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光
(山东淄博豪艺养猪场,山东淄博 255000)
猪场防疫细节之我见
韩春光
(山东淄博豪艺养猪场,山东淄博255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猪场工作人员在免疫时需要注意疫苗的运输和保存、稀释、注射等问题,强调了免疫时不要一味扎猪脖子,免疫后的器具应按照生物安全要求处理。
关键词:猪场;防疫;运输与储存;稀释;注射
许多人都发现现在的猪越来越难养,一方面是越来越复杂而多样化的猪病;另一方面是养猪场内部工作人员在免疫过程中没有注意一些细节,造成免疫失败。在大的外围猪病环境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从猪场内部着手,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建造猪场的第一道防疫屏障——疫苗免疫上。
能普免的疫苗一般不要跟胎免疫,这样做可以防止由于人员疏忽而造成的漏免。好处还在于可以把整个猪群疫苗所产生的抗体水平人为地拉在同一个水平,有利于猪群整体的稳定。但是在整个行业的实际生产中,漏免很严重。
(1)注意冷链运输,物流发过来的疫苗必须用疫苗专用的、加足冰块的泡沫箱(细节注意点:先把冰块放入泡沫箱20分钟以上,等整个箱体温度下降到2~8℃时再放入疫苗)里。
(2)养猪场技术人员在拿到疫苗的第一时间要先核对疫苗的厂家、品种和数量,在确定无误的情况下抓紧时间储藏(细节注意点:疫苗和稀释液都必须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常温或冷冻储藏)。
应安排有责任心的技术人员担任猪场的防疫员。疫苗的稀释是注射前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现在的疫苗大多数都配有自家的稀释液,但据笔者的经验,一般标注10 mL的稀释液,实际容量往往为11 mL;标注20 mL的稀释液,则大多是22 mL;稀释疫苗时应加以注意。
(2)每瓶疫苗在放入稀释液后都必须摇匀,并且彻底清洗瓶壁、瓶底至少3次以上;即使这样,还会有部分疫苗残留在瓶塞之上,无法取出,尤其是一些疫苗受厂家生产工艺的影响,部分疫苗直接附着在瓶塞上,更需要谨慎操作。配制好的疫苗需混匀后放入早已经冷冻好的保温箱内,以备取用。
(3)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每10瓶疫苗的病毒量,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适当地多加0.5~1瓶疫苗,或者适量地减少稀释液。
(1)针头的选择很重要。产房仔猪:9号针头(长15 mm),保育舍:12号针头(长20 mm),育肥舍:12号针头(长25 mm),全场公猪、母猪群可以选择16号针头(长38 mm),小一点的后备母猪可以选择14号针头(长38 mm)。因针头使用频率过高后会变钝,易形成倒刺给猪造成钝型伤口,所以需每月更换一次针头。
(2)注意消毒工作。浓度为75%的酒精才具有较好的消毒作用。市面上有很多95%的酒精,直接使用杀菌效果较差,必须稀释后使用。应一只猪一个针头,商品猪场可以一窝一个针头,但是针管和针头必须经过严格消毒,需常备酒精棉球擦拭,否则会引起猪脖子的感染。注意在打完疫苗后,要用棉球堵一下伤口以防止疫苗倒流。要注意给猪注射疫苗时,不得使用连体注射器,连体注射器容易进少量空气,直接导致免疫剂量不足,猪群出现亚临床感染。
猪的脖子在其70日龄之前注射的东西太多,包括保健和补铁等都在此处打针注射,且大多数猪的疫苗都是油性佐剂,很难全部吸收;所以在注射疫苗时要格外注意:首先要尽量避开肿胀的猪脖子,其次可选择猪的臀部和腿部肌肉注射。很多猪场的母猪脖子已经不能吸收疫苗,免疫效果很不明显,不是疫苗出问题,也不是免疫抑制,而是猪的脖子出了问题。
回收所有使用过的疫苗空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人为地制造野毒。一定要用消毒水浸泡后深埋或者烧掉,切实保证生物安全。此外,针管和针头要蒸煮消毒,为下次继续使用做好准备。
健康的猪只注射疫苗才能产生抗体,但在实际生产中很难碰到整栋猪都是健康的,甚至表面看似健康实际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猪只,免疫效果都不会很理想。对于目前养猪业现状,笔者认为应该按程序第一次足量的给全群猪注射,并在注射疫苗7~14天后检查猪群是否产生抗体,没有产生抗体的猪需要再次补免。没有产生抗体的猪实际等于漏免,有条件的大型猪场可以定期采血化验进行免疫效果的总体评估;没有条件的小型猪场可以凭猪群的稳定状态和生产成绩进行综合评估。
总之,细节决定成败。在现在这个猪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等猪病横行的时代,筑立起第一道防御猪病的“长城”是抵抗猪病的首要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S851.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645(2015)02-0056-02
收稿日期:201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