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适应对种族融合面孔的种族分类和知觉辨别的影响*

2015-01-24 09:11严璘璘李圆圆孙宇浩张智君
心理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加索面孔种族

严璘璘 王 哲 李圆圆 钟 鸣 孙宇浩 张智君

1 问题的提出

每个人都是识别面孔的专家, 但是不同种族面孔的加工绩效是不一样的。人们在辨别不同的面孔时通常表现出本族辨别优势(人们辨别本族面孔的成绩好于他族面孔), 而在判断面孔的种族分类时通常表现出他族分类优势(人们分类他族面孔的成绩好于本族面孔)。这两类现象被称为种族效应(Other Race Effects, ORE)。这种效应非常稳定, 不同的研究范式(Anzures, Pascalis, Quinn, Slater, & Lee,2011; Feng et al., 2011; Herzmann, Willenbockel,Tanaka, & Curran, 2011; Ma, Yang, & Han, 2011;Michel, Caldara, & Rossion, 2006; Michel, Rossion,Han, Chung, & Caldara, 2006; Sun, Song, Bentin, Yang,& Zhao, 2013)、不同的种族(Cunningham et al., 2004;Ge et al., 2009; Zhao & Bentin, 2011)、不同的年龄群体(Anzures et al., 2013; de Heering, de Liedekerke,Deboni, & Rossion, 2010), 甚至非实验室研究(Sporer,2001; Wright, Boyd, & Tredoux, 2001)都能重现此效应(Meissner & Brigham, 2001)。

为什么人们在面孔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种族效应?知觉专家化理论(perceptual expertise model)是一种影响很大的理论解释。该理论认为, 本族辨别优势与种族接触经验有关, 对本族面孔的视觉经验要远远多于对他族面孔的经验, 故随着本族面孔接触增多, 本族面孔辨别能力提高(McKone et al.,2009; Young, Hugenberg, Bernstein, & Sacco, 2012)。有很多研究证据支持这个理论, 例如, 婴儿出生后伴随本族面孔接触增多逐渐出现ORE效应(Kelly et al., 2007), 成人接触他族的经验较少则会有较大的ORE效应(Hancock & Rhodes, 2008; Rhodes et al.,2009), 在跨种族领养的儿童出现逆转的种族效应(Sangrigoli, Pallier, Argenti, Ventureyra, & de Schonen,2005), 等等。

但是也有实验发现, 即使接触经验相同, 某些短时因素也会影响到被试加工面孔的种族效应。例如, 用实验指导语鼓励被试加工他族面孔的身份信息, 种族效应就会被削弱或消除(Hugenberg, Miller,& Claypool, 2007)。诱导被试产生正性情绪也可以消除面孔识别的种族效应(Johnson & Fredrickson,2005)。同一批面孔照片, 当它们被标记为群内(in-group)时, 被试的识别绩效较好, 而当它们被标记为群外(out-group)时, 被试的识别绩效较差(Bernstein, Young, & Hugenberg, 2007; Shriver,Young, Hugenberg, Bernstein, & Lanter, 2008)。同一批西班牙人-黑人的种族两歧面孔(既可知觉为西班牙人面孔, 也可知觉为黑人面孔), 当它们被知觉为本族面孔(西班牙人面孔)时, 识别绩效会较好,当它们被知觉为他族面孔(黑人面孔)时, 识别绩效会较差(MacLin & Malpass, 2001)。可见对他族经验的缺乏不足以解释全部的种族效应。一项关于种族效应的 29项研究的元分析发现, 自我报告的接触经验虽然有影响, 但效应非常小(Z= 0.13) (Meissner& Brigham, 2001)。这表示在大多数研究中接触经验的差异非常小, 但是种族效应的变异非常大。这可能提示在解释种族效应时还需要考虑接触经验的质量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model)认为, 种族效应的产生是因为面孔知觉会受到人们的情绪、动机或注意状态的影响。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 即使是加工相同的面孔, 人们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绩效(Young et al., 2012)。

如果社会认知因素是种族效应产生的原因, 那么, 操控人们对面孔的种族知觉, 应该能使面孔的识别绩效或分类绩效发生改变。当知觉为本族面孔时识别绩效较好、分类绩效较差, 当知觉为他族面孔时识别绩效较差、分类绩效较好。例如, MacLin和 Malpass (2001)制作出黑人-西班牙人的种族两歧面孔(Ambiguous-race face), 分别加上代表黑人或西班牙人种族典型发型以产生种族知觉偏差。他们发现相同面孔的种族知觉会受到种族典型发型的影响, 而且西班牙被试对于带有本族(西班牙人)发型的面孔识别绩效比具有他族(黑人)发型的面孔识别绩效好。然而MacLin和Malpass (2001)的研究可能存在自变量的混淆。因为他们的实验材料对种族的操控方式是变换面孔外轮廓的发型, 而“西班牙人”的发型很独特, 有更典型的种族代表性, 这点很可能会掩盖面孔本身的种族知觉, 从而导致“西班牙人”面孔的识别绩效较好(Rhodes, Lie, Ewing,Evangelista, & Tanaka, 2010)。

