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梅
(重庆市忠县新立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4325)
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工作的措施
谢小梅
(重庆市忠县新立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4325)
忠县是一个畜牧大县,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全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两增两保一提高”(增畜牧总量、增农民收入,确保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确保猪肉稳定供给,提高畜产品质量)的工作目标,科学规划,强力推进,促进了畜牧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发展,实现了畜禽产品的提质增量,畜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2011年出栏肉猪66.72万头、肉牛1.5万头、肉羊4.3万只、肉兔232.51万只、肉禽353.43万只;存栏生猪48.91万头、牛3.87万头、山羊3.8万只、兔122.03万只、家禽305.88万只;畜禽肉产量60632t、禽蛋产量20667t、牛奶产量147t;畜牧产值达12.3亿元。随着畜牧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文章由此展开讨论,分析加强畜产品安全的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畜产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增强认识程度和业务素养,明确责任感和紧迫感。借助一切可利用宣传媒体,比如电视、广播、展板等等,进行多种形式的畜产品安全知识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人人关心畜产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为今后畜产品安全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地方政府必须要认识到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并将畜产品安全相关工作落实到实践层面中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作用,建议成立专门的畜产品安全工作小组,并由重要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畜产品安全小组组长,按照统一部署、各部门协调配合、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的原则,采取有力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将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结合起来,遏制各类畜产品安全性问题事件的产生。
确保畜产品安全供应市场,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尤为重要。第一,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预防机制,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险情,并根据问题性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同时,建议成立畜产品安全防范基金、畜产品安全用药储备等等,切实提升预防工作质量。第二,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当一个地方出现疫情之后,相关部门在及时上报险情的同时,还要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安全问题信息,确保信息口径的一致性,避免由此带来的社会混乱。第三,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理机制,设置必要的应急处理机构,一旦有险情出现,能够立即根据病情变化,成立应急处理机构,具体负责全局指挥协调、处理程序的预案、处理物质储备等等。
畜产品安全管理要细化到每个环节,确保做到自养殖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实施责任追溯制度,基本上可以满足管理部门自出生到屠宰各环节一体化的追踪监管,实现了自出生到屠宰上市的全程监管。而如何将责任追溯具体,细化到各个环节。一是用科学方法对畜禽整个养殖生产过程建立防疫养殖档案,其内容包括畜禽的来源、配种、免疫、饲料、添加剂使用、兽药使用、屠宰、储运及流通等环节的生产信息档案。当发生畜产品不安全系统问题时,我们通过标识可追溯到造成畜产品污染的原因究竟出在哪个环节,可追溯到畜禽的产地、饲养者、防检疫责任人,追查到畜禽及其产品的流动路线,有利于快速改进工作和追究责任。二是建立质量安全监测的技术队伍和相应的监测手段和法规。建立可追溯的技术体系,是实现畜产品作,安全不可缺少而又非常重要的措施。
处于重视畜产品安全的考虑,必须要加大对基层养殖户主的监察力度。一旦发现存在隐患,责令整改,消除一切可存在隐患,全面提升畜产品安全质量。对于规模化养殖场,要求场地内设施建设必须要符合国家有关动物防疫条件的标准要求,要求精细养殖档案,详细记录饲养过程中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等情况,通过强有力的监察工作,预防养殖户主在饲养过程中使用违禁药品和饲料。加大监察力度,还要落实到养殖场消毒设施、病死畜无公害化处理设施等的配套建设上,切切实实实现畜产品生自生产至餐桌的全程监管。
为了确保畜产品安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整治畜产品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产品,杜绝各种违禁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必须要以兽药、饲料、奶站的质量安全为管制重点,打击各种违禁药物使用违法行为。重点查处、打击生产经营使用违禁兽药的违法行为,对全县兽药饲料批发经营单位、动物诊疗单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在兽药、饲料使用环节建立健全记录制度,做到批发单位建立兽药饲料购销记录、门诊及养殖户建立使用记录、动物门诊使用统一处方,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以便追根溯源。
新形势下,有目的、有组织地培训基层养殖户,指导其科学、安全用药,规范其生产行为,对于畜产品安全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建议培训内容以兽药、饲料、添加剂等等的规范使用为重点,通过进村培训、科技下乡、网络专栏等等方式,指导基层养殖户主科学用药,规范用药,安全生产。此外,还要重视对执法人员及畜产品经营者的培训和再教育,做好对教育尤其是国家关于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相关规定的学习和宣传,规范其执法和经营行为,提升其依法经营的意识。
总的来说,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必须要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关注。今后工作实践中,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是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一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才能推动地方畜牧产业向更高台阶发展,进而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金苗.关于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几点控制措施[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3):73.
[2] 马红芳.影响畜产品安全的因素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09,(11):94-95.
[3] 李卫东.朝阳市提升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J].新农业,2009,(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