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瑞周厚品
(1.宣汉县南坝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宣汉 636150;2.宣汉县畜牧食品局,四川宣汉 636150)
牛疫肺的诊断与治疗
赵文瑞1周厚品2
(1.宣汉县南坝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宣汉 636150;2.宣汉县畜牧食品局,四川宣汉 636150)
本文介绍了一起肉牛群发“牛疫肺”的诊治过程,包括发病情况、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治疗,提出了肉牛养殖场“牛疫肺”综合防控措施,供同行参考。
牛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征 病理变化 诊断 防控措施
宣汉县桃花乡某肉牛家庭养殖农场自2013年8月开始先后从山东购进肉牛来养殖,购买不久肉牛就陆续发病,出现死亡,经宣汉县兽医现场临床诊断,并对病死牛进行剖检,发现病死牛心、肺、胃、脾等实质器官有明显的病理变化,经过专家组的会诊,诊断为疑似牛疫肺-牛支原体肺炎,指导养殖场用药并建议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阻止了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和病情的发展。
2013年8 月19日,向某从山东省引进架子牛68头,引进后从第3 d开始就有牛发病,直到28 d时共发病46头,死亡29头。病牛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减少,开始发病时流清鼻涕,随着病情的发展,流浓鼻涕、咳嗽、喘气,出现腹式呼吸,部分牛腹泻、粪便带血;整个牛群体况消瘦,被毛粗乱。经过调查,在该批牛引进以前,本家庭农场和周边养殖户没有此病出现。在发现时该农场兽医和本乡兽医一直认为是经过长途运输,在路上受了风热感冒,主要采用了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和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抗菌消炎等治疗措施,但治疗效果不显著,病情越来越重,发病牛越来越多,为此才上报给县畜牧食品局,请人会诊。2014年9月14日县兽医专家组赶赴现场进行会诊。
饲养管理不到位、长途运输、低湿严寒,透风不良,贼风侵袭等是该病的重要诱因,母牛妊娠期体质瘦弱、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A等主要营养物质缺乏,也容易诱发该病。
慢性病牛:通常不表现症状,犊牛健康、采食正常,眼和鼻腔有轻度的黏液性或脓性的分泌物排出。体温正常或稍微升高,38.5℃~39.5℃;呼吸频率可能从正常到100次/min,脉搏正常。有时表现剧烈干咳。胸部听诊,有哨笛、哮喘样哆音,呼气和吸气时均有发生,但呼气时更多见一些,且在胸部前腹侧最为常见。
急性:发病急,开始仅是个别牛发病,1~2d内发病牛数量增加,群体表现精神沉郁,头低垂,消瘦。采食量下降、反刍停止,咳嗽,发病牛精神沉郁,病牛鼻孔张开,伸颈呼吸,喘气,后期呼吸急促并且极度困难,腹式呼吸,清早及深夜咳嗽加剧;先流清鼻涕后流脓性鼻涕,毛皮汗湿,肺部听诊肺泡音减弱或消失,有支气管呼吸罗音,胸膜摩擦音。有个别牛出现腹泻,便血,瘤胃发生胀气,同时,有个别牛还出现跛行、关节肿大,甚至卧地不起。细菌感染的病牛表现明显的肺部实变,很少能听诊到肺部哆音。
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胸腔与肺部。胸膜增厚且与肺粘连,胸腔内积液,浑浊,且有纤维样物浸出,有少量积液;心包积水,液体黄色澄清;肺部出血,坏死,间质增生,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病程短的病死牛右见肺膈叶、尖叶、心叶局部红色肉样变;病程长且严重的病死牛,可见肺广泛分布有干酪样或化脓性坏死灶。其他病理变化与继发或并发症有关,瓣胃有积食,干燥;皱胃以下肠道充有血液、黏膜脱落、血便,肠系膜淋巴细结肿大,呈暗红色,切面多汁,有水肿液体渗出,胆囊肿大充盈,脾脏苍白;肝脏肿大,膀胱壁见针样出血。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结合病初体温升高,42℃左右,持续3~4 d。牛群食欲差,被毛粗乱,消瘦。病牛咳嗽,呼吸困难,听诊局部肺泡音减弱或消失,局部肺泡音增强,有捻发音,叩诊局部有浊音区,喘气,清晨及半夜咳嗽加剧,有清亮或脓性鼻汁。有些牛继发腹泻,粪水样带血。可出现关节炎和角膜结膜炎。所有牛均可发病,但犊牛病情更为严重,可以诊断为“牛肺疫-牛支原体肺炎”。具体确诊可以从病牛鼻腔、气管、肺、关节采集病牛肺组织,抗凝血液、关节液、胸腔和心包积液等样品送实验室鉴定。