为了避免这种可能的混淆, 在本研究中, 我们采用知觉适应范式来操纵被试对种族两歧面孔的种族知觉。知觉适应范式的做法是, 先要求被试长时间注视“适应面孔”, 后要求被试判断“测试面孔”的种族或身份。使用该范式, Webster等人(Webster,Kaping, Mizokami, & Duhamel, 2004)发现“测试面孔”的种族知觉会向“适应面孔”相反的方向偏移:在长时间适应“亚洲人”面孔后, 被试会倾向于将测试面孔知觉为“高加索人”。知觉适应范式的优势在于, 不论“适应面孔”是哪一种种族, “测试面孔”都是同一张种族两歧面孔, 因此, 被试要判断种族或身份的面孔刺激的物理属性是完全相同的。这样,用完全相同的种族两歧面孔作为“测试面孔”, 让被试在适应原始种族面孔后, 产生与“适应面孔”的种族在相反方向上偏移的种族知觉, 就排除了刺激材料中可能出现的其他种族标签(例如发型等信息)的影响。

如果被试在长时间注视“适应面孔”之后, 对物理属性完全相同的“测试面孔” (种族两歧面孔)产生不同的种族知觉, 那么, 被试对这些面孔的种族和身份的判断, 是不是也会出现他族分类优势和本族辨别优势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本研究依次完成了 3个实验, 在制作出种族两歧融合面孔后, 通过知觉适应范式, 考察了种族知觉对两歧融合面孔的种族分类绩效和知觉辨别绩效的影响。

实验1采用面孔融合技术(Morphing technique),将亚洲面孔和高加索面孔(按照不同比率)融合, 制作出一系列介于原始亚洲面孔照片和原始高加索面孔照片之间的融合面孔。根据被试对这些融合面孔的种族分类反应的比率, 计算出恰在种族知觉的主观相等点(50%的几率判断为高加索人, 50%的几率判断为亚洲人)位置的高加索面孔和亚洲面孔的合成比率, 并按该比率制作出种族两歧融合面孔。通过知觉适应范式, 操纵被试对种族两歧面孔的种族知觉, 采用种族分类任务和知觉辨别任务, 分别考察种族知觉如何影响两歧融合面孔的种族分类和知觉辨别。获得了符合面孔种族知觉的主观相等点的种族两歧面孔, 就可以确保实验 2(种族分类)和实验 3(知觉辨别)的刺激材料不会造成种族知觉偏差。

在实验2中, 我们要求被试长时间注视高加索原始面孔或亚洲原始面孔后, 准确并快速地对相应的种族两岐融合面孔进行种族分类。根据社会认知理论, 如果“适应面孔”是高加索原始面孔, 而“测试面孔” (两歧融合面孔)被知觉为亚洲面孔, 那么,被试对“测试面孔”做种族分类任务时, 反应时较长;如果“适应面孔”是亚洲原始面孔, 而“测试面孔”(两歧融合面孔)被知觉为高加索面孔, 那么, 被试对“测试面孔”做种族分类任务时, 反应时较短, 即表现出他族分类优势。

在实验3中, 我们要求被试长时间注视高加索人原始面孔或亚洲人原始面孔后, 准确并快速地对相应的种族两岐融合面孔分别进行知觉辨别。根据社会认知理论, 如果“适应面孔”是高加索原始面孔,而“测试面孔” (两歧融合面孔)被知觉为亚洲面孔,那么, 被试对“测试面孔”做知觉辨别任务时, 准确率较高; 如果“适应面孔”是亚洲原始面孔, 而“测试面孔” (两歧融合面孔)被知觉为高加索面孔, 那么被试对“测试面孔”做知觉辨别任务时, 准确率较低, 即表现出本族辨别优势。

2 实验1 种族融合面孔图片材料的制作

2.1 方法

2.1.1 被试

浙江某大学在校大学生 20名(男女各半)参加了实验。被试平均年龄为21岁(19~22岁, SD = 1.2岁)。所有被试长期居住于中国, 从未出过国, 且他们的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实验, 实验后可获得一定的报酬。

2.1.2 刺激和仪器

实验刺激在17寸纯平CRT显示器上呈现, 分辨率为 1024×768。实验刺激的呈现和被试反应数据的记录用E-Prime 2.0软件实现。原始图片为正面不带表情的高加索人面孔64张(男女各半), 亚洲人面孔 64张(男女各半), 图片像素 276×402。用Morph软件按照亚洲人面孔和高加索人面孔的不同比率(合成比率分别为30:70, 35:65, 40:60, 45:55,50:50, 55:45, 60:40, 65:35, 70:30), 可合成9张种族融合面孔图片及2张原始面孔(其中0:100为真实高加索面孔, 100:0为真实亚洲面孔), 共64组面孔图片, 男女各半(刺激样例见图1)。

