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新品种‘庄薯3号’的选育

2015-01-23 02:30李丽君李芳君李高社
中国马铃薯 2015年6期
关键词:庄浪县区域试验甘肃省

李丽君,李芳君,李高社*

(1.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庄浪 744600;2.庄浪县永宁乡政府,甘肃 庄浪 744699)

品种介绍

马铃薯新品种‘庄薯3号’的选育

李丽君1,李芳君2,李高社1*

(1.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庄浪 744600;2.庄浪县永宁乡政府,甘肃 庄浪 744699)

‘庄薯3号’是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989年在永宁农科站以‘87-46-1’作母本,‘青85-5-1’作父本杂交,经过各代鉴定筛选而育成,原代号:90-10-58-1。2005年通过甘肃省新品种审定(甘审薯2005001),2011年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国审薯2011002)。该品种植株叶绿素含量45.32 mg/g,光合速率30.55 mol/m2·s,高抗晚疫病,对PVX、PVY具有较好的田间抗性,中抗花叶病毒病。该品种干物质含量26.38%,粗蛋白含量2.15%,还原糖含量0.28%,粗淀粉含量20.50%,维生素C含量16.22 mg/100g鲜薯。

马铃薯;新品种;庄薯3号;选育

1 选育过程

‘庄薯3号’(原代号90-10-58-1),依据芽眼特征,俗称‘红眼窝’、‘一点红’。1989年由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永宁农科站用‘87-46-1’(‘142-18’ב陇薯1号’)作母本,‘青85-5-1’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1990年选出单株90-10-58;1991~1993年在选种圃和预备试验中又选出单株,编号“90-10-58-1”;1994~1995年进行新品种(系)比较试验;1996~1998年在庄浪县参加马铃薯区域试验;1998~2000年在甘肃省参加马铃薯新品种(系)区域试验;2002~2003年茎尖剥离新品系‘90-10-58-1’脱毒苗,完成了病毒检测,培育出试管苗;200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审薯2005001);2009~2010年参加国家西北组中晚熟马铃薯区域试验;2011年国家第二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命名(国审薯2011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1655号)。

2 特征特性

2.1特征

‘庄薯3号’属晚熟品种,抗旱性极强。全生育期160 d左右,株高80~100 cm,株型直立,分枝多,茎绿色,基部绿色,叶深绿色,花冠紫色,天然结实少,结薯浅而集中,块茎圆形大而整齐,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淡紫色。旱地梯田地膜覆盖栽培单穴主茎数3.2个左右、结薯6个左右,商品薯率80%以上;薯块休眠期长,耐运输,耐贮藏。

2.2品质检验

‘庄薯3号’薯块品质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化验分析,2000年淀粉含量18.01%,较‘小白花’高4个百分点,粗蛋白含量2.65%,维生素C含量16.80 mg/100g鲜薯,还原糖含量0.27%;2002年淀粉含量17.97%,粗蛋白含量3.04%,干物质含量27.1%,维生素C含量12.30 mg/100g鲜薯,还原糖含量0.50%;2007年粗淀粉含量20.50%,粗蛋白含量2.15%,干物质含量26.38%,还原糖含量0.28%,维生素C含量16.22 mg/100g鲜薯;2012年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西吉县、原州区、海原县、隆德县和泾源县试验淀粉含量17.47%~17.77%,同年在头营科研基地试验,还原糖含量0.14%,维生素C含量29.4 mg/100g鲜薯。符合鲜食和高淀粉加工品种的要求。

2.3生理生化特性

2011年甘肃省临洮县引种试验,对晚疫病抗性强,大中薯率占89%,经济系数0.71±0.054,根冠比0.42±0.104;2012年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头营科研基地做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庄薯3号’叶绿素含量45.32 mg/g,光合速率30.55 mol/m2·s,居10个参试品种第1位,说明有较强的合成能力。

2.4抗病性

‘庄薯3号’抗病性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鉴定结果为高抗晚疫病,中抗花叶病毒病,对PVX、PVY具有较好的田间抗性。

3 产量表现

3.1品种(系)比较试验

1994和1995年新品种(系)比较试验中,‘庄薯3号’折合平均产量分别为31 800 kg/hm2和31 250 kg/ hm2,较对照品种‘青薯168’分别增产21.10%和 18.20%,分别位居72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和26个品种(系)的第2位。

