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水河
论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现实价值与当代艺术生产
季水河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不仅许多欧美文学理论家都接受和发展了马克思艺术生产论,而且在中国文学理论界也得到了新的探索。马克思所论述的艺术生产,在当代世界正向着多个维度展开,主要表现为审美创造中的艺术生产、意识形态中的艺术生产、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马克思文学理论中指出的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现象,在今天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呈现出了诸多新的特点,既有传统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延续,又出现了艺术生产内部诸要素发展不平衡的新现象。马克思所指出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在当代也发生了新变化,即在艺术生产中注重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兼顾,在艺术消费中实现了多种价值功能。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现实价值;中国当代;艺术生产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与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特指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泛指马克思主义发展谱系中所有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艺术生产的理论。本文的论题和主旨是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文艺理论命题”[1](P179),又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2](P224),更是一种在当代世界具有重要现实价值的文艺理论主张。它不仅科学地解释了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复杂关系、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互动表现等文学发展史和文学理论中的重要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有助于解释当代艺术实践中的诸多现实问题,特别是对当代文化产业发展中艺术生产的审美追求与商业价值、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互关系的处理,更具有指导意义。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虽然产生于19世纪,但由于它具有很强的未来指导性,20世纪仍然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艺术实践,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发展了马克思艺术生产论。
国内董学文等学者指出,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把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联系起来,把人对世界的物质掌握和人对世界的艺术、审美掌握联系起来,在物质过程和精神过程的统一中把握艺术和美的特性,从而可以多方面揭示艺术和美学同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之间的联系,使文艺学和美学体系从内涵和外延上都得到了巨大的充实”[3](P40-41)。此理论外延的广阔性也为20世纪的学者们从不同侧面、不同学科去接受、阐释、发展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提供了可能。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本雅明、阿尔都塞、马歇雷和伊格尔顿,对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发展贡献较大。本雅明艺术生产论的基础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理论。本雅明艺术生产论的研究重点是艺术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其创新之处是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对现代艺术生产的重要作用,代表性观点是艺术生产技术发展了艺术生产力,促进了艺术的进步和普及。本雅明艺术生产论的独特之处不是将艺术家视为审美创造者,而是当做生产者,强调“艺术不是纯粹精神性的创造,而是物质性的存在,文学技术与生产技术具有同一性”[4](P337)。阿尔都塞与马歇雷都是从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入手探讨艺术生产的,都认为艺术生产在本质上是对意识形态的生产。阿尔都塞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即生产活动,换句话说,也就是“运用一定的生产资料把某种原料加工成产品的过程”,“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实践当然也是一种对意识形态的生产”。[5](P338)马歇雷同阿尔都塞一样强调文学的生产性而非创造性。他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的生产,是对意识形态原料的加工”[6](P211)。但同时他又强调,文学对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加工并非是简单的反映,文学在揭示意识形态的同时又与意识形态保持着离心关系:“作品确是由它同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确定的,但是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类似的关系(像复制那样);它或多或少总是矛盾的。一部作品既是为了抵抗意识形态而写的,也可以说是从意识形态产生出来的。作品的功能是用一种无意识的形式来呈现意识形态”[7](P612-613)。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论也得益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观念,其研究重点是艺术与意识形态和物质生产之间的多重关联。他认为,艺术生产既与意识形态相关联,又与物质生产相类似,因为艺术既可以作为意识形态,又可以作为经济基础。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它包含在意识形态之中,但又尽量使自己与意识形态保持距离,使我们‘感觉’或‘觉察’到产生它的意识形态”[8](P81);作为生产的艺术,又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它像别的东西一样,是一种经济方面的实践,一类商品的生产……即艺术是一种社会生产的形式”[9](P695)。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是接受美学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接受美学关于作品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成为真正的作品、作品通过接受才最后完成、接受活动促进新的创作需要和创作前提的产生等三个重要观点,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产品只有通过消费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最后完成、消费创造出生产的需要和前提等三个方面的论述,从表述方式到具体含义都十分接近。