2.1.3 实验程序

整个实验中, 实验刺激呈现在白色背景上, 被试距屏幕60 cm。在每个试次(trial)开始时, 屏幕中央都会呈现一个黑色的注视点 500 ms; 随后呈现面孔图片, 持续时间为直到被试反应为止。实验任务为要求被试对面孔的种族(亚洲人或高加索人)进行判断。整个测试包括 64组面孔序列(男女各半),每组序列含11种合成比率的面孔, 共704个试次,随机呈现。

图1 种族融合面孔图片样例

2.2 结果

根据128张原始面孔(亚洲人或高加索人)的种族判断的反应率进行初步筛选。首先, 以被试为随机变量, 发现原始高加索面孔被判断为高加索的反应率为87% (SD = 0.13), 原始亚洲面孔被判断为亚洲的反应率为94% (SD = 0.06), 其中男性被试4对原始高加索面孔的反应率低于均值两个标准差, 男性被试6对原始亚洲面孔的反应率低于均值两个标准差, 故剔除这 2名被试的数据。然后, 以图片为随机变量, 发现对原始高加索面孔的反应率为89.6%(SD = 0.10), 对原始亚洲面孔的反应率为 94.1%(SD = 0.06), 其中3张原始高加索面孔(女性2张,男性 1张)的反应率低于所有高加索面孔两个标准差, 3张原始亚洲面孔(女性1张, 男性2张)的反应率低于所有亚洲面孔两个标准差, 故剔除这6张面孔及对应的6组面孔序列(女性3组, 男性3组)。

在 58组面孔序列中, 有 52组面孔序列(女性25组、男性27组)的logistic拟合优度可以接受(Rs >0.76, Fs > 28.89, ps < 0.001)。因此, 选择这52组面孔序列, 作为实验材料的准备。将这52组面孔序列所得的c和b值分别代入公式计算出恰在种族知觉主观相等点(即y = 0.5)的种族两岐融合面孔的合成比率x值, 并根据该值合成相应的融合面孔。被试对这些融合面孔的种族知觉不会偏向亚洲人, 也不会偏向高加索人。例如, 以图1所示的面孔序列进行曲线拟合(图2), 经计算所得该亚洲-高加索两岐融合面孔的合成比率为0.4(即合成面孔包括40%的亚洲原始面孔和 60%的高加索原始面孔)。最终获得 52张亚洲-高加索两岐融合面孔(下文简称:融合面孔)以及对应的104张原始面孔(高加索和亚洲各半, 女性50张), 用于后续实验。

图2 刺激材料样例的知觉曲线图

3 实验2 知觉适应对面孔种族分类的影响

3.1 方法

3.1.1 被试

浙江某大学在校大学生46名(其中女性27名)参加了实验。被试平均年龄为20岁(18~23岁, SD =1.2岁)。所有被试长期居住于中国, 从未出过国, 且他们的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实验, 实验后可获得一定的报酬。

3.1.2 刺激和仪器

实验刺激在17寸纯平CRT显示器上呈现, 分辨率为 1024×768。实验刺激的呈现和被试反应数据的记录用E-Prime 2.0软件实现。刺激材料包括52张预备实验筛选出的融合面孔(女性 25张), 以及对应的52张原始高加索人面孔和52张原始亚洲人面孔。

3.1.3 实验设计和程序

实验采用单因素(2水平)被试内设计, 自变量为“适应面孔”的种族(亚洲人、高加索人)。整个实验中, 实验刺激呈现在白色背景上, 被试距屏幕60 cm。单个试验流程(见图 3):屏幕中央首先呈现一个黑色的注视点 500 ms; 随后呈现适应面孔(亚洲人或高加索人原始面孔)5000 ms; 紧接着呈现空屏100 ms;然后呈现“测试面孔” (相应的融合面孔)800 ms, 要求被试做出种族判断反应; 呈现空屏, 持续时间最长为2000 ms, 若被试在2 s内作出反应, 便进入下一次trial, 若被试在2 s内没有反应, 也进入下一次trial。两次试验的间隔时间为0.5 s。实验任务为要求被试准确并快速地对“测试面孔”的种族(亚洲人或高加索人)进行按键反应, 其中按键在被试间进行平衡。每位被试需要进行2种适应条件, 每种条件52个试次, 共104个试次, 随机呈现。在正式实验之前, 被试先进行练习12个试次, 确保他明白整个实验任务。

