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检验技术现状及应用

2015-01-24 10:05田立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初筛抗原艾滋病

田立华

(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山东 蒙阴 276200)

艾滋病的检验技术现状及应用

田立华

(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山东 蒙阴 276200)

艾滋病(AIDS)早期发现和诊断,是重要的防控其流行的手段,为重要的预防控制裁AIDS的组成部分。HIV检测,对特异度及灵敏度均有较高的要求,这对早期诊断艾滋病病,使检验准确性提高意义重大,另外,检验学技术的进步,对抗艾滋病药物疗效的评价有促进作用,可用于病程和病情变化的监测,故如何使检测灵敏性提高,对感染的情况及早发现,是主要的检验诊断HIV的方向,高特异性、敏感性检查,对促进艾滋病诊治有推动作用,临床意义显著。

艾滋病;检验技术;现状;应用

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可引发免疫系统损害,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HIV检测,以AIDS病原体的诊断,检出HIV携带者,指导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为主要目的,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干预,对传播途径的阻断意义重大[1]。目前,针对HIV病毒核酸、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在高危人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中广泛应用,人体免疫细胞检测,可为患者病情进展的评估提供依据。检测HIV耐药性,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随着实验诊断学的进步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病毒核酸检测等诊断方法敏感性较好,极大的提高了疾病诊疗水平,现就艾滋病检验技术概况总结如下。

1 HIV抗体检测

通常在感染病毒2~12周,有HIV抗体出现,病毒抗感染至检出抗体的阶段定义为窗口期,虽随医疗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检测技术发展迅速,HIV血清学诊断目前仍为早期诊断艾滋病的主要依据。在血清学中,作用重要的检测指标,HIV抗体检测,需具备可靠、准确特点,此疾病的诊断可按确证、复检、初筛试验划分。因检测目的存有差异,常应用不同检测方法行初筛试验及确证试验,如初筛者多应用明胶颗粒凝集实验(PA)、酶联免疫试验(ELISA)等,多采用免疫荧光试验(IFA)、免疫印迹试验(WB)等,现总结下不同检验方法的特点[2]。

1.1HIV初筛试验分析:临床目前检测HIV抗体的方法多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1985年第一代HIV抗体检测试剂研出,至今已为第四代。ELISA第一代检测试剂有诸多缺陷存在,如因反应板,多由病毒抗原或病毒裂解物包被,而样品有程度不等的杂蛋白和宿主细胞成分感染存在,假阳性率居较高水平,影响了HIV感染情况的判断。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对HIV诊断技术的进展有促进作用,上世纪末,第二代试剂基于基因技术工程,有gp36、gp42等抗原涵盖,目的基因可避免多种抗原混合,具单一性特点,故相较第一代试剂,特异性居较高水平,且使检出时间提高。第三代检测方法,代表技术为双抗原夹心法,可对IgM抗体同时检出,相较第二代,HIV抗体可提前在4~5 d检出,在我国,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初筛HIV方法。第四代试剂可对p24抗原及HIV抗体同时检测,使检测特异度和敏感度进一步提高,窗口期确诊率提高。但HIV病毒采用第四代试剂检测,窗口期仍有2~3周[3]。虽ELISA法检测效果明显提高,但受技术本身的影响,无法对相互干扰的可能性排除,相较单独抗原抗体分析,其灵敏度较差。而随着其他选择进技术如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出现及成熟,对HIV患者综合检测,意义重大。

1.2确证HIV试验:因HIV初筛试验有一定程度的假阳性存在,故在初筛试验阳性的基础上,需行确认试验,复核患者的感染状况,以对误诊排除。①免疫印迹试验(WB):《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中,免疫印迹试验是唯一的确证HIV的方法,被认为是对其他检测方法效能检验的金标准,WB相较ELISA法,针对不同HIV抗原组分,检测,故特异度和灵敏度均居较高水平,但相较ELISA法,检测WB的步骤有较高的复杂性,医疗费用较高,多因误判和操作不当,引发假阳性。此外,HIV初筛复检采用此技术,阳性样本有4%~20%不确定率存在,同p24结合非特异性抗体相关,故判断最终结果,需有经验医师操作[4]。②细胞免疫荧光检测(IFA):原理特异性一抗结合HIV感染细胞基础上,将荧光标记的二抗结合一抗,染色阳性,即安阳性确定。操作简单,特异性及敏感性比ELISA法更为理想,但此技术还需参考荧光显微镜的检查特点对结果判断,对个别患者标本进行分析,可能有非特异性荧光存在,故干扰了结果的评估。③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A):采用此技术,是依据患者血清中的HIV抗体与同位素标记的HIV蛋白结合,与葡萄球菌蛋白A反应后,有免疫沉淀物产生,电泳所产生免疫沉淀物,应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对有无同位素标记蛋白条带进行观察,即可对感染切口明确。虽此检验方法有较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度,但操作过程中试剂复杂,另外,因同位素放射性,接触者需严格防护,使其广泛应用和推广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

