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病。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长期在猪群中反复流行,对猪的毒力增强所致,新生仔猪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
1 流行特征
本病无严格的季节性,但一般冬季多发,春季减轻,夏季基本平息。家畜口蹄疫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每隔2~3年流行一次,具有一定周期性。本病的传播呈蔓延扩散或跳跃式。在自然流行中,以牛易感,猪次之再次为绵羊、山羊,人也能被感染,发病时一般是幼畜易感、高发,新流行地区发病率可达100%,而老疫区也可达50%。病猪排毒以破溃的蹄皮为最多,其次是粪、尿、呼出气和精液,其排毒量远远超过牛、羊(病猪经呼吸排到空气中的病毒量相当于牛的20倍),因此,猪在本病的传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 临床症状
病猪以蹄部水泡症状为主要特征。在蹄蹱、蹄冠和蹄叉等处可见水泡病猪体温一般不高或稍高,主要症状是蹄部。最初发生跛行检查蹄部可见蹄冠、蹄间红肿,按压有痛感,不久形成水泡。泡内充满灰白色或灰黄色液体,开始水泡仅米粒大,后融合一起为蚕豆粒大,常在2~3d内破裂,破裂后形成暗红色糜烂,如无细菌感染,则一周左右痊愈。如有继发感染,严重者侵害蹄时,蹄壳脱落造成悬蹄不能触地,常卧地不起。病猪鼻糜烂,哺乳母猪乳头常见有水泡,间有发生乳腺炎,乳量减少,妊娠母猪时常流产,有时口腔也出现水泡,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但吃奶小猪发病时,因发生严重心肌炎和胃肠炎而死亡。在口腔和蹄部发生水泡,有时在咽喉、气管和胃黏膜有圆形溃疡和烂斑,胃和大小肠黏膜可见出血性炎症,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一般称为“虎斑心”。哺乳仔猪发生口蹄疫时,常因发生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3 诊断
根据症状、流行病学情况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采水泡皮或水泡液作实验室诊断。目前实验室诊断有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多种方法。
4 预防措施
4.1 常规免疫程序
(1)种猪﹙包括种公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每年接种高效苗三次,每次间隔4个月,耳后肌肉注射疫苗2ml/头。
(2)种母猪:配种前接种高效苗2ml/头,分娩前一个月再次接种高效苗3ml/头,确保产后乳汁内的母源抗体水平达到1:1024以上,使吮乳仔猪免遭口蹄疫强毒的感染。
(3)断奶仔猪:断奶后10~15d首免,耳后肌肉注射高效苗2ml/头;70~80日龄二免,耳后肌肉注射高效苗3ml/头。
(4)育肥猪:出栏前25~30d三免,耳后肌内注射高效苗4ml/头,预防运输途中感染。
4.2 紧急情况下的免疫程序
当猪场发生疫情或周围环境出现口蹄疫疫情严重威胁猪场安全的情况下,应采取的免疫程序如下:
(1)全场各年龄段猪群紧急接种口蹄疫高效苗,25kg体重以上的猪群耳后肌内注射5ml/头,25kg以下体重的猪群耳后肌内注射高效苗3ml/头;先接种健康猪舍内的猪群,后接种可疑猪舍内的猪群。
(2)第一次接种后间隔15d,各年龄段猪群加强免疫一次,接种剂量与第一次剂量相同或增加1ml/头。
(3)吮乳仔猪肌内或皮下接种康复猪全血4~5ml/头或康复血清2~2.5ml/头,以防吮乳猪感染死亡。
(4)如果猪场不幸发生口蹄疫,来不及接种疫苗,因油佐剂苗产生免疫最早也得经过14d,所以最好还是将发生疫情的猪舍内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猪群全部接种康复猪全血10~15ml/头或康复血清5~8ml/头,接种后12h可起到被动保护免疫作用,并可维持20d。
能否及时控制疫情,要看猪场隔离、消毒措施做得怎样,也要考虑猪舍被口蹄疫强毒污染的程度。如果发现疫情早又能立即采取措施扑杀病猪及同栏猪,彻底消毒疫点﹙发病栏舍﹚和疫区﹙猪场环境﹚,疫情是可以得到迅速控制的。
5 防控措施
一旦发生牲畜口蹄疫疑似或确诊病例,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坚决扑杀易感动物,彻底消毒,严格隔离,强制免疫,坚决防止牲畜口蹄疫疫情扩散。
(1)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疗法只能减轻病畜的症状,不能阻止本病在畜群中的传播。
(2)凡是口蹄疫疫区的动物以及其动物产品一律禁止入境,该病如果爆发,必须将疫区封锁隔离,人畜和用具等禁止出入流通,若要出入的话,需要进行检疫和消毒,对感染该病的动物进行扑杀,包括可能感染的动物,死亡尸体执行无害化处理或者焚烧。
(3)针对幼畜,可以对其进行皮下注射高免血清或痊愈血清,以此来预防和治疗心肌炎的突发
(4)在疫区和受威胁区使用多价灭活疫苗或与当地同型的灭活疫苗接种。
6 治疗
口蹄疫病畜﹙病猪、病牛、病羊﹚在出现临床症状后,经过21~60d其血液中特异抗体量较高,用间接血凝法检测抗体效价高达1:2 048以上;利用这些高效的特异抗体接种尚未发病但受疫情严重威胁的易感动物,能起到积极的被动保护作用;特别是保护贵重的种猪和吮乳仔猪免遭口蹄疫流行病毒株的感染具有现实意义。
(1)白细胞干扰素对于机体感染病毒的早期是有效的。
(2)对症治疗:及时挑破水泡,缩短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减轻机体的压力;
①用3%的盐水或者0.1%的高锰酸钾水冲洗牲畜的水泡和溃烂处。也可以将蜂蜜或者碘甘油涂抹于溃烂处。②使用0.1%的高锰酸钾或者清水食醋对其口腔进行冲洗。③对心跳特快、节律不齐的病畜,可用“乌水钙”,同时每天进行肌注2g维生素B 1一次,共4次。④对于蹄部,可以先用3%的苏水进行洗涤,洗完擦干后,涂抹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抹上后缠上绷带,也可取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混合磨成粉,添加少量食盐,并涂抹蹄部患处。⑤乳房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他刺激性小的防腐软膏,定期将奶挤出以防乳腺炎。
(3)解热镇痛:缓解机体疼痛感,缓解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