图3 种族分类任务单次试验流程图

3.2 结果

两种适应条件下融合面孔判断为本族(即亚洲人)的反应率差异显著。相较于适应本族面孔(M =0.33, SD = 0.11), 融合面孔在适应他族面孔后(M =0.69, SD = 0.11)后更易判断为本族面孔, F(1,45) =227.30, p < 0.001, h= 0.835。在两种适应条件下均存在显著的反应偏向, 即在适应本族面孔后, 融合面孔不易分类为本族面孔, 显著低于随机水平(50%), t(45) = -10.37, p < 0.001; 在适应他族面孔后, 融合面孔更易分类为本族面孔, 显著高于随机水平(50%), t(45) = 11.72, p < 0.001。这表明在适应不同种族面孔后, 相同的融合面孔会产生与适应面孔相反的种族知觉偏向(见图4左)。

图4 适应不同种族面孔后融合面孔判断为本族的反应率和反应时

以被试对“测试面孔”的种族分类的反应时为因变量, 做2(适应面孔的种族:亚洲、高加索)× 2(测试面孔被知觉的种族和适应面孔的种族:相同、不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见图4右)。结果发现, 适应面孔的种族的主效应显著, 当“适应面孔”为他族面孔时, 被试对“测试面孔”做种族判断的反应时较短,而当“适应面孔”为本族时, 被试对“测试面孔”做种族判断的反应时较长, F(1,45) = 4.30, p = 0.044 <0.05, h= 0.087; 种族分类的反应时在测试面孔被知觉的种族和适应面孔的种族相同与否没有显著差异, F(1,45) = 0.13, p = 0.721, h= 0.003; 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 F(1,45) = 9.54, p = 0.003 < 0.01, h=0.175。经配对t检验发现, 在测试面孔被知觉的种族和适应面孔相同(即在对测试面孔进行种族分类时, 未产生与适应面孔相反的种族知觉)时, 测试面孔被分类为高加索(仍知觉为他族面孔)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分类为亚洲(仍知觉为本族面孔), t(45) =‒2.75, p = 0.009 < 0.01; 在测试面孔被知觉的种族和适应面孔不同(即在对测试面孔进行种族分类时,产生与适应面孔相反的种族知觉)时, 测试面孔被分类为亚洲(知觉为本族面孔)的反应时也显著高于分类为高加索(知觉为他族面孔), t(45) = 2.48, p =0.017 < 0.05。上述结果表明, 在种族分类任务中,如果知觉适应成功(测试面孔被知觉的种族和适应面孔不同), 则知觉为他族面孔的反应时低于知觉为本族面孔的反应时; 如果知觉适应失败(测试面孔被知觉的种族和适应面孔相同), 则知觉为他族面孔的反应时低于知觉为本族面孔的反应时。总之,不论适应成功还是适应失败, 被试对测试面孔的种族判断都表现出他族面孔的分类优势。

另外, 在适应面孔是亚洲面孔或高加索面孔的条件下, 测试面孔被分类为他族面孔(即反应为高加索面孔)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 t(45) = 1.35, p =0.185 > 0.05; 测试面孔被分类为本族面孔(即反应为亚洲面孔)的反应时也没有显著差异, t(45) = 1.32,p = 0.193 > 0.05。上述结果表明, 适应面孔的种族差别对测试面孔的种族分类速度没有造成影响。

4 实验3 知觉适应对面孔知觉辨别的影响

4.1 方法

4.1.1 被试

浙江某大学在校大学生28名(其中女性19名)参加了实验。被试平均年龄为20岁(17~25岁, SD =2.1岁)。所有被试长期居住于中国, 从未出过国, 且他们的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实验, 实验后可获得一定的报酬。

4.1.2 刺激和仪器

实验刺激在17寸纯平CRT显示器上呈现, 分辨率为 1024×768。实验刺激的呈现和被试反应数据的记录用E-Prime 2.0软件实现。刺激材料包括48张预备实验筛选出的融合面孔(女性 24张), 以及对应的48张原始高加索人面孔和48张原始亚洲人面孔。其中融合面孔分成两组, 一组作为测试面孔, 另一组作为干扰面孔。这两组融合面孔的亚洲-高加索合成比率分别为 M = 0.48±0.08和 M =0.48±0.07, 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4.1.3 实验设计和程序