2 HIV病原学检测方法

HIV病原学检测国内常用的包括p24抗原检测,病毒分离及培养,病毒核酸检测等[5]。

2.1病毒分离培养特点:此检验方法多在抗病毒药物筛选、原始临床毒种获得中应用,并可明确半数抑制药物浓度及细胞半数感染单位等。病毒分离培养,是对有无感染HIV评估的最精确方案,但常规诊断中不应用。HIV-1分离培养,以HIV-1感染者的靶细胞与PBMCS共培养方法最为常用。但HIV-1分离成功率在我国目前并不高。靶细胞类型、病程进展、靶细胞活化状态、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辅助受体表达水平均对HIV-1分离产生影响,应用多人份PBMCS共培养,将多种方法如PBMCS中CD8等剔除,使病毒分离成功率提高。在分离过程中,病毒本身内在因素如细胞嗜性、感染力等可能起重要作用。AIDS相关研究中,HIV分离培养是关键基础技术。对HIV生物学表型、药物筛选、表型耐药性、中和抗体亲合特性等进行研究,分离培养也为对HIV感染确诊的手段。分析对分离培养造成影响的因素,靶细胞状态为决定分离是否有效的关键,其活化状态、敏感性,均会对病毒分离的效率造成影响。对充分活化的、新鲜的正常人PBMC进行选择,可使病毒分离率提高。另外,感染者含有的病毒载量高低,较大的影响了病毒分离的难易。再次,共培养中细胞体积和浓度对分离有一定影响。

2.2检测HIV-1 p24抗原:HIV感染后,病毒RNA可最先检出,后为p24抗原,抗体居最后[6]。p24抗原检测多在窗口期及HIV-1抗体不确定期辅助诊断中应用,并可参与病情进展的判断和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平估,对婴儿是否存在早期母婴传播进行确定等。HIV急性感染期时,p24抗原即可出现,可对病毒复制情况间接反映。在确诊HIV感染后,应评估每位感染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以对HIV感染阶段确定。目前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验,但有较差的灵敏度,仅为备选辅助诊断方案,需随访和再行RNA检测确证。目前超敏感酶免疫测定法(UEI)、免疫复合物裂解检测法(ICD)、线性免疫酶测定(LIA)等技术,使p24蛋白检出水平极大提高。

2.3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HIV目前最为敏感的检测方法,分析其检测原理,是在聚合酶链反应基础上,测定RNA拷贝数,对HIV病情发展和波动评估。拷贝数越高,病情进展越迅速。

3 小 结

综上,AIDS早期发现和诊断,是重要的防控其流行的手段,为重要的预防控制裁AIDS的组成部分。HIV检测,对特异度及灵敏度均有较高的要求,这对早期诊断艾滋病病,使检验准确性提高意义重大,另外,检验学技术的进步,对抗艾滋病药物疗效的评价有促进作用,可用于病程和病情变化的监测,故如何使检测灵敏性提高,对感染的情况及早发现,是主要的检验诊断HIV的方向,高特异性、敏感性检查,对促进艾滋病诊治有推动作用,临床意义显著。

[1]赫恕.探析检验人员在艾滋病检验中的自我安全防护[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5):88.

[2]李繁,廖存章,李远,等.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检验指标的研究及应用[J].河北医学,2013,19(9):1371-1374.

[3]郑培华,管廷武.医院检验科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397-398.

[4]陈玲,徐雯雯,韩妙君,等.CD3/CD28协同刺激诱导抵抗和清除HIV-1感染的检验研究与细胞亚群分析[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1,34(5):297-301.

[5]张霞.HIV抗体检验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1,5(6):362-363.

[6]黄雁,陈兴智.HIV实验室检验技术及效果分析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1-53.

R512.91

A

1671-8194(2015)19-0279-02

猜你喜欢
初筛抗原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为靶标的放射免疫治疗进展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昆明某医院2010-2014 年HIV 抗体初筛检测人群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