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着科学防病的原则,文章分析诊断要点,针对性提出及时有效的药防措施;及早针对的用药治疗;合理有效的接种疫苗;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猪气喘病以咳嗽为典型症状,此病传播速度快,流行性强,虽死亡率不是很高,但是一经感染严重影响猪只生长,影响养殖效果。此病感染初期,多数为急性经过,治愈不及时,病猪向慢性病例转变。而且,部分病例即使康复,有成为隐性感染的可能,将加重此病的防治难度。文章本着科学防病的原则,就此病的诊断要点和防治要点,一一汇总阐述,为今后科学防治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1 流行特点
感染初期,多为急性爆发性。根据发病特点,此病与引种不严、检疫不到位,导致病患畜直接混入大群,诱发健畜大面积感染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旦有感染病例出现,致死率相当高。尤其是处于妊娠期的母猪,急性发作后可诱发重度感染。治愈不及时,逐渐转变为慢性疾病。即使治愈得当,康复后成为隐性带菌猪的概率也很大。如此,整个猪场将长期受此病困扰,短时间内想彻底根除难度较大。此病一年四季皆有发生,但是冬季通风不良,发病率尤其高,为冬季养猪困扰养殖户的重大病害之一。
2 临床症状
此病潜伏期长短不一,正常情况在1~2周。根据发病病程不同,可细分为急性型、慢性型、隐性型。
急性型:多见新疫区,突然发病,精神萎靡,呼吸加快,达60~120次/min。严重的,张口喘气,明显的腹式呼吸。随着病程的加剧,咳嗽的次数,少而沉,有时伴有痉挛性咳嗽。体温多数正常,继发其他感染,可达40℃以上,病死率尤高。
慢性型:多见老疫区,以架子猪、育肥猪多见。典型症状,早期干咳,后期痉挛性咳嗽。特别在早晨、傍晚、进食前后等,痉挛性咳嗽尤为明显。部分呈现腹式呼吸,会随着季节、饲养条件的变化,症状有轻有重。病猪多数食欲良好,体温趋向正常,极度消瘦,病程达2~3个月,有的达半年以上。
隐性型病例:多见老疫区,不出现任何症状,偶见咳嗽和气喘。全身症状表现良好,生长发育趋向正常。经实验室X射线,可见肺炎病灶。
3 病理变化
猪支原体病原主要侵害猪的肺脏。急性死亡病例,肺脏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病程较长者,肺心叶、尖叶、中间叶及膈叶前下缘呈对称性淡红色或灰红色的“胰变”或“虾肉样交”,病变部界线清楚,切面多汁,组织致密,可从小支气管挤出灰白色、浑浊、黏稠的液体。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显著肿胀,呈灰白色,切面湿润,淋巴组织呈弥漫性增生。若继发感染,可引起肺部的纤维素性、化脓性或坏死性病变。
4 防控措施
4.1 及时有效的药防措施
猪气喘病常发区域,建议根据流行特点,及时有效地进行药防。公猪用药支原泰妙,每吨饲料用1kg,每周1次,经2~3周,预控效果较好;母猪用药,产后3d,配种前7d,用支原泰妙,每吨饲料1kg,拌料饲喂1周,预控效果较好;仔猪用药,断奶前用泰舒平,用1kg/t,拌料饲喂1周,康复效果较好;保育猪、育肥猪,用药土霉素碱,混饲400~800g/t,经1~2周连续饲喂,康复效果较好。
4.2 及早用药治疗
有感染病例出现,及时进行隔离。条件允许的,借助实验室药敏试验,选择药敏药物,针对性用药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及早康复。常用治疗药物,按照如下: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剂,用100g/t,经3~5d治疗,康复效果较好。重症病例,配合用支原泰妙(1kg/t)和德利米先(1kg/t),经1~2周康复治疗,可达到康复效果。对于混合感染病例,先用泰乐菌素和磺胺二甲嘧啶的混合制剂,拌料,每250kg用100g;混水,每200kg用100g。重症病例,可加倍用药。为提升疗效,与混合感染病例,可同时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注射液,0.2ml/kg。间隔48h,注射1次,连续用药2次;或者,用盐酸土霉素注射液,用0.1~0.2ml/kg,每天1次,连用3d。
4.3 科学的接种疫苗
有效免疫接种,是预控此病的关键。此病常发区域,根据流行情况,可做预防性接种。成年猪接种,用气喘病弱毒冻干疫苗,每年接种1次;后备种猪接种,用气喘病弱毒冻干疫苗,配种前接种1次;仔猪接种,可与1~2周龄,免疫接种1次;已感染病猪,可尝试用猪气喘兔化冻干苗,腹腔内接种,预控效果较好。预防接种的同时,注意消毒管理。定期清洁,及时清扫,确保舍内清洁卫生。所有污物,集中堆积,无公害化处理。消毒工作例行具体,每周至少1~2周。使用消毒试剂,像是卫康、可佳、科安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4.4 科学的饲养管理
日常科学饲养,加强管理制度。根据养殖实情,控制饲养密度。注意通风管理,冬季处理好保暖间的关系。总之,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应激,对于有效预控此病是至关重要的。平时控制转圈频率,减少不同日龄阶段混养次数。仔猪断奶后,早期不要急于换圈、换料。与原圈舍饲养3~7d,逐渐过渡到保育舍。仔猪断奶前后,尽量不要打疫苗,避免不良应激,诱发气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