实验采用单因素(2水平)被试内设计, 自变量“适应面孔”的种族(亚洲人、高加索人)。整个实验中, 实验刺激呈现在白色背景上, 被试距屏幕60 cm。单个试验流程(见图 5):屏幕中央首先呈现一个黑色的注视点500 ms; 随后呈现“适应面孔” (亚洲人或高加索人原始面孔)5000 ms; 紧接着呈现空屏500 ms; 然后呈现“测试面孔” (相应的融合面孔)800 ms; 紧接着呈现空屏 1000 ms; 最后在屏幕左右同时呈现测试面孔和干扰面孔(同性别的不同身份融合面孔)800 ms, 要求被试辨别哪张面孔与测试面孔一致, 持续时间最长为 2000 ms。若被试在2s内作出反应, 便进入下一次trial, 若被试在2s内没有反应, 也进入下一次 trial。实验任务为要求被试准确并快速地判断测试面孔出现在左侧或右侧,并进行按键反应。其中, 为确保被试认真观察适应面孔, 增加了探测条件。这些试次的流程基本与试验流程一致, 只是在呈现适应面孔5000 ms和空屏500 ms后, 在屏幕左右同时呈现测试面孔(即适应面孔)和干扰面孔(同性别的不同身份的原始面孔)800 ms, 要求在 2 s内判断哪张与适应面孔一致。每位被试需要进行 2种适应条件(亚洲和高加索)和探测条件, 其中每种适应条件分别为48个试次, 共 96个试次, 探测条件 24个试次, 共 120个试次, 随机呈现。在正式实验之前, 被试先进行练习6个试次, 确保他明白整个实验任务。

图5 知觉辨别任务单次试验流程图

4.2 结果

根据探测条件下原始面孔知觉辨别的准确率发现, 无论“适应面孔”为他族(高加索)或本族(亚洲), 被试的准确率均显著高于85% (本族M = 0.93,SD = 0.08; 他族M = 0.91, SD = 0.09)。表明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均能认真观察“适应面孔”并作出准确判断。接着分析适应条件下的测试面孔的辨别情况,经配对 t检验发现, 在两种适应条件下“测试面孔”的辨别准确率有显著差异, 在适应他族面孔后, “测试面孔” (即知觉为本族面孔)辨别的准确率(M =0.89, SD = 0.08)显著高于在适应本族面孔后“测试面孔” (即知觉为他族面孔)辨别的准确率(M = 0.85,SD = 0.09), t(27) = 2.96, p = 0.006 < 0.01。进一步分析反应时, 我们发现“测试面孔”的辨别反应时在适应他族面孔(M = 669, SD = 95)和适应本族面孔后(M = 664, SD = 100)没有显著差异, t(27) = 0.73, p =0.473 > 0.05, 如图6所示。这表明, 在进行知觉辨别任务时, 当“测试面孔”知觉为本族面孔时辨别绩效更好, 而知觉为他族面孔时辨别绩效更差, 表现出本族知觉辨别优势。

图6 适应不同种族面孔后融合面孔的知觉辨别绩效

5 讨论

本研究获得了三个发现。首先, 通过知觉适应范式, 操纵适应面孔的种族, 成功使被试对亚洲-高加索两歧融合面孔的知觉产生了种族偏向(即适应亚洲原始面孔后更倾向于将种族两歧面孔知觉为高加索面孔, 适应高加索原始面孔后更倾向于将种族两歧面孔知觉为亚洲面孔)。第二, 本研究发现,因为融合面孔被知觉为不同的种族, 被试的分类反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融合面孔被知觉为他族面孔时, 被试的反应较快, 而当融合面孔被知觉为本族面孔时, 被试的反应较慢。第三, 本研究还发现,因为融合面孔被知觉为不同的种族, 被试的辨别绩效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融合面孔被知觉为他族面孔时, 被试的辨别绩效较差, 而当融合面孔被知觉为本族面孔时, 被试的辨别绩效较好。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 仅通过知觉适应范式操纵面孔的种族知觉, 被试对融合面孔做种族分类时产生了他族分类优势, 被试对融合面孔做知觉辨别时产生了本族辨别优势。

