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范涛
(辽宁省法库县种畜禽监督管理站,辽宁法库 110400)
1 流行情况
2 临床症状
鹅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孟范涛
(辽宁省法库县种畜禽监督管理站,辽宁法库 110400)
近年来,法库县鹅的饲养量逐年增加,鹅大肠杆菌的发病率也增多,主要危害2周龄以内的雏鹅,呈急性败血症;成鹅也可感染,一般为卵黄性腹膜炎,并且较强的传染性,产蛋停止,给我县的养鹅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1 流行情况
每年的4月末及5月初的育雏季节,在饲养管理不善、鹅群过度拥挤、闷热,鹅舍及运动场污秽潮湿或气候骤变的时候,在2周左右的雏鹅群中时有发生,雏鹅的病死率可达10%~50%。成年母鹅的发病与产蛋期相关,往往产蛋初期零星发生,产蛋高峰期发病最多,产蛋停止本病也停止发生。产蛋母鹅的病死率可达20%~30%。公鹅的感染与配种有关,鹅群的发病数越高,公鹅的感染率也越高,说明交配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公鹅的死亡率几乎没有。
2 临床症状
发病雏鹅表现为精神不振,缩颈,独立一隅,排黄、白色稀便,食欲减少,饮欲增加,脚发干。特征性症状是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流泪,上下眼睑粘连,严重者见头部、眼睑、下颌部水肿,尤以下颌部明显,触之有波动感。病程1~6d。
发病母鹅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喜卧,站立不稳,头颈下弯以嘴触地,腹部膨大。排黄白色稀便,肛门周围有污秽发臭的排泄物,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黄小块。患鹅脱水,眼球下陷,喙、蹼干燥,发绀,最后因衰竭死亡。耐过者不能恢复产蛋,病程一般3~5d。
公鹅主要表现生殖器症状,阴茎红肿、溃疡或结节。病情严重者,阴茎表面布满绿豆大小坏死灶,剥去痂块露出下面的溃疡灶,阴茎无法收回,丧失交配能力。病程十几天左右。
雏鹅肿头症是特征性病变,可见头部、下颌部的皮下组织水肿坏死,似胶冻状,并有多量的黄色液体浸润;眼结膜充血、出血,眼睑肿胀粘连;肺、肠黏膜充血、出血,肝、脾肿大;个别见气囊炎和心包炎。
成年母鹅特征性病变是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有少量淡黄色腥臭的混浊液体,常混有破损的卵黄,各脏器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系膜互相粘连,肠浆膜上有出血小点,卵巢变形萎缩,呈灰、褐色等。卵黄在腹腔内积留时间较长者,可凝固成硬块。输卵管发炎,内有小出血点和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沉着,管腔内含有破碎的小块蛋白、蛋黄等。肝肿大质脆、瘀血,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及灰黄色坏死点,胆囊肿大。公鹅病变局限于外生殖器部分,可见肿胀、坏死、溃疡等。
根据流行情况及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即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要做实验室检查。
发病鹅应立即隔离,用药物对症治疗。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链霉素、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等疗效较好。但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非常强,因此,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1)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因此,机器饲养管理,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如保持清洁卫生、良好通风、适当饲养密度及适宜温度,饲料饮水质好充足等。
(2)鹅舍定期消毒,种蛋、孵化器切实消毒。
(3)公鹅在本传播上起重要作用,在配种前应逐只检查,凡外生殖器有病变的一律淘汰,不能种用。如确需使用的,应每日用消毒药清洗创面,同时全身使用抗生素,治愈后再用。
(4)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很多,各型间又无交叉免疫力,有条件的,可用发病场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制成多价灭活苗,对母鹅进行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