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效贴在脑性瘫痪儿童中的应用

2015-01-24 23:08蔡小娥,黄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效贴脑瘫矫正

[摘要]脑瘫通常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其中肌内效贴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手段,相比于矫形器和肢具,因其允许更大的关节活动度而更容易被患儿和家属接受,但其有效性存在争议。本文从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肌力、减轻水肿、增加本体感觉方面分别介绍其作用机理,对其应用于脑瘫儿童上肢、下肢和躯干3个部分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可能适用的脑瘫类型以及疗效评估。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市100034。作者简介:蔡小娥(1993-),女,汉族,宁夏盐池县人,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脑性瘫痪。通讯作者:黄真。E-mail: huangzhen6313@163.com。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5.10.010

Applicationof KinesioTapingin Childrenwith Cerebral Palsy(review)

CAI Xiao-e, HUANGZhen

Rehablitation Department of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Beijing100034, China

Abstract: Usually individualized comprehensivetreatmentsareapplied to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Among them, Kinesio taping is asimpletreatment compared to orthosis, which allowsgreater rang of motion (ROM)and can moreeasily beaccepted by patients, however, its effectiveness is controversial.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mechanism that mainly includes relieving pain, improving joint mobility, increasing strength, relieving edema and increasing proprioception.The application of it in upper limbs, lower limbs and trunk of children withcerebral palsy wasdiscussed.Finally, theadvantagesandlimitationsof Kinesiotaping, suitabletypesof cerebral palsy andthetherapeuticevaluationwereanalyzed.

Keywords: cerebral palsy; Kinesiotaping; mechanism; function; review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771(2015)10-1168-05

[本文著录格式]蔡小娥,黄真.肌内效贴在脑性瘫痪儿童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10): 1168-1172.

CITED AS: Cai XE, Huang Z.Application of Kinesio taping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review)[J].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 2015, 21(10): 1168-1172.

脑瘫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障碍综合征,导致活动受限。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及行为障碍,伴有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1]。脑瘫的运动障碍复杂并且与基础性或继发性缺陷有关。基础性缺陷包括肌张力异常和选择性运动控制缺乏;继发性缺陷包括肌肉无力、肌肉挛缩和骨骼畸形 [2]。这些都会严重地影响脑瘫儿童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使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下降。有研究表明,继发性肌肉骨骼改变比原发性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痉挛等可能对功能性活动受限的影响更大 [3]。因此,早期干预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脑瘫的常规治疗方法包括运动功能训练、矫形器应用、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矫形手术等。这些治疗目的在于提高患儿的肌力、姿势和运动控制,进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度。这些综合性治疗方法对脑瘫儿童的治疗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风靡体育界的肌内效贴在康复医学界也受到广泛重视,因其简单易行,且在不限制主动运动的情况下具有辅助肌肉收缩或放松的功效,引发儿童康复领域医务人员的关注。下面,就目前肌内效贴作用机制及其在脑瘫中的应用研究做一综述。

1 肌内效贴简介

肌内效贴是由日本人加濑建造(Kenzo Kase)在1979年发明的,以布和浆糊为原料制造出一种可伸缩性贴布,并开发出一套“肌内效贴布疗法”。这种贴布因其多样化的贴法被运动创伤医生、物理治疗师和按摩师广泛地应用。

肌内效贴通常由柔软透气且有弹性的纯棉布配上不完全覆盖的水波纹状胶面(胶面宽度3.75 px,间隙8.75 px,波长150 px,振幅40 px),其中胶面为丙烯酸酯低敏胶,不含乳胶及药物,很少引起过敏反应。它具有一定的防水和透气特性,同时延展性强,可被拉伸40%~60%的长度,符合人类皮肤的弹性特性。与普通贴布(whiteathletetaping)相比,肌内效贴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提供躯干或四肢大范围的活动度,并可粘附于人体表皮达数天之久 [4]。

根据作用于人体的皮肤、肌肉、筋膜和关节等部位的功能不同,肌内效贴的贴扎手法大致分为6类:力学矫正、筋膜矫正、间隙矫正、韧带或肌腱矫正、功能矫正、淋巴矫正 [5],其中力学矫正法最为常见。此外,根据以上六大手法和贴布的走向,还衍化出I型、Y型、X型、O形、爪型、灯笼型以及组合型等若干种贴法 [6]。其中前3种主要以力学和筋膜矫正为主,后3种则通常用于间隙和淋巴矫正。在使用肌内效贴前,要先确定贴布的固定端(锚点)、延展方向以及拉力大小。“锚”是指贴扎起始端,为最先贴扎的固定端;“尾”是指固定端贴妥后,远离固定端向外延伸的一端,或称尾端;回缩方向是指贴布“尾”向“锚”弹性回缩的方向。使用肌内效贴时,应根据贴扎部位的解剖特点以及位置、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贴扎方法。