3.2县内外马铃薯区域试验

1996~1998年,在庄浪县岳堡、大庄和永宁农科站做区域试验,以‘青薯168’作统一对照,3次重复,单垄单行种植,3年9点(次),‘庄薯3号’折合产量27 639 kg/hm2,较对照‘青薯168’平均产量23 133 kg/hm2增产19.50%,总评居5个参试品种(系)第2位;1999~2000年天水市区域试验中,‘庄薯3号’在天水市不同生态类型区设置的5点(次)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5 946 kg/hm2,较对照‘小白花’增产36.60%,增产幅度2.60%~158.60%,分别位居7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和第2位;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引种试验,‘庄薯3号’折合产量60 002 kg/hm2,居8个参试品种(系)第3位;2010年甘肃省会宁县试验,‘庄薯3号’折合产量23 438 kg/hm2,较对照‘青薯168’增产27.60%,居8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2011年甘肃省临洮县引种试验,‘庄薯3号’平均产量32 550 kg/hm2,比对照‘上梁红花’增产40.90%;2012年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西吉县、原州区、海原县、隆德县和泾源县试验,‘庄薯3号’产量25 446~31 002 kg/ hm2,是宁南山区高淀粉加工主栽品种。同年在头营科研基地试验,‘庄薯3号’结薯大小比较整齐,商品薯率91.10%,产量29 515 kg/hm2,比对照‘宁薯12号’增产73.50%,居第4位。

3.3甘肃省区域试验

1998~2000年,‘庄薯3号’参加甘肃省马铃薯新品种(系)区域试验,试验按甘肃省不同生态类型在会川、宕昌、天水、静宁、岷县、定西、临夏和武威设8个点,以‘渭薯1号’为统一对照,以各地主栽品种为参考对照,共10个品种(系)。3年各点产量18 188~42 612 kg/hm2,平均29 538 kg/hm2,较统一对照‘渭薯1号’平均产量16 976 kg/hm2增产74.00%,较各地参考对照平均产量16 820 kg/hm2增产75.60%,总评位居参试10个品种(系)第1位。3年22点(次)均比统一对照‘渭薯1号’增产,增产率2.90%~361.30%,19点次比当地对照增产,增产率5.90%~284.60%;有11点(次)产量居第1位,9点(次)产量居第2位,1点(次)产量居第3位,1点(次)产量居第4位。

3.4国家区域试验

2009~2010年,‘庄薯3号’参加国家中晚熟西北组马铃薯区域试验,在固原、隆德、西吉、海南、定西、天水、渭源、西宁和互助9个试验点中,2009年平均产量29 951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54.00%;2010年平均产量23 403 kg/ 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30.30%;2年平均产量26 678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41.90%,商品薯率79.90%。

3.5生产示范与推广

‘庄薯3号’1996年列入庄浪县生产示范,在永宁乡生产试验0.23 hm2,产量33 000 kg/hm2,比对照‘青薯168’增产18.80%;1997~2002年在庄浪县南湖、杨河、水洛、通化、永宁、郑河、韩店和大庄等乡(镇)生产试验示范1 625 hm2,平均产量32 646 kg/hm2,较对照品种‘青薯168’平均产量23 688 kg/hm2增产37.80%;2003年庄浪县示范面积5 300 hm2,占庄浪县马铃薯播种面积的40.00%,平均产量30 893 kg/ hm2,较对照品种‘青薯168’增产39.00%;2004年‘庄薯3号’脱毒薯推广种植面积7 000 hm2,占庄浪县马铃薯播种面积的59.70%,平均产量28 857 kg/ hm2,较当地品种增产32.30%,商品薯率75.00%;2005年11月,‘庄薯3号’脱毒种薯以‘天引薯3号’为品种名称向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供种177.69 t;2006~2008年在平凉、天水、庆阳和定西等市县累计推广面积20万hm2,平均产量38 475 kg/ hm2,比对照品种‘青薯168’平均增产22.50%,比‘陇薯3号’增产18.60%;2009~2011年甘肃、宁夏和青海3省(区)45个县‘庄薯3号’种植面积52.81万hm2,平均产量34 886 kg/hm2,比当地品种增产7 841 kg/hm2,增产29.00%;2011年由农业部组织的“全国马铃薯高产创建”专家组在庄浪县万亩示范区测产,平均产量达到61 140 kg/hm2;2012年‘庄薯3号’在甘肃、宁夏和青海3省(区)推广面积41.33万hm2,平均产量34 121 kg/hm2,其中,在甘肃推广13.33万hm2,占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20.00%;2013~2015年庄浪县以‘庄薯3号’为主的马铃薯种植面积比20世纪70年代增加1.5倍,鲜薯单产增加1倍,总产增加4倍。

