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茂(云南省瑞丽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678600)
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李春茂(云南省瑞丽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678600)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品种的引进以及动物及其产品的频繁移动,加之动物疫病的复杂性、不可预知性,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问题和困难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当前急待解决和探究的问题。笔者结合瑞丽市的实际,对基层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做一探究。
瑞丽市地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科学知识匮乏。长期以来,对动物疫病工作的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尤其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山区,仍然是“重养轻防,轻防重治”,严重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乡级兽医人员一半以上只有初中学历,村级防疫员以初、高中文化为主,只有2人是职高畜牧兽医专业毕业,接受新的防控技能不强。再加之,知识的老化,面对新的疫情往往是束手无策,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
由于瑞丽市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都为山区、半山区,养殖户较为分散,而村级防疫员每月工资仅450元,远不够防疫工作时所需费用。因而,村防疫员队伍不稳定,特别是偏远的山区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由于乡镇之间或本乡镇内的防疫员缺乏交流沟通,不能及时协调处理疫病的防控或免疫工作上遇到的问题,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被动。
由于动物疫病的不可预见性,特别是免疫注射后,个别动物还仍然发病,得不到养殖户的理解和认知,制约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然沿袭着吃生肉或半生半熟(火烧肉)的习俗,可能出现疫病的传播和蔓延,如果是人畜共患病,则还可能引起人感染发病,引发公共卫生安全事故。
在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养殖及防疫知识技术,对动物疫病防制工作的相关知识认识不到位、防控意识淡薄,一旦发生动物疫病难以控制,极易造成流行和传播。
在广大农村,饲养条件差、动物的健康状况不佳以及环境卫生条件差。每当换季,环境温差较大,动物发生应激反应而引起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特别是,近几年来呈现出致病微生物种类增多、毒力上升、病毒变异快、传播增速以及耐药性增强等因素,更易发生动物疫病的传播流行。
由于瑞丽市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通道多,全市6个乡镇的几十个自然村直接与缅甸相接,尤其是一寨两国、两国共饮一江水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存在,极易造成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注重环境的控制。也就是说,除了做好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外,同时还要注重饲养环境和动物出入境的消毒灭源工作,确保不将病源带入异地。在预防注射时做到“五统一”、“五不漏”,确保免疫注射不留死角、不漏户、户不漏针,有效地防制动物疫病的发生。
通过科普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学习,使广大养殖户能够正确地、规范地处理病死动物,改变过去病死动物随处乱扔的违规现象,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避免病源微生物的传播。
建立完善的监管、报告处理等制度,加大对销售、收购和加工出售病死动物的处罚力度。只有做到依法依规地处理好病死动物尸体,才能有效地防止因非法途径造成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
首先不从疫区购入种畜禽,即使从非疫区购入的,也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做好相关的消毒灭源工作,并经兽医部门确认无疫病后,才可并群混养。
通过对动物实施产地检疫,能及时发现疫病,并对检出的患病动物按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有效地控制动物疫病在流通环节的传播,防止疫病流入异地。
在乡镇加强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测报工作,建立健全应急机制。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动物疫病,并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及时、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置。
总之,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提高基层防疫员的文化素质,提升其处置动物疫病的能力外,还要引导广大群众正确地进行动物性产品的消费,提高动物疫病危害性的认识,使广大养殖户,特别是散养户能够正确地、规范地处理病死动物尸体,有效地控制病源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