2 肌内效贴作用机理

发明者加濑建造博士认为肌内效贴的作用假说主要集中在以下4点:①可以增强受损肌肉的收缩能力,减少肌肉过度伸展导致的疼痛,降低肌肉疲劳及痉挛的发生;②增加受损部位的血液与淋巴循环,减轻淤血或组织液渗出,改善水肿或内出血,使组织压下降以减轻疼痛,并降低炎症反应;③增强受损关节的稳定性,防止因不正常的肌肉收缩所造成的关节活动度异常,并通过调整筋膜,使肌肉功能正常化,以改善关节活动度;④刺激皮肤、肌肉,提高痛阈 [4]。

针对肌内效贴作用机理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目前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减轻疼痛

肌内效贴可以减轻损伤部位的疼痛得到广泛的认可,其机理解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闸门控制理论,由于触觉传入神经(Aβ纤维)的直径大于痛觉传入神经(Aδ和C纤维),在传导速度上也较快,因此增加触觉传入神经的感觉输入,能够抑制痛觉输入,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 [7]。②肌内效贴可以促进“锚”位置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进而减少炎症反应,起到止痛的效果 [8]。③保护和支持受损的肌肉,减少肌肉过度伸展导致的疼痛 [8]。

2.2改善关节活动度

有关肌内效贴是否能够提高关节活动范围尚不清楚,这方面相关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认为有效者所给出的机理解释为:①肌内效贴可减少关节活动时疼痛感觉的输入,从而提高关节活动范围 [9];②肌内效贴作用下的皮肤所产生的皱褶增加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肌肉和肌筋膜的功能,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10]。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其中蕴含的机理仍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2.3增加肌力

国内外对肌内效贴是否能增加肌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一部分结果显示肌内效贴可以增强肌力 [11-12],而有些研究则不支持 [13]。认为有效者提出可能的机理是肌贴通过产生一个同轴拉力,使肌肉处于最适初长度,进而促进肌肉收缩 [14]。对于损伤而导致的肌力下降,肌内效贴可能的机理是运动损伤导致的疼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肌肉的活动,而肌内效贴对即刻疼痛的效果比较明显,从而改善因疼痛而引发的肌肉功能受限[11]。

2.4减轻水肿

肌内效贴能够利用贴布的弹性回缩力“抓”起皮肤,产生皱褶,这些皱褶具有方向性,增加皮肤与筋膜之间的间隙,进而影响到皮下筋膜组织的流向,让筋膜系统能够有足够的流通性,如爪形贴布的剪裁为多个分支,借由这些分支牵动皮肤所产生的池穴效应(指贴布皱褶产生的方向性),将组织液引导向最近的淋巴结,减少疼痛递质的积累以及炎症因子的刺激,用于减轻或消除水肿,促进淋巴液、血液循环 [15]。

2.5增强本体感觉

肌内效贴被广泛认为可以增加本体感觉输入,其作用机理可能是由于肌内效贴对皮肤的压力和拉伸效果刺激了皮肤的机械感受器,进而反复传导有关关节位置和运动的信息,因此可以提高本体感觉 [16]。

3 肌内效贴在脑瘫儿童中的应用

近十年来,肌内效贴应用于脑瘫儿童的研究不断增多,但是结果却不尽相同。下面就肌内效贴应用于脑瘫儿童的上肢、下肢和躯干的研究分别进行讨论。

3.1上肢

脑瘫患儿拇指内收畸形是常见的手部异常姿势,严重限制患儿的手功能。Keklicek等通过对患儿拇指外展肌采用有压力和无压力的贴扎技术,观察其对上肢功能的影响。研究中45例脑瘫患儿被随机分为3组:无压力贴扎组、有压力贴扎组和对照组。拇指外展肌贴使拇指处于伸展位,协助拇外展肌收缩。有压力贴扎组患儿的拇指根部增加一聚氨酯半球以限制内收,保持虎口的形状且又不妨碍抓握。研究采用九孔插板试验在贴扎前、贴扎20 min后洗脱、贴扎20 min洗脱后再过20 min分别进行评测。结果显示,贴扎20min后洗脱的两个贴扎组手功能进步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儿的手功能没有进步,这一结果证明了无论是有压力贴扎还是无压力贴扎都可以提高脑瘫患儿短时的手功能,且两个实验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贴扎20min被洗脱后再过20min再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有压力贴扎组手功能的提高被保留下来 [17]。作者认为一方面肌内效贴可以通过贴扎机械地将内收的拇指控制并维持在正确的位置上,长时间持续的牵拉力可以引起痉挛肌肌张力自发性地下降;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肌内效贴增加手部感觉信息的输入,促进手部感觉运动发育,从而提高手部功能。

