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振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0)
急性胰腺炎中的CT临床诊断价值探究
叶 振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0)
目的 本次对急性胰腺炎中的CT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级,并观察其有效率和病死率。结果 急性单纯性胰腺炎59例(59.00%),其中CT表现Ⅰ级4例,Ⅱ级25例,Ⅲ级20例;Ⅳ级10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41例(41.00%),其中C他表现Ⅳ级11例,Ⅴ级30例;所有患者根据CT检查评级进行并请评估诊断,经过常规治疗和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96例,无效4例,总好转率为96.00%,死亡患者均为Ⅴ级患者。结论 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可以采用CT的方式进行诊断,此种方式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病情,且操作简单,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病症的严重程度。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CT诊断;急性胰腺炎;价值
胰腺炎是外科急腹症之一,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且容易合并并发症,因此及早的进行诊断和治疗才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CT、MRI、超声等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得很好的应用和发展[1]。因此,本次对急性胰腺炎中的CT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究,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CT诊断,其具体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25~75岁,平均(47.89±3.25)岁,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呕吐、发热、腹胀、腹痛,并经过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均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1.2检查方法:检查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仪器采取NeuViz64多层螺旋CT机,在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择期检查患者空腹5 h左右,患者扫描之前30 min,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口服1.5%的泛影葡胺500~600 mL以使得患者的空肠近段得到充盈,在进行扫描的时候,再次给予300~400 mL,使得患者的十二指肠以及胃得到充盈,以确保更加有效的勾画出胰腺。扫描范围:临床医师对患者的胰腺病变部位以及病变周围、远离胰腺区域进行仔细观察,同时进行广泛扫描,扫描位置从患者下胸部位到患者盆底区域进行扫描。层间距及层厚普遍采用8 mm×8 mm或者10 mm×10 mm,在对于胰腺区域进行扫描的时候,通常采用3 mm×3 mm或者5 mm×5 mm的薄层扫描。通过肘静脉注入60%优路芬或者优维显80~100 mL对比剂,然后进行扫面。
1.3评价标准:根据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级,并观察其有效率和病死率。
1.4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根据急性胰腺炎的CT分级标准:Ⅰ级为患者正常,Ⅱ级为患者胰腺出现局部肿大或弥漫性肿大;Ⅲ级为患者胰腺炎症累及胰腺周围;Ⅳ级为患者单个胰腺外积液;Ⅴ级两个或两个以上胰腺外积液,出现脓肿。
CT表现Ⅰ~Ⅲ级,通常情况表示为患者临床症状较轻,预后较好;CT表现Ⅳ~Ⅴ级,通常表现为患者临床症状较重,其预后较差,且病死率较高。
本次100例患者当中:急性单纯性胰腺炎59例(59.00%),其中CT表现Ⅰ级4例,Ⅱ级25例,Ⅲ级20例;Ⅳ级10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41例(41.00%),其中CT表现Ⅳ级11例,Ⅴ级30例。
所有患者根据CT检查评级进行并请评估诊断,经过常规治疗和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96例,无效4例,总好转率为96.00%,死亡患者均为Ⅴ级患者。
胰腺炎是胰腺由于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发的疾病,其临床症状有充血、出血、水肿等,此疾病并发症诸多,且病情容易反复,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将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2]。以往,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通常是通过判断血清定粉酶、尿定粉酶等方式,并且需要结合超声进行诊断,不仅操作繁杂且具有局限性,而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疾病的诊断因为科技发展而变得简单,故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采用CT机进行检查,对其具有很大的价值,同时此种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由于CT机检查急性胰腺炎,方法简单,采用动态增强,患者适量服用对比剂便能够有效的将炎症以及肿瘤进行显示,同时采用CT进行检查,对于患者胰腺疾病的类型、判断预后均有重大价值。本次100例患者当中,59例为急性单纯性胰腺炎,41例为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急性单纯性胰腺炎的患者,在临床上属于病情较轻者,本次59例急性单纯性胰腺炎患者中,有4例患者为CT无阳性表现,另外55例患者均存在胰腺体积增大的情况,并且大多数为弥漫性,12例患者为局限性胰腺肿大,其中有40例患者胰腺密度均属于正常。而本次有41例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的患者,其CT表现主要为胰腺体积增大,急性出血性坏死的患者,其胰腺增大是主要表现,同样也是胰腺炎的早期症状表现,因此本次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的患者均伴有胰腺体积增大。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可以采用CT的方式进行诊断,此种方式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病情,且操作简单,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病症的严重程度,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1]孙美君.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与诊断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4(17):2555-2556.
[2]孙建峰.急性胰腺炎的CT检查及诊断[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6):105.
[3]柴汝昌.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18(6):537-538.
R657.5+1;R445
B
1671-8194(2015)26-0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