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猪常见病的防治

2015-01-24 19:32:14李东柱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9期
关键词:体病猪链球菌猪群

[摘 要] 夏季对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必须实施免疫。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在兽医指导下按照免疫程序开展免疫,农户在购进仔猪时,报告兽医,由兽医确定免疫时间和病种,不要等畜牧部门开展春秋季防疫时才免疫,适时免疫效果更好。

1 夏季主要病因

1.1 圈养条件不良

现阶段,猪舍多采取密闭结构,由于通风性能较差导致猪舍内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影响了猪的健康生长;若在夏季等湿度相对较高的季节,病原微生物等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下繁殖迅速,使猪患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1.2 饲料品质较差

受传统饲养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猪饲料的质量把控不严,已经发生霉变的饲料照样使用,这就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制造了条件。

1.3 气候原因

夏季气温高、湿度相对较大,天气变化反复无常,这都是病原体滋生和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另外,夏季是蚊蝇等昆虫猖獗的季节,农村的猪舍较为简陋,无法抵抗蚊虫的叮咬,致使夏季时猪感染疾病的概率较大。

2 夏季常见猪病

2.1 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属于克次体目。病原体可寄生于细胞内,也可生存与血浆中。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特点如下:感染猪群不分品种和年龄,而仔猪对其敏感性更强,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要高于其他群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易发季节为吸血昆虫猖獗的夏季,疾病的传播主要靠蚊虫叮咬,特别是猪虱,除此以外还包括手术器械、注射针头、交配等多方传播方式。部分猪感染病毒后处于隐形感染,而饲养管理不当、气候变化、其他疾病的发作等都可能引发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作。发作后主要临床反应为,出现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症状,若母猪感染此病,则影响其生产性能,若仔猪感染此病,则生命体质下降,出现贫血、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当育肥猪出现精神萎靡,体温超出正常体温(39.5℃~42℃)、颤抖转圈、不愿站立、离群卧地且伴随便秘或拉稀症状时,可判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发作的猪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和四肢内侧部位出现红紫色,且指压不退,俗称“红猪皮”。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药物较多,但各类药物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一般采用多种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常用的方法为用新胂凡纳明、血虫净、咪唑苯脲和土霉素、附红净、四环素配合使用,可取得良好的质量效果。

2.2 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为链球菌,具有溶血性,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链球菌抵抗力较弱,在干燥或者湿热情况下即可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一般的处理方法为使用消毒剂。猪链球菌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传染性较强,主要传染途径为创伤、咬伤、带病菌的器物等。该病集中发生在10~30kg的仔猪,主要是由于败血症和脑膜炎疾病引发;而中猪感染则是由于化脓性淋巴结炎疾病。感染链球菌的病猪,会出现少食或不食的现象,精神状态差,常在猪患感冒发烧后继发,若体温升高至41℃,就会出现流鼻涕、结膜潮红、减食或停食的现象。部分病症则表现为影响猪的正常行走,这是由于关节发炎,导致病猪出现跛行、爬行的姿态;部分病症则通过神经症状显现出来,出现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的现象;有的病症则表现为颈背处的皮肤异常,出现血斑或充血的现象。不同猪群感染链球菌病毒后的表现不同,小于8周的仔猪感染病毒后,2d内死亡;慢性病猪则会出现圆形、浅玫瑰色硬币大小的丘疹,然后覆盖褐色痂皮,出现位置在猪的头部、胸部、腹部和股内侧;感染混合病原时,会出现流浆性鼻涕、耳部、腹下、四肢末端等部位会有紫红色或蓝紫色的出血点;公猪感染后出现包皮内尿液积累现象,挤压时会溢出白色、浑浊、恶臭的液体。病猪感染此病毒后,先出现便秘现象,然后出现腹泻现象,个别时候会表现为二者交替出现,感染后期会影响猪的正常呼吸,然后1-3天内死亡。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由于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已经产生了极强的抗药性,因此,猪链球菌病的防治工作仍是一项难以攻克的难关。根据临床治疗效果,采取肌注强效阿莫西林(15mg/kg)和2.5%的蒽诺沙星注射液(2.5mg/kg),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d,能有效控制病情。若混合感染猪瘟,应对全体猪群接种猪瘟疫苗,以加强治疗效果。

3 夏季猪病防治原则

3.1 加强饲养管理

首先要改善饲养条件,降低饲养密度,使猪体热量能快速散发;其次,保持圈舍通风状况处于良好状态,采取科学有效的降温措施,并做好猪圈的清洁卫生工作;第3,确保猪的饮水条件。每天向猪群提供2~3次含有电解多维的饮水,保障饮水的足量、清凉和卫生;最后,合理喂食。加强猪饲料的质量管理,避免喂食霉变饲料,多喂食青绿多汁的饲料,提高猪群的抵抗力。

3.2 提高防疫意识

提高防疫意识,做好疫病的防护工作。有能力的养殖者或者企业可采取封闭的管理模式,严禁闲杂人员随意出入,防止病菌的传入;对进出车辆进行严格的卫生管控,有条件的可进行消毒后在放行,提倡自繁自养,防止从陌生地区采购仔猪;对于散养户,应进量减少相互串门,不去已有发病的养殖区观看,补栏时,应控制好仔猪的采购环节,确保各项有效检疫证明齐全后才能购入。

3.3 做好免疫工作

对重大动物疫病,必须采取可靠的免疫措施。养殖者可在兽医指导下按照相关的程序开展免疫工作;在购进仔猪时,听取兽医的意见,对采购仔猪进行适时免疫,以提高免疫效果。

3.4 科学用药

养殖者应根据相关专家的指导意见,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如对于部分发病猪,除采取一定的抗生素治疗手段外,还应辅以清热凉血败毒和通便宽肠的中药试剂,以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体病猪链球菌猪群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8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9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1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猪群亚健康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