Yasukawa等对13例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而导致后天残疾的患儿(其中包括脑炎、脑肿瘤、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和脊髓损伤)连续3 d使用肌内效贴进行竖脊肌、肩部和手掌的扎贴。虽然在这项研究中患儿的诊断不一样,但是这些患儿共同表现为上肢功能缺失、肌力不平衡或肌张力异常、脊柱对位对线不良等。采用的贴扎方法:2英寸(1英寸=2.54 cm)宽肌内效贴在L 5~T 2两侧竖脊肌由远端到近端贴扎,以促进躯干的功能性直立姿势;用一条贴布将肩关节向上提拉,使对线良好;同时贴布在手掌侧越过虎口向上,提供掌面稳定支持手弓。该研究在贴扎前、贴扎即刻和贴扎3d后(肌贴未洗脱)采用墨尔本评分(MelbourneAssessment)进行上肢功能分别评估。结果表明,肌内效贴可以提高肩部和手的对位对线及其稳定性,提高够物和抓握时的目标指向性运动的精确性,改善患儿的上肢控制和功能 [18]。作者认为肌内效贴可能通过作用于体表的弹性回缩力兴奋感觉运动系统的皮肤受体,进而皮肤的感觉系统将肢体的初始位置和肌力的预备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并且其增加的本体感觉同时给大脑提供反馈信息,中枢神经系统再根据这些信息整合、计划、协调和控制肢体活动,从而完成连贯流畅的动作。这些增加的本体感觉输入可以指导患儿纠正异常姿势,减少不自主运动,促进平衡能力、自主控制能力及协调能力提高,维持患儿关节和躯干的稳定性,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诱导正常的运动发育,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 [4,19]。但因缺少对照和随访使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Mazzone等研究了功能性贴扎对脑瘫儿童上肢功能和运动表现的影响。功能性贴扎又叫功能性矫正,即利用肌内效贴将肌肉或关节固定于适当位置以协助动作的完成。该研究包括了维持伸腕30°和促进拇指外展、伸展的扎贴。受试者先接受5个月的肌内效贴结合常规物理疗法,继而7个月的单独物理治疗(洗脱肌内效贴),再接受5个月的单纯肌内效贴治疗。每个阶段开始时进行墨尔本评分记为当前阶段的100%,结束该阶段治疗后再评估。结果显示,第1阶段评分提高15.4%(P< 0.001),第3阶段评分提高8.4%(P=0.012),但第2阶段(肌内效贴洗脱期)评分下降4.6%(P=0.093)。作者指出功能性贴扎可保证患者从一个更为合适的休息位开始运动,加强功能训练的效果[20]。

3.2下肢

膝过伸是一种常见的异常姿势,大多数脑瘫患儿是由于尖足状态负重而引起继发性膝过伸,多见于支撑相中末期 [21]。因为膝过伸可以成为一个长期慢性的恶化潜在因素,所以在康复期间对膝关节对位对线的管理至关重要 [21]。贴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和支持膝关节,辅助对位对线,从而诱导出理想的功能性运动。Ghalwash等运用贴扎技术对14例膝过伸双侧瘫患儿进行12周矫正的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组接受贴扎和物理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关节支具和物理治疗。贴扎方法:患儿取合适体位,在其膝关节后方固定两条I型贴布,在后方交叉形成X型,锚点分别位于大腿和小腿中央,每周3次,共1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进行评测,方法采用膝关节角度测量软件(屏幕量角器和Auto CAD软件)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88)中站立和行走部分。结果没能显示贴扎可以明显改善膝过伸 [22]。作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①受试者数目偏少;②实验对象未经X线精确测量并进行可比性配对;③贴扎作用的时间不够长;④由于没有分析引起患儿膝过伸的主要原因,缺乏个体化的贴扎方法。这些因素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Iosa等将功能性贴扎应用于单侧瘫痪的脑瘫儿童,贴扎方式依据患儿病情特点进行下肢个体化贴扎,每周贴扎6 d,休息1 d,共6个月 [23]。结果表明肌内效贴使脑瘫患儿获得的步态模式更加功能化(GMFM得分提高 [24]且步速增加)、更加稳定(步宽减小且膝过伸改善)、更加对称(双侧肢体差异性减小),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23]。但该研究显示贴扎并不能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对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及改良Ashworth量表也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趣的是该研究中只有一个感觉障碍的患儿没有任何的提高,该患儿的感觉缺失可能限制了肌内效贴的作用,不能增加本体感觉的输入 [23]。在对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中,父母认为功能性贴扎对患儿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运动能力、治疗的遵从性和耐受性等均具有积极的影响 [23]。

