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针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26例

2015-01-24 02:53:10金富坤张锡三陈淑彦李共信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9期
关键词:湿热型一针水疱

金富坤 张锡三 陈淑彦 李共信

(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730900)

笔者自2010年以来采用体针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26例,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6例患者来源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其中男性11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2d,最长30d;病变部位在腰腹部4例,胸胁部22例。肝胆湿热型11例,脾湿内蕴型6例,气滞血瘀型9例。临床上以皮肤或黏膜发生疱疹和引起神经痛为主要表现。

辨证分型[1]:①肝胆湿热型:局部皮肤焮红灼热,痛如针刺火燎,集簇成群的豆大水疱,疱壁紧张;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②脾湿内蕴型:皮肤淡红,水疱较大,疱壁松弛,易于破溃,糜烂渗液;纳呆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胖、苔白或厚腻,脉沉缓而滑。③气滞血瘀型:多见于老年体弱者,疱疹基底暗红,疱液混浊为血水,疼痛剧烈难忍,或疱疹消退后仍疼痛不止;夜卧难眠,精神委靡,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或细涩。

治疗方法

局疗围刺:分清疱疹头和尾,即先长出者为尾,后长出者为头。根据疱疹大小选择0.35mm×25mm~0.35mm×75mm豪针,先在疱疹头部边缘或距其1cm处刺一针,后在疱疹尾部或距其1cm处刺一针,再在疱疹周围每隔1~2cm刺一针,围住疱疹,且针尖均向中心透刺,捻转提插,同时加TDP治疗仪照射,留针30min。辨证取穴:肝胆湿热型加行间、太冲、侠溪、阳陵泉;脾湿内蕴型加三阴交、阴陵泉、丰隆;气滞血瘀型取足三里、行间、太冲、血海、膈俞、肝俞、脾俞。

刺络拔罐:取针后,将患处皮肤充分暴露,碘伏消毒后,用梅花针在疱疹周围从外向内转圈轻轻叩刺至微微渗血(范围超过疱疹),视叩刺面积大小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起罐后用酒精棉球将污血擦净。以上患者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疱疹消退,疼痛消失,无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计12例,占46.2%;好转:疱疹消退,疼痛明显减轻,计14例,占53.8%;无效:疱疹消退,但疼痛未见减轻,计0例。其中肝胆湿热型11例,治愈7例,好转4例;脾湿内蕴型6例,治愈2例,好转4例;气滞血瘀型9例,治愈3例,好转6例。

典型病例

患者某,女性,65岁,于2014年2月8日就诊。主诉:右胸胁部疼痛3d,患者3d前右胸胁部皮肤灼痛,服止痛药后疼痛略缓解,今晨起出现大片疱疹,伴有发热,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经人介绍来我科就诊。查体:患者右胸胁部见散在大小不等的新发红色水疱多处,皮肤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西医诊断:带状疱疹。中医诊断:蛇串疮;证候诊断:肝胆湿热型。治则: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治疗首先行局疗围刺:根据疱疹大小选择0.35mm×25mm~0.35mm×75mm毫针,先在疱疹头部边缘刺一针,后在疱疹尾部刺一针,再在疱疹周围每隔1~2cm刺一针,围住疱疹,且针尖均向中心透刺,捻转提插,同时加TDP治疗仪照射。辨证取穴:行间、太冲、侠溪、阳陵泉。留针30min。取针后,将患处皮肤充分暴露,碘伏消毒后,用梅花针在疱疹周围从外向内转圈轻轻叩刺至微微渗血(范围超过疱疹),视叩刺面积大小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起罐后用酒精棉球将污血擦净。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疱疹消退,疼痛消失,无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

体会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蛇串疮”。它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疾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或称“火带疮”“蛇丹”。本病多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骤然发病,但以春秋季节多见,以成年人与老年人多见。本病的形成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复因外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生。而部分因体亏正虚,无力抗邪外出,导致后期表面邪毒虽去,而经络邪毒留滞,瘀阻不通,故常后遗患处疼痛,经久不愈。

局部围刺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活血祛瘀的作用,使脉络通畅,通则不痛。《灵枢·刺节真邪》中又指出:“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凡刺热邪越而沧,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道乎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而带状疱疹的起病多由肝胆湿热,气血瘀滞。依据《内经》“盛则泻之,菀陈则除之”的原则,运用刺血疗法刺络出血,加上拔罐泻毒通络,能尽快达到通络止痛的目的。

[1]王坤山,吴立祥,仝选甫,等 .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69-71.

猜你喜欢
湿热型一针水疱
Crocheting for a cause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十 一针奇效,治疗儿童早期麦粒肿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30
吴一针
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
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 12:25:48
猪水疱病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2
猪传染性水疱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6
官仓老鼠大如斗
南方周末(2015-04-23)2015-04-23 04:01:08
理中汤加味寒温组方治疗虚寒兼湿热型胃痛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湿热型脂溢性脱发50例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40
不同温度退黄灌肠液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90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