本研究中测试面孔的刺激材料是经过严格筛选和精确制作的种族两歧融合面孔, 保证了刺激材料的知觉无偏向(perceptual unbiased)和数量的充足。首先, 因为两种实验条件使用的刺激材料都是同一批种族两歧融合面孔, 它们的物理属性完全一致, 避免了刺激材料本身的差别可能引起的自变量混淆。在MacLin和Malpass (2001)的研究中, 用面孔的外轮廓——发型来标识不同的种族, “西班牙人”的发型很独特, 有更典型的种族代表性, 这点很可能会掩盖融合面孔本身的种族知觉, 从而导致“西班牙人”面孔的识别绩效较好(Rhodes et al.,2010)。第二, 刺激材料中的融合面孔的种族知觉恰在两种种族的主观相等点, 这也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在Shutts和Kinzler (2007)的研究中, 面孔辨别任务中使用的刺激材料是白人-黑人种族合成比率50%的融合面孔, 未做种族类别的评估。在白人面孔条件下, 融合面孔的辨别绩效较好, 在黑人面孔条件下, 融合面孔的辨别绩效较差, 这可能是由于刺激材料在主观知觉上跟白人面孔更为相似。本研究的实验一采用面孔融合技术, 将亚洲面孔和高加索面孔按照不同比率融合, 制作出一系列介于原始亚洲面孔照片和原始高加索面孔照片之间的融合面孔。根据被试对这些融合面孔的种族分类反应的比率, 计算出恰在种族知觉的主观相等点(50%的几率判断为高加索人, 50%的几率判断为亚洲人)位置的高加索面孔和亚洲面孔的合成比率,并按该比率制作出种族两歧融合面孔。这就保证了融合面孔的种族类别是完全中立的。第三, 本研究刺激材料数量充足, 保证了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在MacLin和Malpass (2001)的研究中, 面孔识别任务中仅使用4个“西班牙人”发型和4个“黑人”发型来标识 24张种族两歧面孔(一半为学习面孔, 另一半为干扰面孔)。在本研究中, “适应面孔”使用了 52张高加索原始面孔(女性25张)和52张亚洲原始面孔(女性25张), “测试面孔”使用了52张相应的高加索-亚洲两歧融合面孔。由此, 实验 1筛选并制备出一批恰在种族知觉的主观相等点的融合面孔, 完全避免刺激材料本身差异引起的自变量的混淆, 确保了被试对融合面孔的他族分类优势和本族辨别优势完全是由种族知觉引起。

本研究通过知觉适应范式, 成功地操纵了融合面孔的种族知觉。不仅如此, 我们还发现两个重要的实验现象。第一, 被试在产生种族知觉偏向之后,对融合面孔做种族分类时, 会表现出他族分类优势。在使用知觉适应范式的研究中, 这个发现尚属首次。第二, 被试在产生种族知觉偏向之后, 对融合面孔做知觉辨别时, 会表现出本族辨别优势。Rhodes等人(2010)曾经通过知觉适应范式成功操纵了融合面孔的种族知觉, 但是没有发现种族知觉能使被试对融合面孔产生他族分类优势, 也没有发现种族知觉能使被试对融合面孔产生本族辨别优势。与之相比, 本研究的实验 2发现, 种族知觉的变化影响了相同的融合面孔的种族分类速度, 即知觉为他族面孔分类较快, 知觉为本族面孔分类较慢;本研究的实验3发现, 种族知觉的变化影响了相同的融合面孔的辨别绩效, 即知觉为本族面孔辨别准确率较高, 知觉为他族面孔辨别准确率较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 我们认为, Rhodes等人(2010)的实验采用了组间设计, 可能会产生与适应面孔一致的种族标签效应, 即被试会把测试面孔知觉为与适应面孔相同的种族。Michel等人(2007)发现, 当融合面孔与原始面孔放在同一实验序列时, 加工方式会受到所在面孔序列的原始面孔的种族的影响:当融合面孔在本族面孔实验序列时, 融合面孔的加工方式与本族面孔一致, 而当融合面孔在他族面孔实验序列时, 融合面孔的加工方式与他族面孔一致。因此, Rhodes等人(2010)发现被试对种族两歧面孔的辨别绩效和识别绩效不会受到种族知觉的影响, 可能是由于种族标签和种族适应互相混淆,于是两者的效应会被对方抵消。本研究和 Rhodes等人(2010)的实验设计不同, 实验2和实验3将两种种族的适应面孔随机呈现, 被试对测试面孔的知觉不会受到适应面孔的种族标签的影响, 于是保证测试面孔的种族知觉完全是原始面孔的知觉适应引起的。Michel等人(Michel, Corneille, & Rossion,2010)也发现, 测试面孔的整体加工也受到原始面孔的知觉适应的调节, 不存在被试的期望效应。因此, 人们对融合面孔在分类水平上的他族分类优势,在个体水平上的本族辨别优势, 完全是适应原始面孔后产生的种族知觉引起。