诚如有学者指出的:“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理论不仅可以作为科学的接受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而且如上所述的各方面的理论内容都可以移入对文艺生产与接受现象的分析中。”[10](P237)当然,接受美学对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在移入之中有转化、借鉴之中有创新:“接受美学又实现了从经济学批判向美学分析重点的转移,从物质生产的生产——消费向艺术生产的创作——接受的理论发展”[11](P208)。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与英国文化研究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斯图亚特·霍尔将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的关系看成是:“在马克思主义周围进行研究,研究马克思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试图进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研究”[12](P5)。文化研究主要在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文化生产与意识形态两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文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面对的形势有所不同,文化研究面临的是“消费文化,快速发展和变化的大众传媒、世界市场的扩大、新技术的发展——它们重新定义了阶级关系、文化生活、政治学的语言和实质”[13](P342)。所以,它们从马克思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艺术生产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研究,转向了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关系、文化生产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研究。关于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文化研究首先将文化文本“置入生产和消费环节中进行历史和政治定位”,认为“文本的生产环境和消费引导方式对于现代文化产品的生产链而言,是重要的一环。生产环境涉及体制、文化政策和作者个人的背景。而消费引导则涉及整体的社会文化市场。今天的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前,生产者首要的任务是进行市场营销,进行诸如‘期待性’宣传,形成潜在消费者的期待心理,并造成商品的文化保值价值和产品‘稀缺’等虚拟现象,从而加大销售份额,并占领市场”[14](P140)。从这个方面看,文化研究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更加注重消费以及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营销。关于文化生产与意识形态,文化研究强调,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作为社会和物质实践的“文化产品,包括小说,并不存在纯文学意义,而以各种不同的隐含形式内涵了典型的意识形态功能……按照雷蒙·威廉斯的说法,这一点尤将使文学的意识形态更具历史感。文学不只是与那些普泛的和永恒的美,或高尚的准则有关,更与生产它的意识形态的环境有着实际的纠缠不清的联系”[15](P140-141)。其中,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更是集中关注文化生产,尤其关注现代传媒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研究大众传媒是如何通过其文化产品将意识形态传播到社会每个角落的。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在中国文学理论界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界开始讨论马克思艺术生产论,重点在四个方面: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是现象还是规律?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有哪些表现形式?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现象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这次讨论使艺术生产概念正式进入了中国文学理论界并成为中国问题,开了中国文学理论界从生产论角度研究文学的先河。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中国文学理论界再次兴起了研究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热潮。这次马克思艺术生产论讨论,既是20世纪50年代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争鸣的延续,又是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研究的一次拓展,除了50年代所讨论的四个问题,这次讨论还涵盖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领域的研究、艺术生产论的现代意义研究、当代中国的艺术生产与艺术生产力关系研究等。
关于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学者们认为是一种互动关系,艺术生产从三个方面影响艺术消费:艺术生产为艺术消费提供材料和对象,艺术生产规定艺术消费的性质,艺术生产创造消费的动力、能力;艺术消费也在两个方面反作用于艺术生产:艺术消费使艺术作品成为现实的作品,艺术消费为艺术生产创造需要和动机。[16](P235-236)同时,学者们还进一步认识到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和物质生产与产品消费存在着重要的差异,主要体现为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精神性和审美性。“艺术生产与消费的真正交流,艺术作为审美对象真正呈现给读者,作品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真正成为艺术作品,都凭借于艺术的审美特性与审美价值。”[17](P615)艺术生产是一种审美创造,艺术消费是“伴随着联想和想象的再创造”,是对艺术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再认识和再评价”[18](P449-450)。
关于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现代意义,学者们认为它是一种科学的艺术方法论,对当代文艺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董学文指出,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概念,不是一个多义性、含混性的日常用语,而是严格规定的科学语言。这个文艺学、美学的新名词,既在文艺学、美学史上有变革意义,又对当今的文艺实践和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P1)何国瑞强调,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是“长期历史沉思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庞大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有史以来人类文艺学史上、美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20](P69)。肖君和认为:“指导我们文艺思想、文艺创作的具体的理论基础应该是马克思的生产论,而不是反映论,在文艺观念更新的今天,我们应该用生产论代替反映论,以便对艺术思想、文艺创作进行有效的指导。”他笃信,在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指导下,我国的文艺思想和文艺创作一定会出现“一个开放的繁荣兴旺的新局面”[21](P15)。
