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岩
浅谈灾害中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与转运护理
赵岩
灾害;颅脑外伤;救护
《护士条例》规定,护士有义务参加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护士应当服从安排,参加医疗救护[1]。急性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危重急症。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交通、施工或突发灾害事件等因素导致急性颅脑损伤的概率也很大。严重的颅脑损伤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人员死亡,且颅脑损伤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快,可以在短时间内由清醒转为昏迷甚至死亡,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急性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具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等特点。急性颅脑损伤有3个死亡高峰:第1个高峰发生在现场,约占50%;第2个高峰发生在伤后1~2 h,约占35%;第3个高峰发生在住院后15~30天,占15%[1]。及时判断、治疗、处理,在创伤的早期能否做到快速、妥善地处理对防止病情发展,改善预后,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这就要求在灾害发生后尽早进入灾区,尽快发现伤员,并且尽可能准确地将颅脑损伤患者分类,给予适当的救治以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本文着重介绍伤员检伤、现场救护、转运护理、心理护理4个方面。
缩短反应时间,成立院前急救组织,配备急救用车、急救药品、急救设备。实施救护人员24 h值班制,接到求救电话后在6 min内出发,在到达现场前利用电话指导现场人员进行紧急处理,等待救护车的到达[2]。与平时护理工作不同,灾害医学救援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抢救伤病员,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检伤分类,将伤员分为不同优先等级。伤情判断,对伤情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决定最佳急救方案是保证院前急救成功的基础。急救人员首先对伤情做出初步估计,帮助患者脱离受伤险境,观察意识障碍程度、瞳孔变化、有无开放性创口、创口的部位、大小、污染程度、生命体征、四肢和躯干损伤情况,特别注意有无骨折、内脏损伤、脊柱损伤、气胸、血胸等危急情况[3]。
颅脑损伤的患者急救能否取得效果,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立即对伤员头部和全身情况进行迅速认真的检查,在对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作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导致清理呼吸道无效。脑组织完全缺氧6 min即可造成不可逆的损伤[4]。因此,保障气体交换应放在所有抢救措施的首位。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清除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异物,取出义齿,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偏向一侧,给予吸氧,根据情况选择是否需要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兴奋剂。防止误吸引起呼吸道梗阻或吸入性肺炎,必要时就地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应连接简易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对于耳鼻有出血或脑脊液流出者,禁止鼻腔内吸引,以免造成感染。
2.2 观察意识的改变 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的意识状态标志着脑损伤的程度,反映病情变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变化。护士应掌握意识障碍的各种临床表现,患者的烦躁不安、嗜睡、朦胧状态、浅昏迷、中度昏迷、深昏迷的演变预示病情的发展变化。伤后昏迷程度稳定或逐渐清醒,常为病情好转的反映;若原发性昏迷加深,说明脑损伤严重;昏迷逐渐加深或有中间清醒期后意识障碍加重,说明脑水肿加重或颅内血肿形成。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特别是收缩压升高),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以上先兆症状时要警惕脑疝的发生,及时与医师联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5-6]。
2.3 观察瞳孔的变化 严重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变化多端,瞳孔的变化对颅脑外伤的诊断和伤情的判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颅脑损伤病情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护理颅脑外伤患者时,及时发现瞳孔的改变,对于早期诊断脑疝,及时诊治颅内血肿等尤为重要。观察瞳孔时,要用聚光集中的电筒对准双眼中间照射,对比观察双侧瞳孔的大小、形状是否等圆等大,再将光源分别移向双侧瞳孔中央,观察瞳孔的直接对光和间接对光反射,注意对光反射是否灵敏。重型颅脑损伤的瞳孔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伤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伴有对侧肢体偏瘫和意识障碍,则是颞叶回沟疝的典型表现,多为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压迫所致,一旦发现双侧瞳孔明显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已属于脑疝的中晚期。有的患者受伤早期瞳孔表现正常,瞳孔散大说明病情加重。伤后双侧瞳孔缩小,常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刺激眼神经所致。双侧瞳孔极度缩小,伴有对光反射消失和意识障碍,则为桥脑损伤[5]。
