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武联 汤向东 曹联华(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畜牧水产局)
益阳资阳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实践
文│黄武联 汤向东 曹联华(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畜牧水产局)
近年来,湖南益阳资阳区畜禽养殖取得长足发展,全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超过50%,规模养殖比例达到60%以上,养殖业已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规模养殖迅速发展的同时,养殖污染问题也日渐突显。
2013年11月11日国务院颁布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养殖业主和广大群众对此十分关注,资阳区一年多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养殖粪污治理,取得很大成效。但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既需要广大养殖从业者的集思广益和不懈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
资阳区畜牧业正在由传统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变,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到2014年底,全区生猪饲养量达84.3万头,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6个,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223家;家禽415.33万羽,蛋鸡存笼110.85万羽,年存笼2000羽以上的蛋鸡场165个,年存笼1000羽以上的蛋鸭场342个;牛饲养量1.04万头,存栏2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40个。
前段,省部署对沿河500米以内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摸底调查。调查表明,资阳区在此范围内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有134个,其中年出栏生猪50~299头的规模养殖场106个、300~499头的规模养殖场9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6个,年存10000羽蛋鸡规模养殖场3个。目前,资阳区养殖污染主要来自规模猪场和蛋鸡场,污染源主要是养殖场粪污未达标排放的污水。据初步统计,全区完成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有43家,分别建设了沼气池、沉淀池、净化塘等粪污处理设施,但还不完善;完成了生猪粪污治理项目建设的6个规模场已基本达到排放标准;其他养殖场也有不少建了沼气池和动物无害化处理池。总之,各养殖户对粪污治理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猪场进行标准化改造,采用“三改两分再利用”措施。即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沟排污,固液分离、雨污分流,粪污无害化处理后综合利用,目前大部分规模猪场是采用的这种模式。
根据粪污种类,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粪污治理技术措施。
1.固体粪便处理与利用技术。
按照畜禽养殖场固体粪便产生量,建设相应处理能力的堆沤发酵和储粪设施,采取有效的防漏、防渗、防雨等处理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以及防止雨水进入和溢出堆贮池,造成二次污染,畜禽固体粪便经生物堆肥处理后,用于生产有机肥料。
2.养殖污水处理与利用技术。
畜禽污水经过固液分离除渣后,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取暖、炊事或发电等,产生的沼液用于灌溉或农作物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沼液不能向外自然排放,结合养殖场周边种植业环境和自然条件,采用以下两方式进行处理。
达标排放模式:主要针对粪污量大而周边耕地面积少,消纳能力有限的畜禽养殖场,畜禽污水经厌氧发酵处理和沉淀后,再经过适当好氧处理,如爆氧、生化处理或过滤净化等,处理后的污水向外排放必须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资阳区张家塞先红猪场、湖南银华畜牧有限公司采取了这种模式。
综合利用模式:适用于周边有充足的农田或鱼塘的养殖场,通过资源化利用,形成一个生态农业链,即猪-沼-果(菜、林、茶、鱼、草)等农业生态模式,福兴生态养猪场、乡里香蛋鸡场是采用的这种模式。
1.加强法制宣传力度,营造粪污综合治理、畜禽清洁生产的舆论氛围。以“创卫”、农村清洁工程和环洞庭湖生态保护区等为契机,充分利用电视、标语等宣传媒体,加大宣传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力量,共同监督养殖场户自觉遵守环保要求,全面推进畜禽粪污治理工作。
从2012年起,资阳区在长春工业园的4个村开展畜禽禁养工作,到目前为止,禁养区内的105户,已经退出88户,剩余的户村组和相关单位正在努力做工作,争取尽快全面完成长春工业园的畜禽退养工作。此外,资阳区平时利用送科技下乡、畜牧科技人员进场入户、技术讲座等活动,加强对养殖场户的宣传和指导,提高养殖场户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循环农业和“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意识,增强养殖场户污染治理与综合利用的自觉性。
