,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丧失,病猪可能因脱水和酸中毒而致死。

2 病因

2.1 非传染性致病因子

2.1.1 仔猪消化生理特点

仔猪的胃酸分泌量比成年猪低得多,杀菌能力差。幼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对环境变化特别敏感,尤其是对低温;猪只的大小和日龄不同,腹泻程度的表现也不一样;仔猪断奶后会发生多种应激:一是饲料,仔猪饲料要从以母乳为主,转变成为以植物性饲料为主,成分的变化增加消化道的负担。二是母子分离:仔猪心理环境的不适应。

三是环境变化:断奶后,即有分群和换栏过程,难以适应的仔猪,易发生情绪焦虑和咬斗现象,再有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导致代谢功能紊乱。

2.1.2 仔猪胃酸不足

胃内的病菌,如,大肠杆菌等不易被杀死,所以,其通过胃酸这一消化屏障,进入肠道而致腹泻。

2.1.3 仔猪胃肠道的消化酶不足

不利于食物的消化,易引起消化不良,初生仔猪胃内仅有凝乳酶,但肠腺、胰腺发育比较完善,胰蛋白酶、肠淀粉酶和乳糖酶活性较高,因此,仔猪只利用小肠消化乳汁中的营养物质,而不能利用需要在胃内首先消化的植物性饲料。

2.1.4 仔猪消化机能紊乱

仔猪生长速度快,需要营养较多,这些营养要胃肠道的消化,与成年猪相比仔猪胃肠的负担较重,更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2.1.5 霉菌毒素

霉变的饲料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和桔青霉素。黄曲霉毒素可导致猪发生出血性腹泻。

2.2 传染性致病因子

2.2.1 寄生虫引起的猪腹泻

引起猪腹泻的寄生虫多为胃肠道内的线虫,主要包括猪蛔虫、结节虫、类圆线虫和鞭虫。这些胃肠道寄生虫的共同症状包括:消瘦、贫血、下痢、食欲不振,病程缓慢,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形成僵猪。鞭虫感染会引起肠黏膜细胞破坏,毛细血管出血,黏膜层溃疡,因而腹泻粪便常有黏液和血液。

2.2.2 细菌性腹泻

主要是以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产生的肠毒素使肠细胞液体分泌增加,出现腹泻。其他的如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等引起的仔猪副伤寒、仔猪红痢也是仔猪腹泻常见的致病菌。

2.2.3 病毒性腹泻

主要是以病毒侵袭肠绒毛细胞造成细胞死亡影响肠的吸收功能而产生腹泻。已经证明能够引起腹泻的病毒有: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圆环病毒、猪肠道病毒、猪瘟病毒等。

3 仔猪腹泻的危害

3.1 急慢性肠炎

急性肠炎由于病因的剧烈刺激,肠蠕动加速,分泌增多,引起剧烈的腹泻,病猪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等一系列全身症状。慢性肠炎则因肠腺萎缩,肌层被结缔组织取代,分泌、蠕动功能减弱,可引起消化不良和消瘦。

3.2 脱水和酸碱平衡紊乱

由于长期或剧烈腹泻,导致大量肠液、胰液、钾、钠丢失、重吸收减少而引起脱水,电解质损失及酸碱平衡紊乱。

3.3 肠管的屏障功能障碍和自体中毒

急性肠炎,特别是十二指肠炎症时,黏膜肿胀,胆管口被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入肠道,细菌得以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加之黏膜受损,可将毒素吸收入血液循环,引起自体中毒。慢性肠炎时肠蠕动、分泌减弱,胃肠内容物停滞,引起发酵、腐败、分解。

4 临床症状

仔猪腹泻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仔猪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粪便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水样腹泻,粪便中有血丝、凝乳块或未消化的食物,仔猪食欲减退或不食、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久卧不起、精神沉郁、脱水严重等。慢性腹泻仔猪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会出现腹泻便秘交替的现象,粪便较浓。有腥臭,体温较低,食欲少,尿液发黄,精神萎靡、严重脱水,后期衰弱死亡。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搞好圈舍的环境卫生

引起仔猪腹泻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病原微生物,因此,搞好圈舍产房的卫生和消毒是关键, 产房于产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育仔过程中,要随时清除产房内的粪便和尿液,并及时冲洗。每周最少消毒1~2次。还要保持圈内的干暖、空气新鲜,特别要注意仔猪的保暖和舍内温度的平稳。

