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区孕妇抑郁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1-24 03:17:48葛文利段江英袁展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公婆产后孕妇

杜 云,马 莉,葛文利,段江英,袁展望

(陕西省妇幼保健院,陕西 西安710003)

西安地区孕妇抑郁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杜 云,马 莉,葛文利,段江英,袁展望

(陕西省妇幼保健院,陕西 西安710003)

目的 调查妇女孕期不同阶段抑郁发生状况,探讨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对就诊西安地区某三级甲等妇幼专科医院的孕期妇女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问卷调查,≥9分为诊断抑郁的临界值,对抑郁发生率最高的阶段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孕中期、孕晚期和临产前抑郁症发生率分别为21.97%、13.87%、8.58%,其中,孕中期抑郁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孕晚期和临产前(χ2=4.830,P<0.05)。孕中期抑郁影响因素主要有性格、家庭居住条件、受教育程度、职业、怀孕是否在计划内、家庭人均月收入、夫妻关系、与公婆/父母关系(χ2值分别为28.649、30.706、35.831、32.417、17.061、21.264、4.685、18.986,均P<0.05)。性格、受教育程度、家庭居住条件、与父母/公婆关系、怀孕是否在计划内、谁照顾新生儿是孕中期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0.651、0.835、1.366、1.469、1.486、1.102,均P<0.05)。结论 孕中期妇女抑郁发生率高于孕晚期和临产前,其主要与性格、受教育程度有关。

孕妇;抑郁;影响因素;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产后抑郁症不仅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而且也给婴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育带来不利影响[1-2],吴丽萍等[3]指出产前抑郁症的干预对于降低产后抑郁症有效。目前,国内学者全面评估分析不同妊娠期抑郁症发生率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孕期妇女不同阶段的抑郁发生状况,评估孕妇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有效的孕期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就诊陕西省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专科进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并且知情同意。研究中发放问卷6 509份,回收问卷6 326份,回收率97.18%。其中孕中期(孕12~28周)2 645例,孕晚期(孕28~37周)2 155例,临产前(孕≥37周)1 526例。

纳入标准:①妊娠符合研究阶段的初产妇;②意识清醒,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未接受过类似的心理学习且能够配合调查的孕产妇;③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经产妇;②患有精神障碍性疾病,有精神病史或者精神病家族史;③接受过类似的心理学习;④经解释后不愿合作的孕产妇;⑤经解释后表示拒绝合作。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自行设计的孕中期相关因素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家庭居住条件、受教育程度、职业、此次怀孕是否在计划内、夫妻关系、与父母公婆关系等11项因素;②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此表共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按其所显示的症状严重程度从无到极重,分别赋值0~3分,即0分(从未)、1分(偶尔)、2分(经常)、3分(总是)。评分界值设为9,以总分≥9分作为筛查抑郁症的临界值。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信度分析Cronbach,s α值为0.721,其灵敏度为96%。EPDS调查表是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的Lee等编译成中文版,该表信度、效度稳定。

1.2.2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后,在产科门诊向征得符合纳入条件的调查对象同意后,向其发放问卷,并要求调查对象在统一指导语下,以自填方式完成问卷。共当场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6 326份,其中孕中期2 645份,孕晚期2 155份,临产前(孕≥37周)1 526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指标采用率表示,以a=0.05为检验水准,统计推断指标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孕期不同阶段抑郁发生率

孕中期、孕晚期和临产前抑郁症发生率分别为21.97%、13.87%、8.58%,其中,孕中期抑郁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孕晚期和临产前(χ2=4.830,P<0.05),见表1。

表1 孕期不同阶段抑郁发生率情况(n)

2.2 孕中期抑郁影响因素

将性格、家庭居住条件、受教育程度等11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中期抑郁影响因素主要有性格、家庭居住条件、受教育程度、职业、怀孕是否在计划内、家庭人均月收入、夫妻关系、与公婆/父母关系(均P<0.05),见表2。

表2 孕中期抑郁症影响单因素分析(n=26 451)

(转下表)

(续上表)

2.3 孕中期抑郁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性格、受教育程度、家庭居住条件、与父母/公婆关系、怀孕是否在计划内、谁照顾新生儿是孕中期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均P<0.05),见表3。

表3 孕中期抑郁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孕妇在怀孕中期更易发生抑郁

怀孕时期生理的一系列变化、家庭角色转换、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变等均可引起巨大的心理压力。有调查显示,孕期母亲的情绪起伏影响内分泌系统,不同的激素透过血液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影响胎儿身体健康[4]。本研究结果显示,孕中期抑郁发生率21.97%明显高于孕晚期13.87%及临产前8.6%(P<0.05),与陈益成等[5]采用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的结果相一致。但与国内使用相同EPDS量表进行孕中晚期抑郁症调查的研究比较,本研究孕期抑郁发生率较低,有可能与本研究在短时间内收集的来自陕西各地区的大样本量有关。

