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红
(山西省大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城区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37006)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疾病常见的一组综合征,其病因呈多因素,患者常有餐后饱胀、上腹胀痛、早饱、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和进食减少等症状,且持续而反复,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近年在临床会同中医科运用西药联合针灸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82例病例来自2012~2013年我院门诊患者。均符合FD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或不适、腹胀、早饱、嗳气、恶心或呕吐,1年内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12周以上。②近12个月内经内镜检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未发现有食管炎、胃和十二指肠糜烂、溃疡、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史,仅为浅表性胃炎或正常。③经X线、B超及血生化检查排除肝、胆、肾、肠道病变及其他疾病史。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20~70岁,平均44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11个月。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21~71岁,平均45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10个月。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予一般治疗,包括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宣教消除疑虑,指导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
对照组:口服西沙比利片,每次10mg,每天3次,饭前12~30min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穴位的方法,取穴为: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胃俞、脾俞、太冲、气海、关元、天枢。针刺治疗的具体方法:采用28号毫针,腧穴局部常规消毒,气海针刺时施用补法,使针感放射至脐上方,局部有重胀抽动感为佳。中脘穴以长针探刺,使胃部重胀抽动,当针感向下传导时即停止,可缓缓出针。天枢、关元亦深刺之,令针感向下传导。其余穴位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进针后患者有酸、沉、麻感,医者针下有沉紧感为得气。留针30min,中间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
10d为1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药,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上腹不适、腹胀、嗳气、恶心、纳差、反酸等主症情况,并进行评分。
症状分级和疗效评定标准:用药前后随访并记录患者餐后饱胀、上腹胀满、早饱、恶心、呕吐、厌食、上腹痛和嗳气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时间,服药前和疗程后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症状评分参照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第13次会议通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治规范》(草案)。临床症状程度分级:0级为没有症状;Ⅰ级为轻度症状,患者需提醒才能意识到症状存在;Ⅱ级为症状稍重,患者可意识到症状存在,但不影响工作,正常活动未受限制;Ⅲ级为症状重,患者意识到症状存在,无自发缓解期,或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难以忍受。疗效评定:以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改善为指标,症状改善2个等级或症状消失为显效,改善1个等级为有效,否则为无效。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症状改善尤为明显,其中上腹不适、腹胀、嗳气、纳差症状改善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普遍认为与胃动力下降、胃酸分泌异常或敏感性增高、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激素分泌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精神心理障碍等有关。从本病的治疗来看,采用针灸配合西医联合治疗,不良反应较少,且临床疗效满意。中脘、内关、足三里是治疗脾胃病的常用穴。胃为六腑之中心,以通为顺。中脘为胃之募、腑之会,足三里乃胃之下合穴,凡胃脘疼痛均可用之通调腑气,和胃止痛。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沟通三焦气机,功善理气降逆。经过治疗发现针灸不仅可以改变胃排空时间,亦具有促进并协调FD患者胃肠动力的作用。有研究认为,针灸治疗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机制来起治疗作用。针灸刺激腧穴产生的针感(如酸、麻、重、胀、温热等)传入信号,通过感觉传导神经网络在脊髓前交感链或副交感链发生联系的 “短反射”,还可以通过脊髓间或邻近节段来传递信息,传入信息通过神经通路刺激内源性神经递质神经肽的释放,特别是内源阿片肽、脑肠肽中的胃泌素、胃动素等物质介导针灸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针刺还可以提高血管活性肠肽在胃壁和迷走背核复合体的表达,从而舒张胃肠道平滑肌,调整胃动力[1]。西沙比利为新型的全胃肠道促动力药,它是5-羟色胺4(5-HT4)受体的激动药。其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的肠神经丛的中间和末端神经原的受体,使胆碱能神经纤维末端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对整个消化道动力均有作用。该药能增强胃肠道的能动性及下段食管括约肌张力,改善食管、胃的协调性收缩,促进胃排空,增加胃肠道纵向推动运动,预防食物的滞留及反流,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良好[2]。西药联合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既可以调理脾胃又可缓解症状,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而且针刺治疗无任何毒副作用,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许冠荪,申国明,方正清,等 .功能性胃肠道病及针灸对其防治的机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1):30-33.
[2]柯美云,凌奇荷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69(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