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禹鹏(1984-),男,河南巩义人,本科,研究方向:畜牧兽医生产。
猪肺疫是猪场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疫病,其病原为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因此又被称为猪巴氏杆菌病 [1]。本病世界范围内分布,一般呈散发性流行。猪肺疫病猪主要表现急性败血症、咽喉部发热肿胀、呼吸困难等临床特征。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一般情况下发病率低,但常因继发感染其他疫病,导致严重后果。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新老疫病交替出现,近几年猪肺疫发病率持续上升,死亡率呈增加的趋势,给养猪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体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有多个血清型,血清型不同致病性也有所不同。通常将其分为Fg型和Fo型,其中Fg型毒力强,常引发最急型和急型猪肺疫;Fo型毒力较弱,常导致慢型猪肺疫,且多继发感染其他疾病,我国猪肺疫多为Fo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菌 [2]。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环境抵抗力差,在自然干燥条件下2-3d就可死亡,对常用消毒液敏感,几分钟便可将其杀灭。
2 流行病学
多杀性巴氏杆菌可感染多种动物和人类,其中猪更为易感,各个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但多见于仔猪和中猪,成年猪发病病例较少 [3]。猪肺疫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猪及健康带菌猪,感染后病猪各组织和体液均有多杀性巴氏杆菌存在,且可随其分泌物及排泄物排出体外,从而污染养猪场环境、饲料、用具等。本病可经消化道、呼吸道、蚊虫叮咬及受损皮肤或黏膜传染给其他易感动物。调查研究发现健康猪体内普遍有多杀性巴氏杆菌存在,多分布于鼻黏膜、咽喉及扁桃体等部位,一旦在饲养过程出现应激反应如气候变化、营养缺乏、疾病、长途运输等不良刺激作用下,可致使猪群抵抗力下降,进而导致内源性感染。猪肺疫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多见于阴湿、高热、寒冷及冷热交替等气候剧变季节,一般呈散发性流行,也可地方流行,偶有大规模发病。
3 临床症状
猪肺疫潜伏期一般为1~3d,最长可达12d,根据病猪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3种类型即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1)最急性型:病猪突然发病,且快速死亡,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病程在1~2d左右。病程发展略长的病猪则表现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口鼻有白色或带血泡沫流出,可视黏膜充血发绀,皮肤有红斑,呈犬式坐姿,呼吸极度困难,终因窒息而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0% [4]。
(2)急性型:临床上猪肺疫最多见的病型。病程约为5~8d,病猪主要表现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即体温升高,通常在40℃~41℃左右,病初痉挛性干咳、便秘,随后转为湿咳、腹泻,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充血、脓性结膜炎,严重病猪则皮肤有出血点或紫斑,呼吸极度困难,卧地不起,呈犬式坐姿,有的窒息而死,也有转为慢性型经过 [5]。
(3)慢性型:病程一般2周以上,病猪主要表现慢性肺炎和胃肠炎临床症状,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腹泻,食欲减退或废绝,消瘦,部分病猪关节肿胀、痂样湿疹,该型病猪多因全身衰竭而死亡,病死率可达70%左右 [6]。
4 治疗
猪肺疫可采用西药和中药进行治疗。研究发现抗猪肺疫血清配合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效果更好。临床上常用以下几种方法治疗:青霉素按每千克体重4万~8万单位,联合链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万~2万IU,注射给药,2次/d,连用3~5d;按每千克体重30~40mg比例肌注盐酸土霉素,2次/d,病猪体温正常后再注射1次;肌注或静脉注射10%磺胺嘧啶钠溶液20mL~40mL,2次/ d,连用3~5d。由于各大养殖场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导致了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且不同猪场耐药性情况有所不同,各猪场应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有针对地选择有效药物进行治疗,当出现猪肺疫疫情时最好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选用分离株高敏的抗生素,同时猪肺疫常继发其他猪病,因此治疗时尽量采用广谱抗菌类药物,可以快速有效的控制疫情。
5 预防
提高养猪场的日常饲养管理水平,尽可能做到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首先应加强环境方面的预防工作。猪场内应配有有效的病猪隔离室、可疑猪观察室等疫病防控设施;保持圈舍干燥通风、清洁消毒,定期做好猪场内消灭鼠害、蚊虫等工作。养殖场外门处设置消毒池,严格限制内外人员、车辆流动。其次重视日常饲养工作,坚决杜绝外源疫病的引入,如从外面引进猪只,必须经过严格检验检疫,隔离饲养45d确认健康无病后可混群饲养。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确保猪只摄入均衡的营养,提高猪群抗病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保证各类猪群合理的饲养密度,为猪群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因猪多杀性巴氏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故在饲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各类应激因素的发生,尤其是冷热交替、寒冷、酷热等对猪群影响较大的气候应激作用时,必须做好圈舍干燥、保温防寒、防暑等工作,防止诱导猪肺疫及其他猪病的发生。
完善猪场内各项防疫制度,制定适合本猪场的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疫苗免疫是猪肺疫有效的防控措施,养猪场应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对猪群各加强免疫1次,可选用猪肺疫内蒙古系弱毒苗、猪肺疫E0630弱毒苗、猪肺疫铝胶灭活苗及多种多价苗等 [7],猪肺疫内蒙古系弱毒苗按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稀释后拌入猪饲料中,让猪口服,切记该苗不可注射。一般猪服用后7d即可有免疫力,免疫期可达1O个月;猪肺疫E0630弱毒苗按说明书剂量用稀释液稀释后,肌肉注射lml/头,可使免疫猪获得6个月的保护力;猪肺疫铝胶灭活苗通常按5ml/头,皮下注射,免疫期可达9个月。在免疫过程中,应确保防疫人员技术到位,不打飞针和漏针,同时确保疫苗安全有效,使防疫工作落到实处,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有计划进行各类猪的药物保健,也会显著降低猪肺疫的发病率,母猪可在1000kg饲料中加入400g盐酸多西环素和200g多维,混匀后饲喂产前、产后1周的母猪;7-10日龄仔猪可按0.3ml/头肌注易速达,断奶时按0.3ml/头肌注瑞可新等。
猪场内一旦有疑似病猪,应及时隔离处理,确诊后立即对症治疗,同时对猪场内其他易感猪开展综合预防工作,如进行紧急免疫、饲喂抗生素等。病死猪、垫料等应深埋及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污染场所、用具等,可选用10%生石灰等有效消毒液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处理,以避免疫情(下转第2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