5.2 科学饲养母猪

正确饲养泌乳母猪 正确饲养要做到饲料的合适选用和适时供给。一定不能喂食变质的了,腐坏的食物和饲料,防止母猪中毒而诱发小猪的感染病毒。由于母猪的奶水中维生素的多少并不是不变的,而是由饲料中的含有的多少来决定的,因此,想要增加母猪的泌乳量,就必须在选用饲料方面多加重视。要确保母猪饲料的精心选用,对其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搭配要做到精细化,从而使母猪产生更好的、更优质的奶水,以确保小猪营养的均衡吸收。

5.3 仔猪的养育与护理

早吃初乳 由于初乳比一般的乳汁的营养价值高,其无论是多种维生素还是含有的蛋白质都比常乳高出三倍,甚至更多,因此,一般情况下,对仔猪的成长和发育都有很大的好处,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其免疫力。同时,由于初乳富含很高的酸性,因此可以有效帮助仔猪消化吸收食物,而且初乳中还富含镁盐成分,对粪便的排泄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除此之外,由于仔猪的毛发还未完全长齐,脂肪含量也不高,因此无法有效储藏能量,所以非常怕冷,一定要对其做好保暖,防止受凉。所以,母猪如果是在春天和冬天产仔的话,就必须要注意室内的温度,以免其发烧受凉。适合仔猪生长的温度是:一个月的前七天,均温应在28~32℃,第8~30日应在25~28℃,第二个月的温度则应该维持在23~25℃。

5.4 适时补充铁制剂

刚出生的仔猪体内的含铁量较少,仅有约50 mg,而仔猪一天需要最少消耗16mg的铁才能够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因此,新生仔猪三天之后就要适当补充铁质,以防止由于缺血而诱发的腹泻。

5.5 仔猪培育

仔猪在断奶的时期内,要通过提前引诱其吃其他的失误的方式来使其尽早地适应补料喂养的生活。仔猪在出生的第7d开始就可以适当的通过辅食来帮助其断奶。每天可以喂辅食四到六次,每次的剂量控制在50g以内,同时要给其提供充足的水分。通过实地考察显示,仔猪在35d左右的时候,辅食应该保持在每天550mg左右,这样才可以使仔猪有效避免消化道系统疾病,从而健康成长。

6 计划免疫

接种疫苗可以按照养猪场的具体情况来实施。主要手段为:妊娠母猪可以在生产前的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内接种疫苗,一般为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主要选择的是大肠杆菌K88、K99和987P三价灭活菌苗、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天灭活苗等,从而有效杀死病菌,维持身体健康。

7 药物防治

抗菌、补液、收敛、母仔兼治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参考规律。分娩前,可以给母猪打适量的MgS04轻泻剂,为的是有效防止其便秘。同时在饲养母猪的时候,可以给饲料里加入利高霉素、土霉素等。下痢仔猪可以给其注射恩诺沙星、土霉素等药物来缓解病情。一窝中,只要有一个仔猪感染了细菌,那么整窝的病猪都要进行常规化诊治。严重腹泻会诱发脱水、酸中毒等一系列病症,这些都会诱发病猪的死亡。为此,诊治病猪最关键的是要补充电解质溶液。一般情况下,可以给病猪注射或口服2%葡萄糖补液盐,同时再补充些适量的微量元素,就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8 保健计划

8.1 母猪1针保健计划

在母猪生产前后的8h内,可以给其肌肉注射10mg的龙米先长效注射液,以此来预防其产后和产前的感染病毒,例如子宫炎、乳房炎等,从而维持母猪的身体健康,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质量和成活率。

8.2 乳仔猪3针保健计划

第一针,一般是仔猪出生的3d,给其肌肉注射0.5m l的龙米先长效注射液,到了10d左右,再同样给其注射0.5m l的龙米先长效注射液。第三针注射可以选择在仔猪断奶的1d,注射1.0m l的龙米先长效注射液。三针过后,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质量,也可以使其有效合理增加体重。

猜你喜欢
消化病猪粪便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祝您健康(2022年2期)2022-01-14 16:43:15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病猪喂药有办法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32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移植粪便治疗克罗恩病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小布老虎(2017年4期)2017-08-10 08:22:40
“粪便移稙”治病真有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