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是重大动物疫情高发季节。2013年1~3月,合朋溪镇有2个村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猪口蹄疫,共有8户42头猪发病,临床特征为口腔,鼻镜,乳房,蹄部水泡或溃烂,流涎,体温升高,水泡破裂后体温正常,食欲减退或消失,精神不振,跛行,站立不稳等。本病传染快,散发或蔓延发生。政府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做好防控工作,采取一定的防控措施,扑灭了疫情。本文将该镇防控措施报告如下:
1 疫情报告制度
当有疑似口蹄疫时,村兽医卫生服务室第一时间上报镇畜牧站,镇畜牧站及时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诊断,提出疫情报告。同时上报镇人民政府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启动《合朋溪镇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2 封锁疫区
立即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处理,发生地为疫点,在疫点3 km内划定疫区,对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镇人民政府发布封锁通告,在这期间,对易感动物及其产品(猪牛羊)禁止出入,销售、屠宰、加工、转移、外运。进出人员、车辆必须严格消毒。
3 解除封锁令
在当地畜牧兽医行政部门的监督下,疫点内所有牲畜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14 d后,认为可以解除封锁时,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当地人民政府建议发布解除封锁令。疫区解除封锁后,相关部门继续对该区进行疫情监测,6个月后未发现新的疫情,方才宣布该疫情被扑灭。
违反以上规定,引发疫病大规模蔓延流行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4 消毒灭源
(1)对养殖场(户)的饲养管理,开展多形式广泛宣传定期消毒的重要性。
(2)对用具、饲槽、钦水、圈舍、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市场,用二氯异氰脲酸钠粉喷雾消毒。圈外、场地、路面20%生石灰乳消毒。
(3)并搞好圈舍和环境卫生。对垫草等污染物进行焚烧,粪便尿液生物发酵处理。
(4)杀灭鼠害等生物传播媒介。
5 紧急预防接种
对新补栏和春秋两防集中免疫期间,不能免疫注射和血清抗体检测达不到要求的动物,紧急补免口蹄疫O型疫苗。
6 染疫动物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不准宰杀、加工、食用、转运、出售,必须严格按规定无害化处理,切断病源,确保有效扑灭口蹄疫疫情。在畜牧兽医行政部门监督下,对疫点所有疑似和死于口蹄疫的病猪采取扑杀,选择远离村寨、水源、交通干线、无山洪冲刷的地势,挖深3 m,长7 m,宽5 m的深坑,用火焚烧后生石灰覆盖深埋,表面再用20%二氯异氰脲酸钠粉1∶1 000倍消毒剂喷洒。
7 动物卫生监督管理
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强对饲养、屠宰、经营、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流通环节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监管。在引进种畜及补栏必须严格检疫、隔离、消毒。
8 疫情监控
对规模场、散养密集村寨、畜禽交易场所等重点地区定人监控,如发现可疑疫情,立即按规定报告和处理,坚决防止疫情跨区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