4 脱毒种子生产

2002~2003年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庄薯3号’进行茎尖剥离,并对获得的试管苗进行病毒检测,培育出脱毒苗7 600株;2004~2007年生产脱毒瓶苗300万株,原原种672万粒,占脱毒种薯总量的15.00%;2008~2011年庄浪县陇源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瓶苗420万株,原原种748万粒,占脱毒种薯总量的75.00%;2012~2015年庄浪县每年建立以‘庄薯3号’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基地3万hm2,生产脱毒瓶苗2 000万株,生产原原种3 200万粒,建立原种繁育基地533 hm2,一级种薯基地3 333万hm2,二级种薯基地5 333万hm2。

5 栽培技术要点

5.1常规措施

‘庄薯3号’属晚熟品种,商品薯生产要求深耕整地,农家肥和氮磷钾肥配施,选用无病无伤的脱毒种薯,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

5.2黑色地膜双垄沟覆盖

黑色地膜双垄沟覆盖的优点是具有集雨、保墒、增温、抑制杂草、减少绿头薯和集蓄无效降雨为有效降雨的作用。人工铺膜,先按垄面宽80 cm、垄沟宽30 cm划行,将垄沟的土翻向垄面的两边,打碎土块,修整垄面呈“凹”型,形成宽度80 cm的双垄沟带,然后用幅宽120 cm,厚度0.01 mm的黑色地膜覆盖双垄沟带,地膜两边用土压实,间隔5 m打一土腰带,地膜覆盖结束后,在双垄沟带中间凹型处按50 cm距离打渗水孔,地膜用量120~135 kg/hm2。

5.3密度与播种

播种时,在双垄沟带的两侧,用自制马铃薯点播器点种,如果按80 cm+30 cm要求覆膜,则平均行距55 cm,株距依密度要求而定。肥力较高的地块株距30 cm,密度为6.0万株/hm2,中等肥力地块株距35~40 cm,密度为4.5万~5.2万株/hm2,土壤肥力较差时,株距45 cm,密度为4.0万株/hm2。

5.4病虫防治

马铃薯早(晚)疫病和28星瓢虫发生严重的地区,在越冬代28星瓢虫迁移到马铃薯田间取食产卵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与58%甲霜灵锰锌粉剂500倍液混合喷药,每间隔25 d喷1次,连喷3次,防病治虫效果95%以上,可达到“一喷二防”作用。

6 适宜地区

‘庄薯3号’脱毒种薯适宜在青海东南部、宁夏南部和甘肃中部一季作区作为晚熟鲜食和高淀粉加工品种种植。

Selection and Breeding of New Potato Variety'Zhuangshu 3'

LI Lijun1,LI Fangjun2,LI Gaoshe1*

(1.Zhuanglang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Center,Zhuanglang,Gansu 744600,China; 2.Yongning Village Government of Zhuanglang,Zhuanglang,Gansu 744699,China)

Abstrraacctt::The new potato variety'Zhuangshu 3'(Original code:90-10-58-1)was bred through systematic selection for many generations using'87-46-1'as female parent and'Qing 85-5-1'as male parent,by Zhuangl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atYongning Village in 1989.Itwas certified by Crop Variety Committee in Gansu Province in 2005(Certification number:Ganshenshu 2005001),and National Crop Variety Committee in 2011(Certification number:Guoshenshu 2011002). For this variety,the plant chlorophyll content was 45.32 mg/g,and photosynthetic rate was 30.55 mol/m2·s.'Zhuangshu 3'had high resistance to late blight,PVX and PVY,and moderate resistance to mosaic virus.The content of dry matter was 26.38%, crude protein 2.15%,reducing sugar0.28%,crude starch 20.50%,and vitamin C 16.22 mg/100g FW.

potato;new variety;Zhuangshu 3;selection and breeding

S532

B

1672-3635(2015)06-0378-03

2015-10-21

甘肃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0704XCNL027)。

李丽君(1980-),女,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李高社,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及研究工作,E-mail:zlxlgs@126.com。

猜你喜欢
庄浪县区域试验甘肃省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境由心造
兰抒蔚瑛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庄浪县南坪学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