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救援过程中的饮食保障

2015-01-23 21:34罗蕾蕾房文周高毓蔚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储备灾害物资

罗蕾蕾,房文周,高毓蔚

灾害救援过程中的饮食保障

罗蕾蕾,房文周,高毓蔚

灾害救援;饮食保障

灾害救援行动具有任务突然、环境复杂、气候恶劣、对象多变、需求多样、力量多元等特点,对救援过程中饮食保障的组织实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深入开展灾害救援饮食保障研究,努力提高灾害救援行动饮食保障水平,对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提高部队遂行灾害救援任务饮食保障能力,顺利完成救援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灾害救援饮食保障特点及要求

1.1 突发性强,准备时间短,要求在反应上具备快速性 灾害救援行动不同于常规军事战争行动,往往事发突然,部队没有时间作充分准备。据报道,在汶川地震中,我军第一支救援部队在震后短短14 min就踏上了征程,基本没有准备时间[1]。这就要求各级军需保障力量必须具备相应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部队都能够立即出发执行灾害救援任务。部队战备转换、集结、机动速度快,这就决定了军需装备物资的筹措、补充准备必须分秒必争地快速进行,这对军需保障能力的应急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1.2 环境恶劣,情况较复杂,要求在调运上具备应变性 灾害发生时往往当地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交通条件差,灾害频发等不利条件严重影响了救援部队遂行救援任务,因此就要求救援部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调运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首先要求能够充分利用地方仓储、运输等资源,实施军地一体运输,形成高效灵活的灾害救援保障机制,提高军队灾害救援保障效率。其次要求能够统筹规划使用部队自身的运输力量,包括运输方式,运输工具,途中中转衔接等具体事项。最后要充分利用地方运力,力求运输效率最大化。

1.3 物资需求大,保障任务重,要求在方式上具备多样性 灾害救援行动通常涉及多方力量的合作,饮食供应既要满足救援部队的需求,又要保障进入灾区救援的民间力量的需要,在特殊情况下还要保障受灾群众的吃饭问题,饮食需求量很大。此外,由于救援的持续时间、行动规模、执行任务地域上的不确定性,容易造成执行任务部队对饮食保障困难缺乏预见,对物资需求估计不足的现象。因此要求各保障部门必须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灵活采用热食保障、军用食品保障、就地保障、前送保障等多种保障方式,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例如当救援地域的特殊环境限制大型设备的展开时,此时一般可使用野战给养器材单元组织保障,必要时身边就便器材也应当充分运用起来,这样才能在不同情况下完成救援保障任务。

1.4 参战人员多,保障协同难,要求在指挥上具备统一性 灾害救援行动是力量构成多元的一体化联合行动,既有陆军、海军、空军、二炮、武警以及民兵预备役部队等武装力量,还有地方、国内和境外的救援人员。既有现役保障力量,又有民兵预备役保障力量;既有部队保障力量,又有地方保障力量,所牵扯的层次多,关系复杂[2]。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发生后,根据上级决策部署,仅3天时间,军队和武警部队就投入3424人,民兵预备役1745人,空军直升机1架和舟艇149艘,工程机械59台,涉及多个部门,众多保障力量交织在一起,造成供应关系协调难度很大。这就要求在救灾行动中,各武装力量应该在党委和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建立精干、高效的联合指挥机制,从领导关系、调度指挥、信息管理、经费物资保障、预案制定,实现军地一体化。

2 灾害救援饮食保障存在的问题

2.1 饮食保障预案不够完善 第一,部队对各种复杂因素考虑不够充分,缺乏科学预测。由于灾害的突发性,尤其是自然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使得部队饮食保障一直都处于“应急”状态,对于灾害救援行动饮食保障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科学的归纳和总结。第二,部队向完成多种应急饮食保障任务意识转变不够。主要表现在对应急突发任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局限于传统战争饮食保障准备思维定势,没有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着眼多案准备,研究提出处置措施。第三,部队对已有预案的落实不到位,饮食装备器材的储备工作还存在许多漏洞。例如不能较好地按预案规定,对饮食装备器材储备到位,以满足部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执行任务的需要。

2.2 物资储备还有待加强 首先,储备品种还不够配套。为了全面满足部队遂行救灾行动饮食保障任务的需要,给养物资的储备要求饮和用配套;主食、副食、炊事燃料配套;成品、半成品、原材料配套;生给养与军用野战食品配套;饮食装备、零部件、维修设备配套等。然而,实际情况往往出现物资品种杂乱,难以配套,缺少的品种不能及时补齐的现象。其次,储备的数量还不够科学。很多情况下主要物资储备不足,消耗量大的物资储备不够,当地难筹措的物资储备上不够重视,这样给养物资的储备效益就比较低,无法充分满足遂行救灾行动饮食保障任务的需要。最后,储备方式还不够灵活。灾害救援中的物资,往往来源于部队携运行量、仓库储备和各地方储备汇集到灾区这几种形式,比较单调。

2.3 保障力量运用还不够合理 合理运用救灾行动饮食保障力量不仅是为了在适当时间、适当地点为部队提供适量的饮食保障,也是为了在确保部队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节约饮食保障资源。但是,我军灾害救援行动饮食保障在如何处理好遵循规律与超常保障、满足需要与防止浪费的关系的问题上,还没有较好地予以解决,在合理运用饮食保障力量上还存在欠缺。