关于当代中国的艺术生产与艺术生产力研究,最早将艺术生产力概念引入文学理论的是董学文和陈代熙。董学文于1983年在《马克思与美学问题》一书中,初步涉及了“艺术生产中的生产力”问题。程代熙于1985年发表的对董学文《马克思和美学问题》一书的述评文章中,进一步论述了艺术生产力问题。他将艺术生产力界定为从事艺术生产的艺术家,指出发展艺术生产力就是调动艺术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发展艺术生产力是解决我国当前艺术发展中新问题、新要求的需要,发展艺术生产力的核心问题是“变革文艺领域的‘生产关系’”[22](P24)。20世纪90年代至今,朱立元、顾兆贵、陈奇佳等人联系中国当代的精神生产、艺术产业、社会发展来研究和论述艺术生产与艺术生产力问题。朱立元在90年代发表了《艺术生产论与艺术反映论关系辨析》、《艺术生产论与唯物史观》、《关于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等论文,对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作了综合考察,对建设中国特色的艺术生产论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进入21世纪后,朱立元又在其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中,结合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分析了中国当代艺术产业的现状,探讨了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论述了当代中国的艺术产业与艺术生产力之关系。[23](P348-387)顾兆贵在其《艺术经济学原理》中,探讨了艺术生产中的艺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指出艺术生产力是“一定社会的人们按照预定的目的,开发、利用艺术资源,创作生产艺术产品(包括提供艺术劳务),满足人们的精神审美需要的综合能力”;艺术生产关系是“人们在艺术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也称‘艺术经济关系’”。“艺术生产力决定艺术生产关系”,艺术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艺术生产力”,二者处于“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24](P11-12)陈奇佳在其《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当代诠释》中,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精神生产问题凸显的历史进程,论述了现代媒介的文化生产力,认为媒介“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其他传统媒介产业同样是文化产业之重镇”,强调“媒介的发展水平可视为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25](P94-95)陈奇佳特别指出:“文化产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设,带来了许多前人从未设想或涉及的问题领域,这需要理论家大胆创新,突破前贤所造就的思维定势,对时代的新问题作出积极应对。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生产理论发挥了巨大的理论指导性作用,其思辨的深刻性、理论模式的巨大包容性和预见能力,再一次得到了印证。”[26](P109)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的艺术生产,虽然也论及了作为商品的艺术生产,但那时作为商品的艺术生产还仅是个别现象,是极少数资本家谋取利润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更不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同时,马克思是将艺术生产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带有审美性质的特殊方式,马克思著作中论述艺术生产时所举的典型事例,是希腊神话、史诗,莎士比亚的剧作以及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的艺术生产主要指的是作为审美创造的艺术生产,重点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生产。当今世界,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27](P4),同时也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了当代社会的艺术生产,促进当代艺术生产向着多个维度展开。
(一)审美创造中的艺术生产
审美创造中的艺术生产,是艺术生产中的一种传统类型,在当代中国仍是艺术生产的重要类别之一。
审美创造中的艺术生产,就其生产目的来说,在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艺术生产者为社会提供的艺术作品,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它集中地反映了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它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欣赏者的审美需求:它用艺术形象去感染欣赏者,用美的情感去熏陶欣赏者,用愉悦的方式去启迪欣赏者,进而培养欣赏者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审美创造中的艺术生产,就其性质来说,是艺术家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有极大的自由性,他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展开想象的翅膀,突破现实生活和个人经验的局限,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同时,艺术家还具有极大的自觉性,视创作为生命的自我实现,为艺术而自觉奉献,诚如马克思所称赞的弥尔顿那样:“出于同春蚕吐丝一样的必要而创作《失乐园》。那是他的天性的能动表现”[28](P432)。审美创造中的艺术生产,就其方式来说,是艺术家作为个体的创造活动。艺术家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审美意识,都具有个体性和独特性。每一部作品的创作,都是一次独特的精神之旅,他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是独特的“这一次”;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次自我超越,他既不和别人相似,也不与自己雷同,是独特的“这一部”;每一个作品中的典型人物,都是个人心血的结晶,他既不是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翻板,也不是他人作品中人物的挪移,是独特的“这一个”。审美创造中的艺术生产,就其作品形态来说,主要是传统艺术类别的现代延伸,如小说、诗歌、散文、绘画、雕塑、舞蹈、歌唱、器乐演奏、歌剧演唱等。
(二)意识形态中的艺术生产
从一般意义上讲,所有的艺术生产都与意识形态相关,都可视作意识形态的生产,也都可以称作审美意识形态。从特殊意义上讲,那些遵从了特殊指令、有着特别要求的艺术生产,可以称之为意识形态中的艺术生产。那些明显承载着特殊的政治信息、承担着特殊的政治任务、与意识形态距离很近、联系很紧的艺术作品,可以称之为意识形态中艺术生产的产品。
意识形态中的艺术生产,有较为久远的历史。中世纪的教会文学,20世纪初期日本的普罗文学、苏联的“党的文学”,可以看成是意识形态中艺术生产的表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无产阶级的文学,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文学,四十年代的工农兵文学,新中国成立后为配合某一时段政治任务而创作的文学,也可以看成是意识形态中艺术生产的表现。在当代中国的艺术生产中,意识形态中的艺术生产仍在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中占有一定比例。