3.2 孕妇自身因素对抑郁症发生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孕中期抑郁发生率较孕晚期及临产前高。有资料显示,孕期有焦虑、抑郁情绪者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成倍升高[6]。既往文献大多是关于如何进行产后抑郁症的干预,而本研究结果显示从孕中期甚至孕早期就开始进行不良情绪的干预,加之家人关心程度与孕妇本人是否善于交往也是影响产妇抑郁的重要因素,故对孕妇进行系统的孕产期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产后抑郁,而是否选择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受孕妇本人文化程度影响。本研究也发现外向型性格者抑郁发生率低(P<0.05),这与其开朗、人际关系和谐、易获得社会支持有关。文化程度高的孕妇通过自主学习对孕期保健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孕妇及家人在候诊区观看医院的孕期保健录像,同时也能够科学主动的配合医生,有些孕妇还参加了医院举办的孕妇学校,将孕期遇到的问题及早的予以解决。

3.3 外界因素对产妇抑郁症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公婆/父母关系以及想让谁来照顾新生儿是影响产妇抑郁症发生的危险性因素(P<0.05)。孕12~28周不仅是胎儿各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且也是晚期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等妊娠期并发症多发的时期。产妇在此过程中经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需要配偶及家人特别的关注。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一个很好地缓冲系统,能够缓解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的影响。蔡晓燕等[7]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与公婆/父母关系相处良好,不仅可以减轻孕妇的日常生活负担,同时家庭成员的理解与支持有助于孕妇放松,获得和维护平衡的心理状态,有研究显示亲属成员提供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防止孕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缓解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大样本的调查研究了解到陕西省西安市孕期妇女不同阶段抑郁的发生状况,为孕产保健提供了宝贵的基线资料。由于研究时间限制,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首先,由于医院门诊就诊人数较多,在9个月内就收集够了样本量,相对的受孕时间比较集中,可能对本研究结果有一定影响;其次,本研究结果显示孕中期孕妇抑郁症的发生率最高,但因当地妇女绝大多数在孕12周以后,才开始接受孕期保健,故没有对孕早期的孕妇进行不良情绪调查,忽视了孕早期相关因素对于孕期抑郁症的影响;最后,对于社会支持系统影响孕中期抑郁症的发生还需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1]Osborne L M,Monk C.Perinatal depression the fourth inflammatory morbidity of pregnancy:Theory and literature review[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13,38(10):1929-1952.

[2]Wisner K L,Moses-Kolko E L, Sit D K. Postpartum depression:A disorder in search of a definition[J].Arch Womens Ment Health,2010,13(1):37-40.

[3]吴丽萍,何仲.产后抑郁症预防和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2):111-114.

[4]刘丰华,王志.再次使用氯胺酮对子宫次全切除手术患者情绪的影响[J].西南军医,2011,12(5):862-864.

[5]陈益成,胡波瑛,叶惠萍,等.孕妇不同妊娠时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2):46-47.

[6]Xiao R S, Kroll-Desrosiers A R, Goldberg R J,etal.The impact of sleep, stress, and depression on postpartum weight retention:A systematic review[J].J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14,77(5):351-358.

[7]蔡晓燕,姜文娟,许爱丽,等.社会支持系统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 (2):539.

[专业责任编辑:韩 蓁]

Survey on current status of depression among pregnant women in Xi’a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DU Yun, MA Li, GE Wen-li, DUAN Jiang-ying, YUAN Zhan-wang

(MaternalandChildHealthHospitalofShaanxiProvince,ShaanxiXi’an710003,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among pregnant women at different pregnancy stage and explore its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egnant women visiting a three-leveled maternal and child specialist hospital in Xi’an with sampling method. Score≥9 point was the critical value of depression.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t the stage with highest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n the second trimester, third trimester and pre-labor was 21.97%, 13.87% and 8.58%,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n the second trimest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hird trimester and pre-labor (χ2=4.830,P<0.05).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econd trimester were temperament, family living conditions, level of education, career, whether planned pregnancy, family monthly inco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ple,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χ2value was 28.649, 30.706, 35.831, 32.417, 17.061, 21.264, 4.685 and 18.986, respectively, allP<0.05). Temperament, level of education, family living conditions,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s, whether planned pregnancy and who taking care of newborn wer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depression at the second trimester (ORvalue was 0.651, 0.835, 1.366, 1.469, 1.486 and 1.102, respectively, allP<0.05).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n the second trimester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hird trimester and pre-labor stage. Temperament and the level of education are the major related factors.

pregnant women; depression; influencing factors;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

2014-10-08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社发公关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K14-07-06)

杜 云(1979-),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方面工作。

马 莉,副主任护师。

10.3969/j.issn.1673-5293.2015.01.040

R173

A

1673-5293(2015)01-0103-02

猜你喜欢
公婆产后孕妇
恩怨如污垢
闽南风(2022年3期)2022-03-22 22:16:33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学生天地(2020年33期)2020-06-09 03:00:18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