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文健(山东省阳信县畜牧兽医局)
山东省阳信县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及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三大经济区的叠加地带,县域总面积793平方公里,854个行政村,人口45万,辖7镇1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是远近闻名的中国鸭梨之乡、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农业标准化肉牛示范县、全国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示范县和黄河三角洲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
近年来,阳信县委、县政府为凸现畜牧业主导地位,提升产业水平,按照“接二产、连三产”发展思路,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阳信县农民加快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主抓手,不断加大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着力推动肉牛产业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路子,肉牛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支柱产业、保持碧水蓝天的生态产业和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石产业。2013年阳信县存栏肉牛26.3万头,出栏肉牛24.74万头,肉类总产量14.73万吨,据农业部对全国县级肉牛存、出栏统计,阳信县列第六位;现有规模以上肉牛标准化养殖场130余个,肉牛屠宰加工企业76家,年屠宰能力达120万头以上,是北京、上海、天津等60多个大中城市的牛肉产品定点供应地,成为奥运会、残奥会、世博会牛肉产品定点供应单位,肉牛屠宰量列全国县级第一位;冷链物流配送40万吨,牛肉产品分别占天津、北京清真市场份额的50%和30%以上;年加工成品皮革1000万张,生产牛血蛋白、凝血酶1200吨,骨胶1万吨,初步形成了融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1.创建牛羊特色畜牧业示范县。紧紧抓住2014年山东省重点加快牛羊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机遇,按照县委“肉牛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谋划现代肉牛特色畜牧业示范创建工程,培育一批标准高、规模大的肉牛龙头企业,为山东省肉牛产业发展树立示范样板。
2.大力推广饲用玉米种植及全株青贮技术。积极引导肉牛养殖企业与农户签订饲料作物订单种植、回收协议,促进农民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权和种植结构的基础上,自愿对接企业需求,种植高产饲料作物,由企业统一供种、机械化收割回收,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订单农业”,带动土地流转,使农民变为产业工人,促进阳信县新农村建设,探索“农区”养牛发展新模式。
3.着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在山东省率先建设了阳信县动物检疫监督及畜产品质量监管中心风险防控示范点,实现了对阳信县畜禽养殖、免疫及瘦肉精检测、屠宰、产品出库环节及检疫监督执法过程实时无缝隙监控,同步保存数字影像档案,为出厂的每一批畜产品保存了合法有效证据,创建了从规模化养殖-畜禽屠宰-检疫监管-廉洁勤政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模式。
针对阳信县畜牧兽医局16个业务工作岗位,组织相关人员,在县纪委领导的全程参与下,分析排查出50个岗位风险点和120个岗位防控关键点,使阳信县畜牧兽医局干部职工在各个岗位上工作目标更清楚、责任更明确,从而建立起从畜牧项目审批→生产统计→动物防疫条件审查→饲料兽药经营许可→规模养殖场监管→动物检疫监督→兽医行政处罚权力运行→廉洁勤政等岗位风险防控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效能和服务水平,有力地保障了阳信县畜牧业健康发展。
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规划设计院、省市畜牧兽医局专家领导,在阳信县召开了阳信肉牛产业规划专题研讨会。通过现场调研、座谈,初步确定通过建设“肉牛养殖重点发展区、肉牛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配送区、皮革精深加工区、生物科技研发区和伊斯兰风情小镇高效生态民族产业园”5个产业功能园区,逐步实现“肉牛产业引领农业发展,唱响‘阳信清真牛肉’品牌,创建全国肉牛产业示范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打造1000亿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