2.加强粪污综合治理的引导和示范,推广深度处理模式。组织规模养殖户,特别是大型猪场负责人到外地考察学习粪污综合治理技术。2014年3月,区畜牧水产局就组织9个生猪规模场主到浏阳市考察粪污综合治理和规模场建设等,积极推进标准化养殖和无污染养殖,引导规模猪场积极开展粪污治理。目前,银华畜牧有限责任公司的污水深度净化工程、辉达生猪养殖场的大型沼气工程和先红养猪场的沼气粪污综合治理工程等粪污综合治理技术在资阳区得到应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3.加大政府资金的扶持力度,整合资金,进行养殖污染治理。近年来,全区利用生猪养殖大县奖励资金、标准化规模场建设资金以及菜篮子工程等国家投入资金,对湖南银华畜牧有限公司、福兴生态养猪场、资阳区先红猪场等部分规模养殖场的粪污进行了综合治理,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4.加强部门配合。和区农村能源办公室合作,指导养殖场建设大型集粪池、沼气池、沉淀池和氧化池等粪污处理设施。
5.推行畜禽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一是大力推行生猪“150”、羊“1235”、牛“165”、蛋鸡“153”等标准化养殖模式,对旧的畜禽舍进行标准化改造,配套标准化生产设施和粪污处理设施,做到干湿分离和雨污分离,减少粪污治理量。
二是着力规范畜禽养殖行为,加大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的推广应用,严格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和兽药使用规范,防止违禁物质的使用,严格掌握兽药休药期,降低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提高饲料蛋白质和磷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减轻环境压力。通过规范投入品的使用,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防止铜、磷和药物通过粪便进入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尽管资阳区在养殖场粪污治理、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畜牧业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养殖户对粪污治理不够重视,没有进行粪污治理;二是已经建成的粪污处理设施大部分还不完善,污水排放还不能完全达标;三是目前粪污综合治理技术和措施虽然比较多,但运行成本、治理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四是养殖业本来就是高风险、低利润的行业,加上养殖户自身投入资金有限,造成资金严重短缺。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为保证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顺利推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议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行动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计划的落实以及监督检查等工作。以乡镇为单位整体推进畜禽清洁生产,并建议纳入当地政府工作绩效考核内容。环保、畜牧部门和各镇(办事处)要加强配合,对辖区内的规模养殖场户粪污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指导养殖场户开展粪污综合治理。
2.加大资金整合和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贯彻执行现行有关产业政策,落实养殖业用地、用水、用电等优惠政策,加大畜牧业信贷扶持,支持规模场开展粪污治理。畜牧、环保、农业、扶贫等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扶持,争取和落实畜牧业减排和粪污循环利用、沼气发电以及畜禽清洁生产等产业政策。
3.加大畜禽规模养殖场的前置许可难度。在没有通过环保部门进行环评许可、没有粪污处理措施和设施的,国土部门应不予批地,乡镇村应禁止其开工建设。
4.实现种养平衡。各乡镇要根据土地容纳能力,合理确定畜禽养殖规模,防止盲目扩张。加强种养单位对接,使粪便、污水、沼渣、沼液回收土壤,为田间、菜地、苗木提供肥料,实现生态种养。畜禽养殖户要主动和种植户达成长期合作协议,以确保粪污的消纳。
5.开展产业转移。对那些养殖条件比较差,品种落后,资金短缺的养殖户要逐步劝导其进行产业转移。
6.加大粪污治理行动监管力度。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养殖场粪污治理行动的监测,及时总结治理成效,对于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研究加以解决。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力量,对养殖场户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全面监督。严格按照《畜牧法》和《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畜牧业的执法力度,重点加强养殖污染、投入品使用以及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和执法,为推进畜禽标准化健康生产提供法律保障。
7.积极探寻经济、适用的粪污治理技术。畜禽环保养殖,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和循环农业技术是畜禽清洁生产的关键技术,技术涉及面广,目前普及率较低,环保、畜牧、农业等部门要加大技术示范、培训和推广力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农技推广人员及广大养殖场户技术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加快粪污综合治理、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