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娜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麻醉科,辽宁 沈阳 110101)
不同麻醉药物的临床要求对比研究
张双娜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麻醉科,辽宁 沈阳 110101)
麻醉药物是临床医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特殊药品,现有的麻醉药物种类众多,用法不尽相同,国家对麻醉药物的管理也极为严格。多数麻醉药物在连续大剂量使用后均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导致瘾癖形成,故而明确麻醉药物的临床使用要求十分必要。本研究对不同麻醉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治疗学、用药的注意事项及各类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将不同种类的麻醉药物的临床要求进行了总结性分析。
麻醉药物;临床要求;对比研究
我院是一所技病房、门诊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本研究重点关注不同麻醉药物的临床使用要求,为我院病房和门诊开具使用麻醉药物提供指导依据。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麻醉药物主要有吗啡、哌替啶、芬太尼等种类,由于多数麻醉药物具有一定的成瘾性,长时间大剂量使用会造成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并会产生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1],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不便。在临床实践中,麻醉师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临床常用麻醉药物的适应证、作用机制和使用要求,才能在合理使用药物的前提下,帮助患者安全顺利的度过围手术期,并最大程度上减小麻醉药物的使用带来的各类不良反应[2]。因此,对于不同种类的麻醉药物,应当制定严格的使用标准。本文现对临床使用率较高的麻醉药物的使用要求归纳总结如下。
麻醉药物具有其特殊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主要表现在药物的吸收、体内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用药时首先应当了解药物进入人体后的吸收和分布规律,患者自身是否耐受药物,以及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一般麻醉药物并没有特别的吸收途径,常规给药途径均能吸收,但不同的给药方式,人体吸收程度不完全相同,应根据使用要求合理安排[3]。麻醉药物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中,此外肾脏、肺脏和肠道也有部分代谢功能。因此,肝肾功能障碍者,使用麻醉药应格外谨慎。此外,部分麻醉药物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故孕妇也应当慎用麻醉药物。
使用麻醉药之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对剂量、剂型、给药途径和疗程时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麻醉药物特殊的性质,对药物的剂量和疗程的长短应由良好的把握。由于存在诸多不良反应,用药前应必须确认患者使用麻醉药物的必要性,药物的错误使用往往贻误治疗时机,导致患者疾病诊断失误。
2.1药物选择:不同的麻醉药物有不同的适应证,对于不同疾病应选择合理的药物。如癌症晚期并发的剧烈疼痛,应首选口服哌替啶,其引起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程度较低,成瘾性也相对较低。例如,吗啡的临床应用应当严格限制,当哌替啶无法缓解疼痛时,作为后补药物使用。临床上目前尚无合适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针对体质偏弱的中老年人,实际用药时,需要依据麻醉师经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麻醉工作。
2.2药物给药途径:目前,麻醉药物最佳的给药方式仍然是口服,口服利于患者接受,且经由肝脏代谢,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大减小。芬太尼目前已有头皮贴剂进入临床,是目前患者最为接受的麻醉药物。如患者口服给药仍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则再考虑采用其他给药途径,如直肠给药、舌下含服等。若以上途径仍起不到缓解疼痛的作用,最后再考虑采用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的给药方式。疼痛最为剧烈的患者甚至可以使用椎管注射给药,但该给药方式风险较大,不宜使用。有研究表明,硬膜外腔微泵缓慢持续性给药对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维持稳定状态十分有利。全身麻醉的优点是能够保证手术过程中氧气供应充足,对麻醉深浅易于掌控,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身体内循环稳定。但机体往往由于气管插管和拔管等手术操作,引起内环境剧烈变化,患者突发心肌缺血和高血压的风险增高。
2.3给药时间:按时给药是麻醉药物使用的基本要求之一,对于疼痛不剧烈的慢性疼痛疾病来说,可依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合理安排给药时间,达到镇痛效果目的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作用。盐酸哌替啶一般口服1 h后即可产生镇痛作用,2~3 h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有效剂量能维持12 h作用,故一般每日服用2次,每次200~500 mg。麻醉药物的使用时机非常关键,要注意药物及时追加使用,以维持麻醉药物的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有效剂量以上。