3.3躯干

Footer等是第一个应用贴扎研究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有效性的团队。他们对18例四肢瘫患儿的坐位控制能力进行研究。患儿的GMFCS为Ⅳ级和Ⅴ级,随机分成实验组(贴扎治疗+常规物理治疗)和对照组(常规物理治疗)。实验组通过对竖脊肌和斜方肌下段进行促进肌肉收缩贴扎技术,即以L 3~L 4棘突两侧为锚点,左右两条对称分别沿着竖脊肌走向至T 1棘突两侧,再以T 12棘突两侧为锚点,左右两条对称分别沿着斜方肌下段至喙突,以上贴扎每3天重新贴1次,共12周。采用GMFM-88评价患儿坐位下的姿势控制,结果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但其中有一个手足徐动的脑瘫患儿降低了不自主运动,增加了躯干的稳定性,这说明贴扎可能更适用于手足徐动型或软瘫的脑瘫患儿 [25]。

2015年Kaya Kara等进行一项肌内效贴应用于单侧瘫痪儿躯干对功能活动有效性的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实验纳入30例单侧痉挛性脑瘫患儿(GMFCS为Ⅰ级或Ⅱ级),随机分成肌内效贴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患儿的不良姿势评估并进行个体化贴扎以矫正身体的对位对线。贴扎方法:利用间隙矫正技术矫正手腕的扭转畸形,用筋膜校正技术I型贴贴于患儿的背部以固定肩胛骨,利用肌肉矫正技术I型贴贴于前臂旋后肌易化前臂旋后,I型贴贴于臀中肌易化髋关节外展,利用功能矫正技术应用于膝关节和踝关节以矫正膝过伸和足下垂,每周2次,72 h剔除后休息1 d,共12周。在实验开始前和12周后运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or Children, WeeFIM)、手功能分级系统(Manual Abil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 MACS)、布-奥氏动作能力测验(Bruininks-Oseretsky Test of Motor Proficiency, BOTMP)、GMFM、肌肉爆发力、功能性肌力和灵活性对患儿进行评测。肌肉爆发力采用肌肉力量冲刺测试(Muscle Power Sprint Test),即受试者以最大速度跑6~15 m并从中计算出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功能性肌力采用30 s最大重复测试来评估,包括单侧上台阶试验、由坐到站、膝跪位起立3个闭链运动。灵活性采用10×5 m往返冲刺实验来评估。经过12周治疗后,结果发现肌内效贴组的WeeFIM、MACS、BOTMP、肌肉爆发力、功能性肌力等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灵活性没有显著提高,这可能是因为治疗中没有提供与灵活性相关的特殊任务导向性训练 [26]。

上述有关肌内效贴应用于脑瘫儿童的大量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且存有一定争议,而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3个方面:①因纳入研究的脑瘫患儿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使实验之间缺乏可比性;②由于肌内效贴本身材质的不同、剪裁形式的不同、治疗师贴扎技术的不同以及作用时间的长短不一等因素导致结果出现偏倚;③由于评价肌内效贴对脑瘫患儿功能改善的指标敏感性不够高,不能发现细微的改变。以上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偏差,所以需要我们更加客观地来分析肌内效贴对脑瘫患儿功能改善的效果。

4 肌内效贴应用于脑瘫儿童的评价

4.1优势和局限性

肌内效贴可以长时间作用于脑瘫患儿的局部,与日常活动密切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一对一物理康复治疗时间的不足。最近一篇综述报道了以运动学习为基础的训练可明显提高脑瘫儿童的活动水平 [27],而在脑瘫儿童中应用贴扎也许有助于促进运动学习中以任务或活动为导向训练方法的有效实施 [20,23]。因为肌内效贴对皮肤感觉的刺激和力的作用具有近似于训练人员手部接触引导的作用,且能长时间持续给予诱导动作的信息,有效提升活动效能,达到肌肉再教育的目的 [20,23]。