3 灾害救援饮食保障对策

3.1 科学制定保障预案,做到应急处置周密计划一是加强针对性研究。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特殊的规律性,与地理环境、天文气象、季节气候密切相关。各部队应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担负的战备任务和可能的行动方向,把握特点规律,有重点地加强针对性研究,周密制定多种保障预案。二是要立足复杂情况。要根据各种可能情况,充分考虑任务地区的安全环境、物资筹供能力、自然气候等因素,尽可能多预想几种困难情况[3],特别是要立足最复杂、最困难局面完善饮食保障预案,对饮食保障需求、物资装备准备、人员分工、保障条件、保障方法、饮食安全等进行全面分析判断,拟制具体可行的保障方案。三是要注重组织协调。在预案中要明确建立由参战单位后勤代表组成的联合后勤协调机构,对饮食保障进行整体筹划协调,确保相关信息和措施顺畅、持续、有效。四是要重视对预案的检验。要模拟灾害救援环境,按照饮食保障预案的程序和方法组织部队饮食保障,通过演练检验饮食保障预案,注意发现问题,不断完善保障预案。

3.2 着眼充实物资储备,完善给养物资储备体系一是要形成针对性的储备结构。根据我国各地地理环境、天文气象、季节气候等条件,预测可能发生灾害的地点和类型,经过专门机构论证后,在被预测的地区设置储备点,保障应急情况时的给养物资充足。二是要形成多品种储备结构。各储备点在储备物资时主要是以单兵自热食品、压缩干粮、罐头食品、脱水食品等方便食品为主,便于应急保障,方便官兵食用。同时应适当储备给养器材。三是形成集约包装式储备结构。为了做到方便保管、运输及保障部队,在物资包装上,可根据物资消耗量的预计对消耗量大的物资采用集装箱式的包装模式,便于大量投入部队;对于需求较少的物资可采取小包装储备,便于精确保障部队。四是形成联合式储备结构,部队各级军需部门平时还应与一些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加强合作,一旦需要立即启用这种潜在储备力量,这就要求其加快给养物资生产的速度,保证给养物资的不间断供应。

3.3 采取灵活保障方式,确保饮食保障准确到位一是立足建制伙食单位自我保障。既便于实现平战结合,又能使饮食保障与抗震救灾行动协调一致,紧跟救灾分队遂行保障任务。而紧急突发情况下部队出动人员、地点都是随机的,尤其在人员分散出动情况下,要多方向伴随保障,要求军需保障人员必须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这就要求饮食保障分队必须经常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饮食保障相关课目训练,提高饮食保障分队的专业水平,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全天候保障能力。前期进入灾区的部队,主要以携带的单兵野战食品解决吃饭问题;后续部队综合运用饮食装备、给养器材和简易器材等多种手段制作热食。这种保障模式在部队保持建制完整和救灾地域相对稳定时采用。二是定点集中统一保障。在部队相对集中的地域紧急开设野战兵站,预置军用食品和给养器材,将各部队的炊事力量集中起来,配置在一个炊事区域内,统一加工制作热食,对区域内所有部队实施保障,对救灾部队实施现场定点保障。三是分散起伙进行保障。当小分队深入灾区单独执行任务、集体保障热食受到限制时,可采取自带给养器材单元和主副食自行制作,或利用简易民用生活设施就地组织热食保障。四是实施多维立体保障。对交通受阻、补给困难的部队,上级机关及时派遣饮食保障力量,采取车辆前送、水路补给和人力前送相衔接的方式接力保障;对于进入未通道路地区的部队,采取空投空运方式供应保障[4]。五是野战食品保障。当救灾任务紧急、主副食品不易筹措、热食保障难度大时,应以野战食品、方便食品进行辅助供应,保障部队最基本的饮食需要。必须加强军用食品保障能力建设,尽快研发新型、多能、系列军用食品。建议增加师团级部队军用食品的战术储备,使之达到平时能训练、战时能应急、对下能保障的要求,并对请领程序、供应机制等进行规范,确保一旦任务需要,能及时供应到位。

3.4 抓紧保障队伍建设,强化应急保障专业训练首先,最基本的是要提高饮食保障人员的能力素质。如建立军需官、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各类人员的能力素质标准体系;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可以构建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衔接的模式,形成“重人才,用人才,出人才”好环境;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综合采取院校培养,任职培训等办法和措施,下大力气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新型军需骨干队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以提高遂行灾害救援行动饮食保障能力为目标,培训与使用密切结合,完善有利于保留人才的保障机制。其次,在训练中要重点突出两点:(1)突出基本技能训练。必须把饮食保障训练纳入部队整体军事训练体系,一并计划组织,立足本单位实际,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打牢饮食保障基础。(2)突出应急处置训练。部队遂行灾害救援行动任务,饮食保障大多在复杂多变的陌生环境中进行,不确定因素多,突发情况难以预测。为了与此相适应,饮食保障必须通过设置各种突发情况,如部队紧急出动、临时改变编组方式等,使部队熟悉掌握各种突发情况的饮食保障方法、基本程序,提高应变能力。

[1]胡俊华,张天祥,周 珊,等.抗震救灾部队军需保障研究[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8,4:44-45.

[2]尹凤虎.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财务保障能力建设[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8:89-90.

[3]温丽华.浅谈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资产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8:24-25.

[4]张士义,高雪飞,孙建明,等.抢险救灾后勤指挥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指挥学报,2009,6:27-28.

(收稿:2015-07-14修回:2015-08-09编校:韩纪民)

R 821

A

2095-3496(2015)03-0167-03

400035湖北武汉,军事经济学院军队给养教研室(罗蕾蕾),军需七队(房文周);北京,解放军第307医院医务部(高毓蔚)

罗蕾蕾,E-mai l:24988732@qq.com

猜你喜欢
储备灾害物资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被偷的救援物资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