2.4 正确处理伤口 妥善处理伤口,制止活动性外出血,开放性损伤要及早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7]。头面部伤的包扎方法:(1)头顶部包扎法:三角巾底边反折,正中放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然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在枕部交叉再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最后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内。(2)风帽式包扎法:在顶角、底边中点各打一结,将顶角结放在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然后将两底边拉紧并向外反折数道折后,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在预先做成的底边结上打结。(3)面具式包扎法:三角巾顶角打结套在颌下,罩住面部及头部,将底边两端拉紧至枕后交叉,再绕回前额打结。在眼、鼻、口部各剪一小口。(4)额部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约4指宽的带状,将中段放在覆盖伤口的敷料上,然后环绕头部,打结位置以不影响睡眠和不压住伤口为宜[4]。对于裂伤或撞伤的开放性创口覆盖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对于活动性出血用止血钳或结扎止血。若伤情较重,脑组织有膨出,应使用无菌敷料或干净碗碟覆盖保护包扎。对于耳鼻有脑脊液漏出者禁忌吸引,防止脑脊液大量外流加重颅内组织损伤。对于四肢骨折者进行初步夹板固定、镇痛处理。救治要遵循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争分夺秒、快速施救。
2.5 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 头皮血运极丰富,单纯头皮裂伤有时可引起致死性外出血,原发性颅脑损伤合并头皮裂伤或累及头皮大小动脉时也会导致休克。在急性颅脑损伤时为防止加重脑水肿不宜大量补液,因此应及时有效地止血,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快速输血或血浆是防止休克、避免循环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7]。
2.6 积极控制颅内压 脑疝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因脑水肿或颅内血肿造成。要避免加重脑水肿和脑疝的发生,造成病情恶化。及早进行心、肺、脑的初步复苏,维持血氧饱和度。应将患者头部抬高15°~30°,以利脑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遵医嘱采用降低颅内压的方法,及时使用脱水剂。最常用降颅压的药是20%甘露醇,快速静脉点滴250 ml,同时静推呋塞米,防止脑疝的发生[5]。
为患者进行现场初步的急救处理后,要将患者转运到医院进行院内处理。搬运途中应注意保持患者脊柱不要扭曲,保持身体呈一直线,对怀疑颈椎有损伤的患者要格外小心,防止因搬动不当造成二次伤害,将患者放于硬担架上搬运。将患者搬运到急救车之后,为有休克倾向者摆放休克体位,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与医院急诊接待部门联系,交代病情、注意事项,用药情况,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做好接诊准备[8]。在转运途中,应密切注意患者意识、瞳孔、面色、呼吸深浅、均匀度、呕吐物和分泌物颜色,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要固定好各种管道,防止扭曲、滑脱、阻塞、受压、液体外渗,保持静脉通畅。部分患者有躁动情况,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和约束带保护患者。到达医院后与接诊人员进行口头交接,记录病情发展,用药名称、剂量、效果等情况,为下一步治疗提供详细的信息。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一般都会导致一些生理功能性的障碍,甚至会造成患者个体致残情况,会导致患者萎靡不振,出现各种术后抑郁症和多种并发症,这对后期的康复治疗是非常不利的,还需加强心理护理,做好相关的安抚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现实,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在心理上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对于致残患者,要根据其病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以减轻或消除其影响[9]。
灾害中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要求医护人员急救意识强、正确评估病情、熟知急救护理技术,为院内抢救赢得时间和条件,从而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在灾害发生的现场,及时有效的急救与迅速安全转运患者,对抢救成功至关重要。
[1]邓卫丽.急性颅脑损伤82例院前急救护理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8):43-44.
[2]王剑鸿.105例急性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6):83-84.
[3]唐昕明.急性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29-30.
[4]张 波,桂 莉.急危重症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9-34,261-262.
[5]郝桂霞.颅脑损伤院前急救转运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3):200-201.
[6]朱 蕾.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要点[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5):317-318.
[7]Lee DTS,Yip SK,Leung T,et al.Ethno-epidemiology of postnatal depression:A prospective multivariate study of social-cul tural risk factors in the Chinese[J].Br J Psychiat ry,2004,84:34-40.
[8]黄伟亚.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214-215.
[9]郭爱敏,周兰姝.成人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10-1111.
[10]赵龙娜.浅谈中毒颅脑外伤的护理问题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08(下):4522-4523.
(收稿:2015-04-29修回:2015-07-06编校:齐 彤)
R 472.2
A
2095-3496(2015)03-0183-03
100071北京,解放军第307医院神经外科(赵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