本研究的发现和以往支持社会认知理论的实证研究(Bernstein et al., 2007; Young, Bernstein, &Hugenberg, 2010)发现一致, 仅通过改变面孔的社会类别(如:种族知觉的变化)就能使人们对面孔的加工绩效发生变化。本研究所采用的刺激材料为人工合成的融合面孔, 这对于所有被试来说他们的接触经验相同。知觉适应后, 这些融合面孔的种族知觉发生偏向。这种偏向可能会影响面孔刺激信息的提取:当面孔知觉为本族时, 人们更多地关注刺激的身份线索, 当面孔知觉为他族时, 人们更多地关注刺激的种族线索(Levin, 2000)。正是由于这样的差异, 种族知觉偏向使被试在面孔的辨别和分类过程中产生了类似于种族效应中的他族分类优势和本族辨别优势。这提示, 种族效应的产生会受到社会认知因素的调控, 支持了社会认知理论。虽然本研究的结果很难用纯粹的知觉专家化的理论来解释, 但是我们认为知觉专家化理论中提及的接触经验确实是面孔高效识别的必要条件。Sangrigoli等人(2005)发现, 幼年时被法国人(高加索)领养的韩国儿童在成年后, 相较于亚洲面孔, 他们识别高加索面孔的绩效更好。Sangrigoli等人认为, 这是由于他们融入了高加索人的社会环境后获得大量接触高加索面孔的经验, 导致识别他族面孔比本族面孔更好。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这些被领养的人确实获得了大量接触高加索面孔的经验, 但这些经验也改变了他们的自我分类方式, 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属于该社会群体的主流族群(高加索人)。同属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群内/群外理论模型(Sporer, 2001)就试图通过结合社会认知理论和知觉专家化理论来解释种族效应。该理论模型认为, 由于较多的接触经验, 较强的专家化, 群内面孔以自动化的方式加工; 当探测到群外信息时, 社会分类破坏了这种自动化加工, 导致较差的识别能力。Michel等人(2010)采用知觉适应范式操纵测试面孔的种族知觉后发现, 种族知觉的偏差会改变被试加工面孔的方式,在知觉为本族面孔时, 被试会较强的表现出整体加工模式, 在知觉为他族面孔时, 则没有。本研究在排除知觉经验的差异后, 分类优势和辨别劣势(或:分类劣势和辨别优势)仍然存在于人们知觉到的他族面孔(或:本族面孔)的分类和知觉过程中, 这表明社会分类(即种族知觉)确实在种族效应中起作用。

在大部分种族效应的研究中, 一般需要测试两种种族的被试群体, 因为用于不同种族的面孔可能因为被试的熟悉程度不同, 刺激材料本身的难易度就会有所区别。但在本研究中, 我们测试的是相同的融合面孔(即50%的几率知觉为本族或他族)在种族分类和知觉辨别的绩效。使用这种相同的测试面孔排除了刺激材料本身带来的问题, 也不需要进一步检测高加索被试。其他也有类似的考察种族效应中的社会认知因素的研究, 仅采用单一种族的被试(Hugenberg et al., 2007; MacLin & Malpass, 2001;Michel et al., 2007)。然而, 若要将此发现广泛地推论到其他种族, 仍需要对非亚洲被试进行相关的研究,尤其是在高加索被试在面孔的辨别和识别过程中还未发现社会认知因素的支持证据(Rhodes et al., 2010)。

总之, 本研究发现知觉适应范式能够成功地使相同的测试面孔产生与适应面孔相反的种族认知,而这种认知偏向能使被试对相同的面孔产生类似于种族效应的他族分类优势和本族辨别优势。这提示, 面孔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种族效应受到社会认知因素的调节。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亚洲-高加索两歧面孔在种族分类和知觉辨别过程中, 均受到面孔种族认知的调节。当融合面孔被知觉为本族时, 人们会产生类似于种族效应的本族辨别优势, 当融合面孔被知觉为他族面孔时, 人们会产生类似于种族效应的他族分类优势, 这为种族效应受到社会认知因素调节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Anzures, G., Pascalis, O., Quinn, P. C., Slater, A. M., & Lee, K.(2011). Minimizing skin color differences does not eliminate the own-race recognition advantage in infants. Infancy,16(6), 640–654.

Anzures, G., Quinn, P. C., Pascalis, O., Slater, A. M., Tanaka, J.W., & Lee, K. (2013).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the otherrace effec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2(3), 173–178.

Bernstein, M. J., Young, S. G., & Hugenberg, K. (2007). The cross-category effect: Mere social categorization is sufficient to elicit an own-group bias in face recogni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8), 706–712.

Cunningham, W. A., Johnson, M. K., Raye, C. L., Gatenby, J.C., Gore, J. C., & Banaji, M. R. (2004). Separable neural components in the processing of black and white faces.Psychological Science, 15(12), 806–813.

de Heering, A., de Liedekerke, C., Deboni, M., & Rossion, B.(2010). The role of experience during childhood in shaping the other-race effect. Developmental Science, 13(1), 181–187.

Feng, L., Liu, J. G., Wang, Z., Li, J., Li, L., Ge, L. Z.,... Lee, K.(2011). The other face of the other-race effect: 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the other-race face categorization advantage.Neuropsychologia, 49(13), 3739–3749.

Ge, L., Zhang, H., Wang, Z., Quinn, P. C., Pascalis, O., Kelly,D.,... Lee, K. (2009). Two faces of the other-race effect:Recognition and categorisation of Caucasian and Chinese faces. Perception, 38(8), 1199–1210.

Hancock, K. J., & Rhodes, G. (2008). Contact, configural coding and the other-race effect in face recognition.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9(1), 45–56.

Herzmann, G., Willenbockel, V., Tanaka, J.W. & Curran, T.(2011).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memory encoding and recognition for own-race and other-race faces. Neuropsychologia, 49(11), 3103–3115.

