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娟教授治疗胸痹经验举隅

2015-01-24 12:42:20陈昊昱苏文革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5期
关键词:胸痹冠心病

陈昊昱苏文革.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4

林慧娟教授治疗胸痹经验举隅

陈昊昱1苏文革2*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卒心痛等范畴.林慧娟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辛温通阳活血法治疗胸痹,以期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冠心病;胸痹;辛温通阳活血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1].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多种形式.中医虽无冠心病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为中医“胸痹”、“心痛病”等范畴.

林慧娟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余年,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处方用药有颇多独到建树,疗效显著.笔者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整理林慧娟治疗胸痹的临床经验,以飨同道.

1 历代医家关于胸痹心痛病的认识

“胸痹”之名首见于《灵枢·本脏》,“肺小则少饮……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提出胸痹的主症与脉象.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云:“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书中所述的心中忽痛、绞急如刺之论颇似心绞痛发作之急症.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中认为:“心痛……以其痛在中院,故总而言之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方中所载者,乃心主包络经也.”认为心痛痛在中院,而病位在心主包络经[2].

2 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林慧娟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了“阳气亏虚是胸痹发病的基础,复感寒邪为诱因,血瘀、痰饮、水邪是其病理产物”、“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邪(寒邪、痰饮、水邪)上乘阳位,痹而不通发为胸痹”的经典论述,认为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内经》曰:“五八肾气衰”,人逾四十气虚其中,年迈之后心肾阳气亏虚,则导致气生无根,气化无源,从而表现出气阳不足的各种症状.

3 辛温通阳活血法组方依据

《素问·刺志论》曰:“气虚者,寒也.”《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治疗胸痹所创立的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理念均贯穿其中.《医门法律·中寒门》指出:“《金匮》论胸痹有微甚不同,微者但通其上焦不足之阳,甚者必驱其下焦厥阴之阴,通胸中之阳,以薤白、白酒或瓜萎、半夏、桂枝、枳实、厚朴、干姜、人参、甘草、茯苓、杏仁、橘皮,择用对病三四味,即成一方,不但苦寒不入,即清凉尽屏.盖以阳通阳,阴分之药,所以不得予也.甚者则用附子、乌头、蜀椒,大辛热以驱下焦之阴,而复上焦之阳.”

林慧娟认为心阳是助气行血的重要动力.若阳气不足,血脉不通,治疗应以辛温热性药物“温”助心阳,以辛味药物宣达寒闭、运行气血以通络止痛,故“以温为主,以通为用”理应成为治疗胸痹心痛阳虚寒凝证的主要法则.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温阳之品,加大阳气帅血运行的推动力,常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气虚血瘀证兼有阳气虚衰者,可加用人参、附子、桂枝、干姜等益气温阳散寒之品,但需注意使用大热温里药物温补阳气的同时,应配以如麦冬、天冬、白芍之类甘寒养阴生津之品,以期阴中求阳,以防温热之品伤阴.气虚血瘀证而阳虚不明显者,虽无寒象,但可在益气活血的基础上加用适量辛温通阳药物,如桂枝、羌活、薤白之品,使之补而不滞,以加强益气活血之功效.因热致瘀火热症状明显者,禁用或慎用辛温药物,或在凉血泻火的方药中,加一、二味辛温药物,反佐药物寒凉之性,提高整方活血化瘀之功效.

4 病案举例

病例1:胡某,女,80岁,于2012年2月15日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年来院就诊,冬季发作频繁,日发作1~3次,每次持续5~15min左右,需服用药物缓解,伴胸闷,乏力,怕冷.查体:舌苔薄白,舌质暗红,脉沉.血压180/80mmHg,心率60/分,律齐.冠脉CT示:右冠中段重度狭窄伴混合斑块、远端局限性中度狭窄伴钙化斑块;左旋支中段轻度狭窄;钝缘支近端中度狭窄伴钙化斑块;左前降支近端轻度狭窄伴钙化斑块.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气阳亏虚,血瘀阻络),治则:补气活血,辛温通阳.方药:黄芪、麦冬、五味子、当归、川芎、赤芍、元胡、前胡、海风藤、水蛭、三七粉、瓜蒌、桂枝、细辛、仙灵脾.服药七剂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继服维持疗效.每年入冬前来诊治疗,现患者病情稳定.

病例2 :李某,女,60岁,因“发作性胸骨后痛10余年,加重半月”就诊,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入住齐鲁医院,住院治疗半月后,胸痛无明显好转,在病区行走50米即可发作.心电图示: ST-T改变;冠脉造影:左冠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左前降支开口狭窄30%,中段狭窄50%~60%,第一对角支近端狭窄50%,回旋支开口狭窄40%,钝缘支后端狭窄60%、近端狭窄40%,右冠主干近端狭窄40%,中段狭窄40%,后降支中段狭窄40%.由家属陪同来我院就诊,中医诊为:气虚血瘀,包络闭阻;治以益气活血,宽胸通阳,用方如下:党参、黄芪、茯苓、麦冬、五味子、当归、川芎、赤芍、白芍、元胡、郁金、海风藤、三七、桂枝、细辛、干姜.回家服药4剂后心绞痛缓解,复诊时个人乘车从外地来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目前患者仍继续坚持服药中.

5 小结

历代医家对于胸痹的认识与治疗思路均有自己独特见解,林慧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辛温通阳活血法治疗胸痹,为开拓治疗思路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供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72.

[2]李彦斌,张志花,韩立民.冠心病(胸痹心痛)中医文献及病证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2),321-323.

收稿日期:( 2014. 12. 05)

通信作者:苏文革(1968-),男,汉族,山东省济南市人,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研究.

作者简介:陈昊昱(1986-),男,汉族,山东省济南市人,硕士,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研究.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148-02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R256. 22

猜你喜欢
胸痹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智慧健康(2019年36期)2020-01-14 15:22:58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辨证施护胸痹60例
胸痹心痛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11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