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猪腹泻的防控建议

2015-01-24 18:39:54王双梅孟召川赵灵洁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期
关键词:圆环毒株猪群

王双梅 孟召川 赵灵洁 张 丽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洛阳 471300)

秋冬季节猪腹泻的防控建议

王双梅 孟召川 赵灵洁 张 丽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洛阳 471300)

1 病因

一般情况下,猪场如果出现腹泻事件,都会先查找病原,其实更应该关注病因。通常情况下,猪场腹泻主要缘由如下:

1.1 物理性因素

环境对猪场的发病率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是大猪场还是小猪场,都要保持卫生环境的干净整洁。

1.2 饲料因素

饲料原料霉变可以诱发猪场猪群的患病。因为霉变的饲料中含有很高的致病毒素,一旦母猪感染,就会通过母乳传染给小猪,进而使其也发生腹泻现象。因此,一旦一个猪场中有一个猪出现了腹泻现象,都要彻查整个饲料,查出致病因素。然后分清楚是什么样的湿度环境下容易诱发毒素,然后根据具体发病原因来进行有效救治。一般情况下,常见的霉毒主要有黄曲霉菌、赫曲霉菌、橘霉素、麦角毒素、玉米赤酶烯酮等等。

1.3 病原体感染

1.3.1 细菌和寄生虫引起的腹泻

仔猪黄白痢。这种疾病一旦发生,可以根据仔猪的粪便排泄物和发病日龄来做出大致判断。因为这种疾病会诱发猪群众出现灰白色、黄色的稀屎。而感染病毒的猪就会日渐消瘦且肠壁变薄。想要预防整个病毒,就要对猪群进行药敏实验,然后根据结果来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预防黄白痢疾病,就是要保持猪场卫生的清洁和好似度的温度,然后在母猪生产前,要给母猪注射K88-K99二价苗,当然也可以利用微生态制剂、抗菌肽来防止其感染。

仔猪红痢:一般是刚出生一到三天的仔猪最容易感染,严重的会诱发仔猪排带血的稀粪和死亡。而母猪群的集中病理表现并不十分明显,常常会出现腹胀、突然死亡的现象。这种病的确诊,除了临床表现之外,还要结合科学实验检查才能最终确定。对于这种病的预防,可以接种猪红痢灭活疫苗。也可以采用有效对抗厌氧菌的药物来治疗。

猪血痢:主要由猪痢疾密螺旋体诱发。一般情况下,表现为种猪或者育肥猪出现不断的腹泻和排出带血的粪便。治疗这种疾病应该使用痢菌净。

增生性回肠炎:一般情况下表现为病猪没力气、腹泻、出现酱油色粪便,甚至是急性死亡,这种病在肥猪中较为常见,可以用活疫苗等来进行有效防治。

1.3.2 病毒引起的腹泻

(1)猪圆环病毒Ⅱ型引起的腹泻

多发生于8~9日龄,确诊引起新生仔猪腹泻的四个证据: 7~8日龄仔猪腹泻样品中检出圆环病毒Ⅱ型;人工感染仔猪的肠道免疫化结果;病仔猪的血清疗法,采取口服或注射;母猪免疫圆环病毒疫苗,仔猪获得保护。

疫苗毒株的选择:欧洲流行毒株基因型已经从PCV2a演变为PCV2b,目前我国的流行毒株是PCV2b。

新的挑战来源于PCV2a的疫苗不能提供在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病毒和细小病毒病混合感染情况下,针对PCV 2b毒株及PCV2a/2b的完整保护力。

对于疫苗效果的评价,以下5个条件为标准:提高保育猪或全程的成活率;提高猪群的整齐度;提高饲料报酬;降低其他疾病的混合发生;经济效益提升。

(2)猪伪狂犬病引起的腹泻

主要发生于产房的仔猪,顽固性腹泻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免疫程序不合理,比如产后不同时间肌肉注射免疫。免疫途径不当,肌肉注射时受母源抗体的影响。剂量不当,不恰当的减少剂量。

对于该病的防控,要加强生物安全建设,注重灭活。对于疫苗的选择,首先要监测gB抗体或全病毒抗体,确保免疫质量。受威胁时,建议母猪免疫4次/年,公猪每年免疫3~4次。仔猪出生后24~48 h内要滴鼻免疫,而不是肌肉注射(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对于发病猪群,要同时采用肌肉注射与滴鼻接种。

(3)博卡病毒引起的腹泻

博卡病毒为新型细小病毒,PCR检测,42.7%(199/496)。全基因组:WH1株-4786bp。

2 病因学分析

流行性腹泻发生的主要原因与气候、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变异性(RNA病毒)、流行性腹泻S基因、经典毒株与变异毒株共存、独立增强相关变异的发生以及新的传播途径等有关。

轮状病毒也是腹泻的病因,分离出3株轮状病毒,可见具有典型的车轮状外观,测定VP6、VP7序列,分析与其他毒株的遗传相关性——与人轮状病毒同源性高,提示猪场的员工要做好生物安全性。

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排毒规律:感染剂量是1 m l1 06.0TCID50/0.1ml。感染途径为口服感染。粪便中的排毒时间是1日龄仔猪(无母源抗体),排毒在第2d,3d内死亡;14日龄的仔猪,第2d出现排毒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妊娠晚期母猪排毒在第3d。

毒株变异引起新的感染途径:经粪—口的途径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另外,还有乳汁传播和垂直传播,Rui-Qin Sun等2012年却提出垂直传播很可能是病毒变异后而产生新的传播方式,从而加重了疫病的传播。而经典毒株与变异毒株共存,增加了疫苗效果的不确定性。

3 防控建议

3.1 保温措施

合适的温度与湿度:做好产仔房及仔猪保温,母猪最适温度与仔猪最适温度要求不同,母猪怕热(温度在20℃左右较适宜),仔猪怕冷(需要温度在30℃以上),需要注意的是猪舍不要太潮湿,一定要做好保温措施的细节管理。

3.2 计划免疫

做好伪狂犬、猪瘟、胃-流-轮、圆环病毒等的免疫工作。

3.3 饲料原料质量控制

坚决不采购、不饲喂发霉的玉米等饲料。

3.4 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好哺乳母猪、断奶仔猪等猪舍清洁卫生,定时消毒,消灭传染源。

3.5 对症治疗

尽早补充水分、电解质和多维。可使用卵黄抗体制品,能用于治疗,但不宜作为常规免疫制剂。使用微生态制剂,如乳酸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可改善腹泻后紊乱的肠道微生物区系。纠正酸中毒:可使用碳酸氢钠。

猜你喜欢
圆环毒株猪群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科学大观园(2022年2期)2022-01-23 11:05:15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一例鸭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圆环上的覆盖曲面不等式及其应用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广西鸭圆环病毒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猪群亚健康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JZ06-3基础毒株毒力返强试验
特产研究(2014年4期)2014-04-10 12: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