治疗原则:早诊断、早治疗。选择敏感药物以抗菌、消炎为主。在治疗中,应根据病牛全身状况,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如强心、利尿、补液等措施。对病畜加强护理,单独饲养。
处方:碳酸氢钠1 000 m l;咳喘一支净(泰乐菌素)0.15 mg/ kg+5%葡萄糖250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 mg/kg+5%葡萄糖200 m l;磺胺间甲氧嘧啶钠1.0 m l/kg+5%葡萄糖250m l;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维生素C,分组颈静脉注射,根据使用的药物和治疗效果,治疗应持续3~5 d。咳嗽者用0.5 mg/kg溴已新口服或肌注。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黄芪多糖,葡萄糖。有泰勒虫感染者用三氮脒治疗。
方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乐菌素)肺部药物浓度高,对支原体感染有很好的疗效。类固醇药物(地塞米松),在急性期阶段使用,能抑制血管舒张、水肿和淋巴细胞渗出,还能活跃病牛,能减轻症状,促进采食和康复。建议使用3~5d,并且逐步递减。碳酸氢钠调节pH值,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维生素C,特别是B族维生素,病畜出现厌食或完全不吃时强增胃动力。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黄芪多糖,葡萄糖。提高康复速度,增强免疫力,作为支持疗法。溴已新等化痰药物使用,是一种解痉药,可以口服或肌注,剂量为0.5 mg/kg体重,连用4~6 d。主要是利于黏液的消除,增强呼吸机能。同时,建议使用三氮脒治疗泰勒虫感染,用药时,应当使用足够的剂量与疗程。
另外,牛为反刍动物,药物内服效果不显著,特别是抗生素药物对牛还有一定的害处,所以选用颈静脉输液和肌肉注射给药方式。
7.1 卫生监管
强化外地引进牛的落地监督管理,严格引种审批制度,引牛前做好疫情调查工作,不从疫区或发病区引进牛;引进牛时严格检疫,做好牛支原体、牛结核、布氏杆菌病、泰勒虫等病的检疫检测和相关疫病的预防接种,防止引进病牛或处于潜伏感染期的带菌牛。牛群引进跨省引进要从指定通道进入,进入后在隔离场隔离观察45 d,确保无病后方可与健康牛混群。
7.2 严格封锁和隔离
养牛场(家庭农场)要实行封闭饲养管理,对发生疫情的场所要封锁,对病牛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7.3 消毒灭源
牛支原体对环境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剂均可达到消毒目的。对于发生疫情的场所及周围环境,消毒1~2次/d;加强对病死牛以及污染物、病牛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做好灭蝇杀鼠工作。
7.4 扑杀处理重症病牛
对无治疗价值的重症病牛建议采取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措施。
7.5 加强饲养管理
畜舍保持干燥、温暖透风;调整适当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不同年龄及不同来源的牛实行分栏饲养;使用优质草料,适当补充精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保证日粮的全价营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经过长途运输的牛不要急时引水投料,要让牛充分休息后,逐步递增,防暴饮暴食,以促使牛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