Hugenberg, K., Miller, J., & Claypool, H. M. (2007).Categorization and individuation in the cross-race recognition deficit: Toward a solution to an insidious proble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2), 334–340.

Johnson, K. J., & Fredrickson, B. L. (2005). "We all look the same to me": Positive emotions eliminate the own-race bias in face recogni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11), 875–881.

Kelly, D. J., Quinn, P. C., Slater, A. M., Lee, K., Ge, L., &Pascalis, O. (2007). The other-race effect develops during infancy: Evidence of perceptual narrow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12), 1084–1089.

Levin, D. T. (2000). Race as a visual feature: Using visual search and perceptual discrimination tasks to understand face categories and the cross-race recognition defici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9(4), 559–574.

Ma, Y., Yang, S. M., & Han, S. H. (2011). Attitudes influence implicit racial face categorization in a perceptual task.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14(6), 887–899.

MacLin, O. H., & Malpass, R. S. (2001). Racial categorization of faces: The ambiguous race face effect. Psychology, Public Policy, and Law, 7(1), 98–118.

McKone, E., Crookes, K., & Kanwisher, N. (2009). The cognitive and neural development of face recognition in humans. In M. S. Gazzaniga (Ed.),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s (4th ed., pp.467–482). Cambridge, MA: Bradford Books.

Meissner, C. A., & Brigham, J. C. (2001). Thirty years of investigating the own-race bias in memory for fac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y, Public Policy, and Law,7(1), 3–35.

Michel, C., Caldara, R., & Rossion, B. (2006). Same-race faces are perceived more holistically than other-race faces.Visual Cognition, 14(1), 55–73.

Michel, C., Corneille, O., & Rossion, B. (2007). Race categorization modulates holistic face encoding. Cognitive Science,31(5), 911–924.

Michel, C., Corneille, O., & Rossion, B. (2010). Holistic face encoding is modulated by perceived face race: Evidence from perceptual adaptation. Visual Cognition, 18(3), 434–455.Michel, C., Rossion, B., Han, J., Chung, C., & Caldara, R.(2006). Holistic processing is finely tuned for faces of one's own ra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7), 608–615.

Rhodes, G., Ewing, L., Hayward, W. G., Maurer, D., Mondloch,C. J., & Tanaka, J. W. (2009). Contact and other-race effects in configural and component processing of face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0(4), 717–728.

Rhodes, G., Lie, H. C., Ewing, L., Evangelista, E., & Tanaka, J.W. (2010). Does perceived race affect discrimin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ambiguous-race faces? a test of the sociocognitive hypothesi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y, & Cognition, 36(1), 217–223.

Sangrigoli, S., Pallier, C., Argenti, A. M., Ventureyra, V. A. G.,& de Schonen, S. (2005). Reversibility of the Other-Race effect in face recognition during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6), 440–444.

Shriver, E. R., Young, S. G., Hugenberg, K., Bernstein, M. J.,& Lanter, J. R. (2008). Class, race, and the face: Social context modulates the cross-race effect in face recognitio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2), 260–274.

Shutts, K., & Kinzler, K. D. (2007). An ambiguous-race illusion in children's face memo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9),763–767.

Sporer, S. L. (2001). The cross-race effect: Beyond recognition of faces in the laboratory. Psychology, Public Policy, and Law,7(1), 170–200.

Sun, G., Song, L. P., Bentin, S., Yang, Y. J., & Zhao, L. (2013).Visual search for faces by race: A cross-race study. Vision Research, 89, 39–46.

Webster, M. A., Kaping, D., Mizokami, Y., & Duhamel, P.(2004). Adaptation to natural facial categories. Nature, 428,557–561

Wright, D. B., Boyd, C. E., & Tredoux, C. G. (2001). A field study of own-race bias in south africa and england.Psychology, Public Policy, and Law, 7(1), 119–133.

Young, S. G., Bernstein, M. J., & Hugenberg, K. (2010). When do own-group biases in face recognition occur? Encoding versus post-encoding. Social Cognition, 28(2), 240–250.

Young, S. G., Hugenberg, K., Bernstein, M. J., & Sacco, D. F.(2012). Perception and motivation in face recogni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ories of the cross-race effec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6(2), 116–142.

Zhao, L., & Bentin, S. (2011). The role of features and configural processing in face-race classification. Vision Research, 51,2462–2470.

猜你喜欢
高加索面孔种族
本期面孔
说起1776年那些事,就不能不提种族和蓄奴问题 精读
纳卡争端:缘由、影响及前景
多变的面孔
高加索的摩登时代
自然面孔
俄罗斯文学中的高加索形象
论埃里森文化批评中的种族政治观
找出调皮鬼
穿越千年高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