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辉波
(玉环县畜软兽医局,浙江玉环317600)
犬瘟热与细小病毒病的区别诊断及防控
潘辉波
(玉环县畜软兽医局,浙江玉环317600)
近年来,玉环县随着经济的发展,宠物犬饲养量大幅增加,到兽医诊疗机构求诊的病犬越来越多。本文简要介绍犬瘟热与细小病毒病的区别诊断及防控措施,供参考。
犬瘟热是一种危害幼犬的严重犬类疾病,病原体是犬瘟热病毒。病犬以呈现双相热型、鼻炎及严重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为主要特征,少数病例可继发脑炎等症。
病犬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鼻液、唾液、泪液、心包液、胸液、腹水及尿液),以及血液、脑脊髓液、淋巴结、肝、脾、脊髓等脏器都含有大量病毒,并可随呼吸道分泌物及尿液向外排毒。
健康犬与病犬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空气或食物而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除幼犬最易感外,毛皮动物中的狐、水貂对犬瘟热也十分易感。
1.1 流行病学 犬瘟热以寒冷季节(10月至翌年4月间)多发,尤其多见于犬类比较集聚的单位或地区。一旦犬群发生该病,除非在绝对隔离条件下,否则其他幼犬很难避免感染。
哺乳仔犬由于可从母乳中获得抗体,故很少发病。通常以3月龄至1岁龄幼犬最易感。
1.2 临床症状 犬瘟热以体温呈双相热型(即病初体温升高至40℃以上,持续1~2 d后降至正常,经2~3 d后,体温再次升高);第2次体温升高时(少数病例此时死亡)出现呼吸道症状,病犬咳嗽,喷嚏,流浆液性至脓性鼻汁,鼻镜干燥,眼睑肿胀,化脓性结膜炎,后期常可发生角膜溃疡;下腹部和股内侧皮肤有米粒大红点、水肿和化脓性丘疹;常发生呕吐;初便秘,不久腹泻,粪便恶臭,有时混有血液和气泡。
少数病例可见足掌和鼻翼皮肤角化过渡性病变。约有10%~30%病犬出现神经症状(痉挛、癫痫、抽搐等),死亡率可高达30%~80%。最后确诊须采集病料(眼结膜、膀胧、胃、肺、气管及大脑、血清),进行病毒分离、中和试验等特异性检查。
1.3 防控措施
预防接种:目前常用的犬瘟热疫苗为细胞培养弱毒疫苗。为提高免疫效果,可按以下程序进行免疫接种。仔犬6周龄首免,8周龄二免,10周龄三免。以后每年免疫1次,每次免疫剂量为2 m L。鉴于12周龄以下幼犬体内存有母源抗体,可明显影响犬瘟热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最好应用麻疹疫苗(犬瘟热病毒与麻疹病毒同属麻疹病毒,有共同抗原性),具体免疫方法,幼犬1月龄及2月龄时,各用麻疹疫苗免疫1次,每犬肌内注射1 mL,至12~16周龄时,再用犬瘟热疫苗免疫。
隔离治疗:发现病犬,及时隔离治疗,预防继发感染。发病早期可肌内或皮下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或本病康复犬血清(或全血)。血清用量应根据病情及犬体大小而定,通常使用5~10 mL。有资料报道,使用高免血清治疗的同时,配合应用抗毒灵冻干粉针剂,可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配合对症治疗,对防控继发感染和病犬康复均有良好作用。
消毒犬舍:犬舍及其运动场地可用3%烧碱(氢氧化钠)溶液或10%福尔马林消毒。
犬细小病毒病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发病急,死亡率高,常呈暴发性流行,各种年龄犬均可感染,尤以刚断奶至90日龄犬发病较多。据资料报道,随着病毒抗原漂移,其他犬科动物也可感染,如猫、熊、嗠等动物。
2.1 流行病学 犬细小病毒病原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各种年龄犬均可感染,但以刚断奶至90日龄犬发病较多。部分患病幼犬突然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短时间内可呈现心肌炎症状而突然死亡。据临床发病犬种类观察,纯种犬及外来犬比土种犬发病率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天气寒冷的冬春季多发。病犬粪便中含毒量最高。
1.2 临床症状 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
