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业发展,调动了农户养殖积极性,使农村的养猪业发展增速,同时,给兽医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因为农村有很多养猪户的防疫意识淡薄,易引起饲养的猪群发病,做好诊断及治疗,特别是预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作者十几年工作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切实有效的综合治疗技术和保定措施,供广大基层兽医技术人员和养殖户参考。
1 综合治疗技术
1.1 综合治疗技术
根据病畜病情采用肌肉注射2针或2针以上没有明显好转时,应立即改变治疗方法。首先要进一步诊断疾病,确诊后,选用恰当的药物静脉注射,达到抗菌消炎、强心补液的作用。
1.2 静脉注射的优点
首先,它具有吸收快、分布广的效果,随血液循环很快流动分布全身,是药效最快、排除较快、作用时间最短的一种并能迅速达到治疗的目的,能有效杜绝或减少药物的残留,确保肉食品的安全。其次,增强抗菌消炎的效果、通过补充体液达到强心补液的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注意事项:
(1)不要不分情况就静脉注射,先要诊断确认是否需要。(2)要做好保定,一针肌肉注射就能治好的病,就不要小题大做,大动干戈把其保定后,辛苦一半天进行静脉注射。
1.3 酸中毒的治疗
用安钠咖、维生素C、亚甲蓝进行静脉注射,能使中枢神经兴奋、并且具有还原及解毒功效,在维生素和亚甲蓝的作用下高铁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恢复运送氧的功能。
1.4 体弱休克病畜的治疗
用安钠咖、维生素C、静脉注射进行抢救,然后在进行综合性治疗,效果特别好。
2 临床诊治原则
2.1 诊断基本思路
要明白病畜发病不受年龄、性别、季节影响,一年四季都有发病。尤其以气候炎热的夏、秋较为最多,病畜主要表现是体温升高或降低、弓背、怕冷、食欲不振、卧地不起、喘气、皮肤表面颜色变化、粪便干燥或过稀等外观特征。
2.2 治疗注意事项
经诊断后,按照先肌肉注射进行观察,循序渐近的方法予以适当用药,肌肉注射药量不宜过大,过大因肌肉注射吸收慢,易造成注射的肌肉鼓包,残留现象严重,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肌肉注射效果不明显时,要及时再诊断,确诊后,可采用静脉注射方法。
3 病畜保定
(1)病猪的保定很重要,要用较牢固的绳子打好结后,选好光亮的位置,将绳子穿过楼杆,然后巧妙地将猪嘴的上颌套上至嘴角处收紧,往上收绳子把猪吊起到前脚刚着地为宜,再将绳子固定好,注射结束并消毒离开后,解开绳子并把猪放下,拉住绳子抖动猪嘴上颌的绳结会自动解开。
(2)这种方法也可用于较凶恶的哺乳母猪肌肉注射,由于凶恶的母畜人不易接近,在套绳子时最好是由经常饲喂食物的主人进行或是在有一壁1.2 m高的砖墙隔离且圈门牢固的条件下,用带叉的要质棍棒助套,进行注射即不伤害猪体且又安全。
4 静脉注射
(1)根据诊断的病情选用无副作用,残留小等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2)既然是静脉注射,那就一定要用一些经典药物,合理利用安钠咖、维生素C、地塞米松、氧氟沙星、参麦和葡萄糖溶液等有效药物进行强心补液,进行综合性治疗。
(3)按照处方将药液分组稀释后用消过毒的容器装上,分别用两支注射器按先淡后浓的顺序依次进行注射。
(4)将病畜的耳部血管严格消毒后,以左手指压在注射部位近心端静脉上(助手将耳朵捏紧)静脉血管即可膨起,右手持粗细相应的软针头以15~45°角剌入静脉血管内,见到回血后将针头顺血流方向推进1cm。左手把握针头与血管的稳定,右手握住注射器并缓慢推动进行注射,一支推完后,由助手将另一支装满针剂的注射器递给操作人员,并快速将软针头与注射器连接上,注射完毕后,用酒精棉球压紧针孔片刻以防血液外溢,最后涂擦碘酊消毒。
(5)注意事项:凡静脉注射的药液特别是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药液、如氯化钙、高渗葡萄糖盐水等应防止漏于静脉血管之外。
5 辅助性治疗
(1)病畜在恢复期间要加强饲养管理,病畜由于体弱消化力减弱,为此不要过于喂得太饱,以6~7成为宜。
(2)在病情恢复期间为了避免出现肠道火重、粪便干燥,可以喂一些有助于消化的中药,例如,健胃散、健曲等达到通便润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