意识形态中的艺术生产,就其生产目的来说,在于宣传某种观念。艺术生产者在利用艺术进行宣传时也要遵循艺术的某些规律。诚如鲁迅所说:“一切文艺固然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色也算作色),而凡颜色未必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29](P84)这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文艺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等相比,它发挥宣传功能不能无视艺术规律,要让接受者在艺术享受中接受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主张,否则就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无异;其二,文艺具有宣传功能,但不只有宣传功能,除此之外,文艺还具有其他功能,如审美功能,这也正是文艺发挥宣传功能的独特之处,也是文艺得以独立存在的根本之点。
意识形态中的艺术生产,就其性质来说,是政党、阶级、集团意志的体现。它虽然也要经过艺术家的创作去实现意志,但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并不能自由自觉地表现自己的生命意识,艺术家常常要把自己的意识融入政党、阶级、集团的意志之中,在政党、阶级、集团的意志中表现自己的生命意识。意识形态中的艺术生产,就其方式来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艺术活动,是一种“遵命”的艺术行为,往往由上级组织或领导圈定出写作范围,定下艺术基调。当代艺术生产中的优秀干部题材、先进模范题材、道德楷模题材等,大都具有这一特点。
(三)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
艺术产业,是当代社会经济基础变革和生产方式变更的产物。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是艺术生产中的一种新形态,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快速增加的结果,也是当代艺术生产的主要类型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艺术产业是在文化产业的整体框架中被提及的,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随着后工业社会在社会结构、政治、文化格局的变化而必然出现的产业形式。”[30](P348)文化产业理念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也有不尽相同的名称,美国称之为版权产业,英国叫做创意产业。欧美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工业,20世纪中期得到长足发展,到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或称其为“朝阳产业”。中国的文化产业概念来源于西方,21世纪初期开始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各种报告、规划、意见之中。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于20世纪末期的文化体制改革。这次文化体制改革,将原本属于政府拨款的文化事业单位,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戏剧、歌舞等文化生产部门改为企业,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21世纪初期,文化产业被正式纳入党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支持和引导,努力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至此,文化产业正式列入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行列,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中的新发展方向和“朝阳产业”。同样,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构成要素的艺术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最佳时机。
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就其目的来说,在于获取经济利益。因为,追求经济利益是一切产业活动的首要目标,当艺术生产被纳入产业系统中时,它的目标是服从产业要求而不是艺术追求,获得经济利益也自然成了艺术生产的主要目标。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就其性质来说,主要是一种经济活动而非审美活动。它的目标定位、生产计划、产出情况、效益分析,也主要是按照经济规律来运行、按照经济活动来考量的,其主要是一种经济性质的评价。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就其方式来说,主要是一种集体活动。能进入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基本上都是能进行规模化生产的艺术品种,如电影、电视剧、舞台表演等。这些产品的生产,需要多个环节所构成的生产链才能完成,因而也需要多人的配合、协作才能完成。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就其形态来说,主要是现代形态的艺术,它们要么和现代科学技术相关,要么和现代传播媒介结合,如电影、电视剧、电子游戏等,它们能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批量复制,能借助现代媒介快速传播,从而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并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推动了物质生产活动中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且推动了艺术活动中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变迁,同时也使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所揭示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现象,表现得更为复杂多样。但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中的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它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时。
