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夫群
“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一种最优的将信息资源运用于常规课堂教育的行为方式。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陕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应用“班班通”的情况。这里,选取了陕西省某县的20所中小学,其中高中10所、乡镇初中5所、乡镇小学5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教师、学生,每所学校都分别调查了20 名老师和40 名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查问卷的发放份数及回收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问卷发放、回收统计表
通过调查,了解到学校师生对“班班通”设备和资源有一定的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是仍旧在资源的充分利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推进“班班通”的教学应用效果,特别是教师对“班班通”的应用情况,更好地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一)教师对于“班班通”的了解情况。调查教师对“班班通”的使用情况,首先要从教师对“班班通”的了解情况开始调查。那么,陕西省渭南市某县各中小学校教师对于“班班通”的了解是什么样的呢?通过调查发现,有52.63%的教师对“班班通”是比较了解的,只有8.77%的教师非常了解,还有38.6%的教师对“班班通”完全不了解。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于“班班通”工程的普及程度,以便使“班班通”这种教学模式被广大教师接受。那么,教师是否参加了“班班通”的相关培训呢?培训后是否能够熟练使用“班班通”所提供的所有资源呢?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教师当中,未参加过教师培训的人占了接受调查教师的一半之多,比例悬殊非常大,与此同时,在接受培训的教师中,能够熟练操作的教师也为数不多。因此,不难发现,大部分教师应用“班班通”的能力还比较低,教师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以便使教师的应用技能在短期内得到提高,并更好地了解、适应和熟练使用“班班通”。
(二)教师对“班班通”设备的熟悉状况。教师只有对“班班通”所提供的各种资源熟悉,才能够更好地应用。对此,通过调查发现,有20.32%的教师不能熟练操作“班班通”,3.21%的教师完全不熟悉“班班通”。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使各位教师熟悉“班班通”的软硬件设备,这样才能有效应用。那么,教师到底对于我们所应用的“班班通”教学设备,哪些是熟悉的并能够熟练操作的呢?调查表明,37.37%的教师对于计算机能熟练操作,28.47%的教师对电视机比较熟悉,21.35%的教师能熟练使用投影仪,只有3.2%的教师能够熟练使用电子白板。因此,不难发现,加强教师对“班班通”设备的应用是将“班班通”普及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教师会在哪些教学环节使用“班班通”。教师在哪些教学环节使用“班班通”关系到广大社会对于“班班通”这种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7.37%的教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同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只是把“班班通”设备当作教学用具来搜集教学信息和当作屏幕来代替板书进行演示,只有37.87% 的教师能利用“班班通”中的教学资源,17.45%的教师使用“班班通”设备中的教学工具,因此,如何更优化、更好地将“班班通”中的资源有效应用是当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影响教师使用“班班通”的因素。在使用教学活动中,是什么吸引教师应用“班班通”进行教学呢?教师应用“班班通”的积极因素是什么呢?调查结果表明,44.74%的因素是丰富的教学资源,19.3%的因素是良好的网络情况,只有17.54%是因为教学软件配备。不难看出,吸引教师使用“班班通”最重要的原因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良好的网络环境也是十分关键的。那么,教师应用“班班通”进行教学之后,认为使用“班班通”模式进行教学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呢?对教学工作是否有作用?结果表明,有21.05%的教师认为“班班通”在教学中没有作用,仅有14.04%的教师认为“班班通”在教学活动当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需要在教育观念、应用效果等方面来促进和提高“班班通”在促进教学方面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在使用“班班通”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建议。教师在应用“班班通”进行教学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以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对于“班班通”工程有哪些好的建议,这对于我们更好改进“班班通”是尤为重要的。那么,教师在应用过程中最显著的问题有哪些?调查数据表明,教师在使用“班班通”进行教学中,最为严重的是教育资源不完善的问题,占到了37.04%;其次就是教学设备操作问题,占到了33.33%。因此,完善教学资源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必须尽可能完善教学资源,使其更好地为教学使用,这也是使“班班通”得以普及应用的关键。针对“班班通”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1.切实建立起“班班通”的应用机制。
(1)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理念就是一切教育以孩子天性为出发点,进行引导式的科学的教学。例如:陶行知所说的“五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大脑、解放孩子的手、解放孩子的口、解放孩子的空间、解放孩子的时间。其实就是人的本能,在学习中追求快乐,把学习回归到快乐上。一是学校领导应将“班班通”工程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提供完善的资源支持;二是作为“一线”使用者,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班班通””的应用对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性,努力成为适应“班班通”教学的新型教师。
(2)建立健全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首要任务。在省教育厅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化职能处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全省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和行政体制,开展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创建工作。例如,陕西在三年行动计划中,就将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3)保障充足的应用经费。经费充足,才能使得“班班通”设备和资源正常运转并持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国家相关部门要确保学校具有充足的经费支持,然后学校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情况,采取不同的经费支持和配置,并有专门的负责人监督经费的使用状况。
2.提升教师对“班班通”资源的应用能力。
(1)打造骨干教师队伍。骨干教师就是指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职业素质相对优异、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的教师,他们是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的中坚力量,是引导广大教师前进的旗帜。我们有必要通过开展专家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能发挥教学示范、指导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让他们熟练掌握“班班通”软硬件设备的使用技巧,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中,并对普通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和指导,达到全体教师善于运用现代化手段为经行教研的目的。
(2)提高教师对“班班通”的应用和操作能力。提高教师对“班班通”的应用和操作能力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开展校本培训。一是培训广大教师对“班班通”设备资源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熟悉现代远程教育及“班班通”的硬件环境和技术平台。二是重点培养教师对所需视频、音频、文字和图片等资源的组合能力。
(3)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育研究活动。该活动的开展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教师个人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二是教师集体中的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三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有助于专业知识的正确学习。各级学校应继承传统、寻找机会,借传统教研活动的外壳开展校本教研,把校本教研与传统教学研究制度结合起来,为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和讨论的平台。
3.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训。在“班班通”设备引入的初始阶段,学生对硬件设备和软件操作都不熟悉,因此学校应加强学生对“班班通”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更好、更优化地应用“班班通”进行教学的一项重要保障。
目前,“班班通”的理念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来分析当前陕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班班通”的应用状况,包括教师对“班班通”的使用状况、教师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影响教师使用“班班通”的主要因素等,并从教师、学生等几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班班通”能发挥出应有的、更大的功效,能够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1]司马子乾.班班通课堂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解读[EB/OL].http://info.edu.hc360.com/2012/03/050832510622.shtml
[2]温家宝.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ssydt.com/sszz/3245.html
[3]梁丽.吴长城.宁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能力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
[4]林万新.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