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常见病的防治技术

2015-01-24 21:31:02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4期
关键词:胎粪灌服驱虫

红 沙

(青海省玉树市巴塘乡农牧业综合服务站,青海玉树 815000)

牦牛常见病的防治技术

红 沙

(青海省玉树市巴塘乡农牧业综合服务站,青海玉树 815000)

青海高原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型牦牛中一个饲养面较广、饲养量较大、质量较好的地方良种牦牛。对高寒严酷的青海生态条件有杰出的适应力,是雪山草原不可缺少的特种役畜。

近年来,因活牦牛在港澳市场销售颇受欢迎,开始为国家换取外汇,本地牦牛养殖逐渐呈规模化、产业化。但养殖过程中时有各种疾病发生,制约了养殖企业(户)的经济收益。为此,本文简要介绍牦牛常见病的防治措施,供读者参考。

1 普通病

1.1 犊牛胎粪滞留

初生犊牛吃足初乳后,24 h内可排出胎粪。如果胎粪排不出,可诊断为犊牛胎粪滞留。典型症状为口燥舌干、结膜潮黄、惶恐不安、拱背努责。直肠可掏出黑色浓稠、干结粪便。

治疗方法:用温肥皂水进行灌肠,或使用液态石蜡,一般用50~100 mg,即可痊愈。

1.2 犊牛脐炎

犊牛出生断脐时极易感染细菌,诱发炎症。有的也可在卧地休息时,脐带经污水、粪便感染发炎,严重流脓坏死,伴有体温升高。

治疗方法:可将脐带周边皮毛剪除,经消毒阴干后,涂抹碘酒与松馏油合剂。首先清除坏死组织,经消毒液、过氧化氢消毒后,涂抹抗菌消炎粉,同时,用绷带包扎,康复效果较好。

1.3 犊牛腹泻

临床上该病又被称为肠胃卡他,常见出生后12~15日龄犊牛。主要致病原因为饥饱不均、气候突变、受惊、受凉等。典型症状为腹泻,可见粥状或水样稀便,后期排出白色稀便,伴有恶臭味。病危,严重消瘦,极度脱水。

治疗方法:呋喃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皆可。脱水严重者,可适量注射葡萄糖盐水,药用浓度为5%。

1.4 牦牛瘤胃积食

发病原因为采食大量块茎饲料;误食塑料、碎布等异物;干料食入过多饮水不足等,其可堵塞幽门或导致瘤胃内积食过多,诱发此病。

典型症状为反刍减少,排粪减少,腹围增大,左腋窝凸起,触摸瘤胃有坚硬感。

治疗方法:为排除瘤胃内容物,可用熟菜籽油(凉)0.5~1 kg,一次灌服,可连用2 d。为提高瘤胃的兴奋性,可用烧酒100~200 g加水0.5 L或酒石酸锑钾5~10 g溶于大量水中灌服;如伴有鼓气而呼吸困难时,灌服0.5~1 kg食醋或白酒250~300 g加水0.5 L,以制酵排气;也可用套管针穿刺瘤胃放气。

1.5 有毒牧草中毒

常见牧草缺乏时期,牦牛误食所致,其中,犊牦牛发病最多。典型症状为于食毒草后1 h出现。轻者可见口吐白沫、食欲减退。重症可见行走摇摆,呼吸急促,卧地不起。治疗措施,用酸奶0.5 kg、食醋0.25~0.5 kg,一次性灌服。

1.6 牦牛创伤

牦牛角尖而锐,角斗时可致伤。驮牛易受鞍伤,也有经摔伤。有的病例因毛发过长导致创伤没有及时被发现,出现化脓溃疡。

治疗方法:(1)新创伤部位,剪去周边被污染皮毛,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消毒后涂抹消炎粉或青霉素粉,然后用消毒纱布或药棉盖住伤口。(2)已感染创伤面,先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剪去周边被毛,用温肥皂水或来苏儿溶液洗净创围,再用75%酒精或5%碘酒进行消毒。化脓创伤,应先排出脓汁,刮去坏死组织,用0.1%高锰酸钾液或3%过氧化氢将创腔冲洗净,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用棉球擦干,撒上消炎粉或去腐生肌散、抗生素药粉,1~2次/d。

2 寄生虫病

2.1 肝片吸虫病

该病又被称为肝蛭,是由吸虫纲片形科肝片吸虫寄生在肝脏胆管、胆囊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此病分布较广,感染率在20%~50%之间。此病多见于沼泽地带放牧,由此,春季可半天沼泽、半天干燥地放牧;夏季多雨,则尽量少到沼泽地放牧;冬季,则轮烧沼泽地,可有效杀灭中间宿主——锥实螺,起到很好的预控作用。

治疗方法:用丙硫苯咪唑、蛭得净、肝蛭净等药物治疗性驱虫,预防性驱虫应在每年12月至翌年1月进行。

2.2 棘球蚴病

该病又被称为牦牛包虫病,是由某些绦虫的中绦期囊体——棘球蚴寄生肝、肺等脏器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牧区此病分布甚为广泛。

病牛随肝脏和肺脏内棘球蚴的长大,出现消瘦、反刍无力、臌气,有的出现黄疸或喘气、咳嗽,严重者因乏弱、窒息而死亡。

此病寄生虫寄生肝肺脏深处,临床诊治甚为困难。最好的防治措施是加强管理,感染病畜的肝脏、肺脏等一律无公害化处理,严禁将病变组织喂狗,同时做好狗群驱虫工作。

2.3 球虫病

此病以牛、兔为主要侵害对象,特别是幼龄期最为易感。此病分布面极广,尤其在潮湿地带放牧甚为常见。

治疗方法:用青蒿制剂和SMP治疗,效果最好。可用氯苯胍,用量为10~20 mg/kg,早晚各内服1次,康复率高达95%以上。

2.4 肺丝虫病

主要侵害犊牛,典型症状为咳嗽、气喘、流黄色脓性鼻液、食欲废绝、极度消瘦,患病与冬季死亡病例极多。

治疗方法:冷季流行季节提前做好驱虫准备,易感犊牛随时做驱虫准备。治疗药物可选择四咪唑(5 mg/kg)、左旋咪唑(6 mg/kg),上述药物1次内服。或用伊维菌素(0.2 mg/kg),1次皮下注射,防控效果较好。

2.5 外寄生虫病

外寄生虫主要有蜱、腭虱、毛虱等,寄生体毛稀少部位,全身可见。典型感染症状为患牛焦躁不安、反刍停止、生长缓慢、严重贫血、产奶量降低、体重降低,重者死亡。

防治方法:首先,对圈舍、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然后,用敌百虫、蝇青灵、螨净、羊癣灵、倍硫磷等涂擦患部或喷洒、药淋及药浴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也可用伊维菌素按每50 kg体重皮下注射1 ml,可驱杀所有的体表寄生虫,且安全可靠。

[1] 鲁琼.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治[J].云南畜牧兽医,2010,(2):44-45.

[2] 铁富萍.海晏县牦牛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0,(4):49.

[3] 才仁措.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调查及诊治[J].养殖与饲料,2010,(8):28-29.

猜你喜欢
胎粪灌服驱虫
羔羊胎粪不下的病因与治疗
牛便秘可用中药治
羊咳嗽怎么治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牛腹胀急救三法
中医咋治牛便秘
香榧驱虫述古今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2:08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猪场防暑与驱虫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1
新生犊牛胎粪难排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