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穿刺技术的体会

2015-01-24 04:38:31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头皮针头进针

李 琳

(吉林省柳河县三源浦朝鲜族镇中心卫生院内儿科,吉林 柳河 135321)

小儿静脉穿刺技术的体会

李 琳

(吉林省柳河县三源浦朝鲜族镇中心卫生院内儿科,吉林 柳河 135321)

目的 通过临床工作中小儿静脉穿刺经验的总结,探讨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156例患儿静脉穿刺资料。结果 在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选择合适的静脉,可提高穿刺成功率。结论 护士具备良好的素质,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巧,针对不同的患儿,不同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小儿;静脉穿刺;穿刺技术;体会

小儿静脉穿刺是临床常见的操作技术,无论是治疗还是急救,静脉穿刺是重要的手段之一。由于小儿及其静脉特点(小儿不合作,血管纤细,动静难分,静脉隐匿等)在临床工作中往往会发生穿刺失败的现象。为了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现将我院收治的156例患儿穿刺病例进行讨论,总结了几点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共收治患儿156例,按年龄分婴儿(0~1岁)29例,幼儿(1~3岁)60例,儿童(>3岁)67例。

1.2结果:0~3岁患儿中额正中静脉选择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其次是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的选择,也相对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对于>3岁患儿,由于个体的差异,也可选择四肢静脉,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2 体 会

2.1首先要做好家长,患儿的思想工作:患儿输液时家长都比较紧张,我们应以不同的情感交流方式,消除患儿及家长的紧张情绪,获得他们的信任,取得他们的配合,保证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1]。对于3岁以下的患儿在穿刺和护理中尽可能的使用患儿熟悉的词语,手势。患儿哭闹时要亲切的拍一拍,摸一摸,逗一逗,温柔的安抚体贴一下幼小的心灵。对于3岁以上的儿童,多给孩子鼓励,表扬。更大一些的患儿,护士应多与患儿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并指导掌握输液注意事项,做好自我护理。

2.2小儿静脉的选择:小儿头皮静脉分支多,丰富,浅显易见,血管呈网状分布,互相沟通,交错成网,静脉浅显易见无静脉瓣,血液可以通过侧支回流,因此顺行进针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2]。额正中静脉表浅较粗大,而且直,不易滑动,固定相对容易,又方便患儿活动,是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头皮穿刺静脉,发际上方的一段滑车上静脉管径较粗不滑动,易固定,也可选择穿刺。颞区浅静脉及属支管径虽较细,但暴露明显,不宜滑动,也可作为静脉穿刺点,以保证穿刺的成功率。耳后静脉和枕静脉由于位置不理想,管道较弯曲,只在长期静脉穿刺输液及静脉选择困难时使用。对于>3岁的患儿,头皮静脉开始消隐,可选择四肢静脉,一般选择手背,足背,肘窝静脉,踝静脉等。无论选择哪种注射,都要选择自己认为有把握的血管,避免盲目进针或进针后选择血管,给患儿增加痛苦。还应区分好动、静脉血管,尽量不要穿刺到动脉血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3静脉穿刺操作:选择合适的光线,通过观察和触摸再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皮肤酒精消毒后,绷紧皮肤顺毛发生长方向用剃毛刀,剃出进针部位周围5 cm处的毛发,注意避开受损、感染、囟门和骨隆突处皮肤,患儿取仰卧位或仰卧头偏向一侧,头顶部垫高,嘱家长协助固定患儿双膝、双肩、头部。常规消毒皮肤,操作者用一手拇、示指固定静脉两端,一手持头皮针小翼,进针要轻、稳、慢、准,使针尖斜面向上,针头与皮肤呈5°~20°角,在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表明针头已进入血管,再沿静脉推进少许,固定好针头。

2.4几种静脉穿刺的方法:①条件较好血管(粗、直、弹性好)适宜采取快速进针法,左手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拇食指持穿刺针,在距离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 cm处,将针头平行刺入头皮,然后沿静脉走向进针,有落空感同时见回血,证明穿刺成功,或感觉有突破感,但无回血时,停止进针,轻轻挤压输液管前段,有回血即证明穿刺成功。②暴露不清晰的静脉,用食指的指腹顺静脉走向探摸,体会血管走向,深浅度,粗细,活动度,然后绷紧皮肤于感觉最明显处后移0.3 cm,以10°~15°角刺入皮肤再平行缓慢进针,有落空感见回血即可。③细小头皮静脉可选4.5号针头,进针角度宜小,进针速度宜慢,进针力量宜轻。局部皮肤一定要绷紧,见血后顺血管进针少许即停。④对于高热、腹泻患儿,血管虚瘪,常规穿刺无见血,可轻捏一下针头细管,看是否回血,或用注射器轻轻抽吸,亦可推入少量液体,如局部无隆起,推之畅通无阻,即证明针头在血管内,穿刺成功。

2.5固定: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只是输液成功的一部分,固定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我院护士采用的是先用一条宽胶布固定好针柄,然后在针柄下垫一小段干净棉签,这样防止针柄与头部接触不紧密,也可防止针头上翘。第二条是将带有吸收垫的胶贴覆盖住针眼,并且不要压在第一条胶布上,避免给拔针带来不必要麻烦。第三条胶布采用V形方法将胶布绕过针柄固定在针柄两侧第一条胶布上。第四条胶布是将头皮针塑料管反折固定在针柄左侧或右侧,同时还应注意环绕的范围要适度。第五条胶布是将输液管固定在外耳廓上,起到缓冲外力的作用[3]。最后用网状头套将输液部位套住,这样可以防止患儿哭闹时出汗过多,胶布固定的不牢固,导致针头刺破血管或滑出血管外,也防止患儿抓注射部位,以便于家长看护。如果采用四肢输液,则四肢静脉穿刺部位可选用长宽、硬度合适的药盒、夹板、绷带固定,以保证输液的通畅、顺利。

3 护理人员素质

作为儿科护士,除应具备护士的基本素质外,还应拥有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同时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超强的心里承受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面对患儿,要沉着、稳定、相信自己。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操作与成人静脉穿刺技术无多大差异,成人能自觉地配合,小儿则有部分的或完全的是强迫的,所以要求护理人员的小儿静脉穿刺技术,必须熟练精湛,尽量做到一针见血。现在的患儿多为独生之女,陪伴的人较多,家长过高的要求和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都会给护士带来一定的压力。操作过程中由于患儿的哭闹,家长易产生不满情绪,迁怒于护士,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理解他们的心情,避免与他们发生争吵。在技术操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提高一次成功率。多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患儿和家长的理解和信任,从而改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熟练掌握穿刺技巧,针对不同患儿选择合适的静脉及与家长有效的沟通,家长正确的配合,都有助于静脉穿刺的成功,显著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1]王文静.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6):802-803.

[2]夏海荣.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397-398.

[3]宋健美.小儿静脉穿刺的体会[J].哈尔滨医药,2012,32(6):472.

R473.72

B

1671-8194(2015)17-0069-02

猜你喜欢
头皮针头进针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护理研究(2022年7期)2022-04-29 07:43:10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家庭医药(2022年3期)2022-03-24 23:04:53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2-13 11:54:49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让头皮爱上做SPA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9:50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报复
现代企业(2014年3期)2014-05-22 23: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