肌内效贴相比于矫形器和支具,由于其允许更大的关节活动度而更容易被患儿和患儿家属接受,其优势如下。①一定程度上限制不稳定的运动、预防挛缩和畸形;②促进更安全、更对称和更高效运动模式的出现;③增加无力肌肉的力量,降低肌肉的过度兴奋,使主动肌和拮抗肌协调平衡;④允许孩子们穿戴通常的服装和鞋子,从而减少社会参与的限制 [23]。

但肌内效贴也有其局限性:①对于较重的痉挛、挛缩和畸形,肌内效贴无法取代矫形器的作用,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应用于恰当的脑瘫患儿人群中;②肌内效贴技术看似简单易行,其实需要专业治疗师对患儿进行个体化综合评估后,有针对性地对患儿进行贴扎,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尤其对于脑瘫儿童显得尤为重要;③目前国内生产的肌内效贴虽然便宜但质量普遍较差,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质量较好的肌内效贴价格比较昂贵,难以长期坚持和推广。

4.2适用的脑瘫类型

贴扎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目的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脑瘫患儿,但似乎更适用于手足徐动型或表现为肌张力低下的脑瘫患儿。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分级来看,肌内效贴似乎对Ⅰ~Ⅱ级的患儿更有效。da Costa等对GMFCSⅠ~Ⅱ级脑瘫儿童进行贴扎技术的疗效观察,显示由坐到站(Sit To Stand, STS)的运动学变化、儿科平衡量表(Paediatric BalanceScale, PBS)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 Go Test)以及对动态姿势控制和平衡能力等均有显著性提高 [28]。这与Kaya Kara等结果一致。而Footer等对GMFCS为Ⅳ级和Ⅴ级的脑瘫患儿进行肌贴应用的研究显示,GMFCS的结果没有显著性提高 [25]。da Costa等认为肌内效贴可以引导和帮助患儿开发利用他们的一小部分可用资源,但对功能障碍严重的患儿也许不能产生效益[28]。

4.3疗效评估

大量有关肌内效贴应用于脑瘫儿童研究显示的结果不尽相同,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评价肌内效贴对脑瘫患儿功能改善的指标敏感性不够高,不能发现细微的改变,而下面的一些指标可能会帮助我们更灵敏有效地发现和评估肌内效贴对某些脑瘫患儿人群的影响。

Verschuren等发现脑瘫儿童在GMFCS为Ⅰ级和Ⅱ级时,其体适能与粗大运动功能有中度到高度的相关性,说明此时也可选择体适能来作为评定脑瘫儿童运动功能改善的指标。而体适能又与灵活性、肌肉爆发力和功能性肌力相关,因此,可以利用这些指标来评测GMFCS为Ⅰ级和Ⅱ级患儿的功能改善 [29]。

在Kaya Kara的研究中,粗大运动功能由BOTMP和GMFM中的D、E两部分来进行评价,结果显示GMFM没有显著性差异,而BOTMP得分的提高却有统计学意义。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GMFM对功能障碍较重患儿的变化欠敏感,而BOTMP中关注更多的是功能性成分,所以BOTMP可以作为另一种评价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方法 [30]。

5 小结

肌内效贴作为一种区别于一般贴扎的辅助干预方式,在预防运动损伤和成人康复以及儿科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包括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减轻水肿、增强本体感觉及改善躯干和关节的对位对线等,有待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肌内效贴应用于脑瘫儿童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从实验设计、脑瘫患儿的病情复杂性、肌贴材质和贴扎技术、评测指标等几个方面来考虑。因此,未来针对肌内效贴应用于脑瘫儿童的研究应该尽可能设计为随机对照实验,探究肌内效贴针对不同类型脑瘫儿童、不同肢体部位和肌群的短期或长期干预效果,改进研究中的评测指标,还应考虑贴扎手法技巧本身和最适宜的使用频率、作用时间等。肌内效贴应用于脑瘫儿童最大优势在于其允许更大的关节活动度而更容易被患儿和患儿家属接受,且可长时间作用于脑瘫患儿的局部,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躯干和关节的对位对线,与日常活动密切结合,可弥补一对一物理康复治疗时间的不足,提高训练的效果和患儿参与社会的积极性。综上,肌内效贴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脑瘫患儿的方法。

猜你喜欢
效贴脑瘫矫正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肌内效贴对一年级学生不良执笔姿势矫正效果的研究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攻心治本开展社区矫正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
肌内效贴对女性大学生膝关节肌力的影响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