肠炎型:自然感染潜伏期7~14 d,病初表现发热、体温可达40℃以上,精神沉郁、废食、呕吐,初期呕吐物为未消化食物,随之为黏液状黄绿色液体。发病1 d后开始腹泻。病初粪便呈稀糊状,随病程发展,粪便呈蕃茄酱色或咖啡色,腥臭,排便次数不定,有里急后重症状。血便后病犬可表现眼球下陷,鼻镜干燥,精神不振,全身无力,体重明显下降,同时可见眼结膜苍白,严重贫血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肠内容物的毒素吸收中毒,机体休克,昏迷死亡。血相变化呈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数量及比容下降,白细胞减少(可由正常犬的1.2万/mm3减至4000/ mm3以下)。如能及时科学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心肌炎型:多见于40日龄左右幼犬,病犬先兆性症状不明显。部分患犬突然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短时间内死亡;部分患犬可见轻度腹泻后死亡。
2.3 防控措施 可用抗体、抗菌、抗病毒药物,消炎止血止吐;清理胃肠,调理胃肠功能,对症治疗。
应用抗体:可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二联王,强力犬康,二联高免血清等特异性疗法治疗,临床应用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对症治疗:补液、止血、止吐、抗菌消炎,防止继发感染。可用必佳抗菌,恩利,炎毒120,氧氟沙星,头抱曲松钠,猫犬灵、抗炎止痢饮等进行对症治疗。病犬常因腹泻、脱水死亡。因此,补液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输液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注意心脏功能状况,以免引起治疗失误。当病犬表现严重呕吐、腹泻时需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可静注乳酸林格氏液,25%葡萄糖液,盐酸山莨若碱注射液,2次/日。
口服补液:病犬出现废食,心率加快,如无呕吐,具有食欲或饮欲时,可给予口服补液盐,任犬自由饮用或深部灌肠。
输血疗法:对本病有较好治疗作用;可用白蛋白和氨基酸,配合中药调理,常用犬细小病毒防治1号;犬细小病毒防治2号;犬细小病毒防治3号等药物防控。
犬瘟热患犬多为厌食,细小病毒病患犬多为废食。
犬瘟热患犬的重要临床依据为后期脚垫干裂发硬,犬细小病毒病患犬则无该特征性病征出现。
犬瘟热和细小病毒病患犬虽都有呕吐和腹泻症状,且有血便出现,但犬瘟热多以腹泻为主,而犬细小病毒病则为呕吐和腹泻并存。且呕吐和腹泻均很剧烈,多呈喷射状。
一般犬瘟热的病程较长,细小病毒病病程相对较短,如不及时治疗,则很快死亡。
农业部要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
最近,农业部召开部常务会议,听取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和生猪屠宰体系建设等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会议强调,生猪屠宰监管职责调整是国务院深化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重要任务。当前正值生猪屠宰监管职责调整过渡阶段,工作千头万绪,各地进展不一,要明确重点,点面结合,统筹推进。
一要抓督导落实,确保不出问题。重点督导屠宰监管职责未交接的省份,同时做好市、县两级职责调整的指导。
二要抓法规修订,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沟通协调,加快修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提高屠宰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三要抓规划引领,促产业转型升级。统筹生猪生产与屠宰加工,通过研究和制定生猪产业化发展规划,破解发展难题。
四要抓机构队伍,强化能力建设。积极争取相关配套政策,解决编制、经费、着装、执法条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高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
五要抓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抓好各项工作的研究部署和推动落实,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按分工做好各自工作。
《浙软》摘
S858.292
B
1005-7307(2015)01-0032-002
201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