2.4给药剂量:麻醉药物的使用原则是在最小的剂量下达到最镇痛效果,因此对药物剂量的把握应格外慎重。依据我国规定,每张处方上口服类麻醉药物不得超过3 d用量,注射剂不得超过2 d剂量。通常情况下,麻醉师会先采取最小剂量,随后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酌情调整剂量和给药方案,通常药物增加至原始剂量的1.2~1.5倍[4],为避免药物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故不可大幅度的增加剂量,且一般麻醉药物连续使用不得超过1周。有研究认为,老年人的硬膜外间隙较为变窄,局部麻醉药向脊椎旁间隙扩散时的量减少,故在硬膜外麻醉时,老年人的麻醉药剂量要略低于正常剂量。
2.3药物不良反应:麻醉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常伴随各类并发症的出现,如哌替啶可引起呕吐、恶心等症状,吗啡会导致便秘、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因此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十分必要。目前,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一方面是要详细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另一方面,先从小剂量给药和缩短给药时间。用药期间如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对症采取治疗措施,如吸氧治疗、镇吐治疗、促排便治疗等。如停药发生在大剂量用药之后,应尽量避免戒断反应发生。最好的方法是逐步降低用药剂量,维持镇痛效果。合并有心血管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患者,更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由于心血管系统功能减退,药物体内分布、消除率、半衰期受到较大影响,全身麻醉诱导剂量和维持剂量难以控制,在麻醉诱导期和清醒期,患者血液经常剧烈波动。研究表明,对于老年患者更适宜食用静脉自控或硬膜外腔镇痛,此方法能保证患者在术后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保证各项生命体征维持在正常水平范围内。
不同种类的麻醉药物使用切记注意以下几点:①常见的慢性疼痛应避免使用麻醉药,疗效甚微,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②未有明确的诊断结果的急性疼痛,谨慎使用麻醉药物,以免导致误诊,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急腹症等;③孕妇应用麻醉药物时,应考虑药物是否会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内循环中,进而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④麻醉药物均存在一定的成瘾性,应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剂量,以避免产生戒断反应;⑤体质较差的儿童和老年人、肝肾功能存在问题的患者应慎用麻醉药物。为提高麻醉效果和成功率,手术前应通过积极的治疗手段,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保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平衡,调节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正常,预防各类突发性医疗事件。此外,要防止麻醉过度对患者导致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患者行心脏等大手术后,易产生认知功能障碍[5]。
研究表明[6],有些麻醉药物同其他药物联用,能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例如氯丙嗪与哌替啶联用可以增强镇痛效果,但会使患者出现心动过速、血压降低的不良反应;哌替啶不可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联用,因为二者的不良反应相同,联用会加剧并发症的出现,甚至在使用哌替啶之前,麻醉师应详细了解患者是否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服用史。一般为防止麻醉药物使用过量,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实际手术中应避免使用可能对心脑血管系统功能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药物。临床研究表明,阿替洛尔能够有效降低心肌缺血发生率,且术后生存率高出15%。
综上所述,临床使用麻醉药物首先应遵守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客观规律,在依据药物治疗学的要求,合理安排药物的剂量、剂型、给药时间和给药途径,结合患者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给药方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的相互作用严密把控,快速合理的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处置,以达到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
[1] 鲁竞,熊桂林,印武.不同麻醉药物对神经外科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6):47-48.
[2] 吴晓蕾,郭杰,张丽红.不同麻醉药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循环改变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5):387-389.
[3] 杨进国,任凌云,曾文强.不同麻醉药物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中的对比研究[J].医学综述,2013,19(15):2862-2863.
[4] 蔡小晖,吴权斌.氯胺酮联合不同镇静麻醉药物用于儿童短小手术的效果评价[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2):273-274.
[5] 韩杰,李梅,石军.全身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6):39-40.
[6] 刘陆陆,吕黄伟.非甾体抗炎药与麻醉药的相互作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6):367-369.
R971+.2
A
1671-8194(2015)36-02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