(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延续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它诞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展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成熟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大家知道,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31](P28-29)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观点是:其一,在某个特殊时期和局部范围内,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经济)的发展不成正比;其二,特定的艺术形式不会随着物质生产(经济)的发展无止境地发展下去;其三,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同一时期不同国家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其四,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但却不是唯一原因。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所揭示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四种表现方式,在当代世界尤其在当代中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续。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观点,仍然适用于当代社会,包括对当代中国艺术生产的解读。在当代中国的艺术生产中,也存在着在某个特殊时期和局部范围内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存在着特定的艺术形式不会随着物质生产(经济)的发展而无止境地发展下去的状况。这在诗歌和戏剧两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上表现得尤为突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物质生产(经济)发展处于复苏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的物质生产(经济)发展进入高峰期,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就诗歌、戏剧而言,却没有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向前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国诗坛热闹而繁荣,中国的戏剧也呈现出蓬勃气象。20世纪末21世纪初,诗歌、戏剧的处境十分艰难,逐渐走向了衰落。
在当代中国的艺术生产中,仍然还存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或同一时期不同地域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以陕西省20世纪80—90年代的文学创作与当下的文学创作相比,当下陕西省的物质生产(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了20世纪80至90年代,但其文学生产却远远不如20世纪80—9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陕西省的文学生产与同期的广东相比,物质生产(经济)相对落后的陕西比物质生产(经济)发达的广东,文学生产却更为繁荣。
在当代中国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关系中存在的各种不平衡现象进一步说明,虽然物质生产(经济)发展对艺术生产有极大的影响,但却不是唯一因素,艺术生产的发展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联系。
(二)艺术生产内部诸要素发展不平衡的呈现
当代世界包括中国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突破了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所描述的范围,呈现出一种新的不平衡趋势,即当代中国艺术生产内部诸要素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同一时期艺术系统内部不同艺术形式发展的不平衡。同一时期艺术系统内部不同艺术形式的发展,虽然也受物质生产(经济)发展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表现得越来越间接和隐蔽,而现代传播媒介、消费者审美取向的影响则更加直接和明显。离现代电子传播媒介越近,关系越密切的艺术形式,其发展越来越好,反之则越来越差。具体到艺术形式上,电影艺术、电视艺术、网络艺术、有电子媒介参与直播的舞台表演艺术等发展得好、发展得快,比较繁荣和兴旺;戏剧艺术、小说艺术、诗歌艺术等发展得比较差、比较慢,逐渐走向衰落和沉寂。这种不平衡,完全用马克思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观点去解释是有困难的,而用与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相关的、具有继承发展关系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研究理论,则能更好地做出解释。
第二,同一艺术作品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不平衡。传统的艺术作品,强调其内部各个构成要素的平衡与和谐,如情与理的平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都各得其所、不可移易。进入20世纪以后,艺术作品内部各要素的平衡原则逐渐被西方现代派所打破。当今中国的艺术生产,艺术作品内部各构成要素不平衡现象越来越突出。其一,艺术作品内部情理关系失衡。艺术作品感情泛滥,欲望膨胀,在很多艺术家、艺术作品中都存在着理性缺失。其二,艺术作品中价值关系的失衡。艺术作品的娱乐价值被无限放大,其认识价值、文化价值几乎被淹没。其三,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失衡。有的作品将喜剧的内容用悲剧的形式加以表现;有的作品将悲剧内容喜剧化,将英雄漫画化;有的作品将历史戏说化,将趣闻历史化。这种不平衡现象,也很难完全用马克思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观点去解释,而用与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相联系、但又不尽相同的当代美学理论中审美生活化的观点去解释,则更有针对性。因为“马克思尽管注意到了艺术生产在整个精神生产领域的特殊地位,但他关注的毕竟是唯物主义的一般原则性问题”,需要后人“根据新出现的历史情况对其某些具体论断加以变化调整”[32](P4)。这样,才能使其更具代表性,更富解释力。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主要研究了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互动关系,而当代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特别是作为文化产业中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远比马克思时代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复杂多样,中间因素的作用也更为突出,因而更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关系的新变化
当代社会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同马克思时代相比已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相互作用的变化。从总体上讲,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是互动关系,“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33](P9)。从具体看,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马克思时代和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生产和消费的互动关系,有主与次之别,其中,生产是起点,属于支配要素。当代社会的艺术生产与消费,其主次关系发生了变化,消费不仅与生产并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带动艺术生产的内驱力。这种现象在20世纪中后期的西方学术界引起了不少学者的重视,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费瑟斯通在《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等著作中,都论述了这种生产与消费位置出现颠倒的现象。波德里亚指出:“消费者的需求和满足都是生产力……从我们阐述过(或将要阐述)的各个方面来看,消费都表现为对我们所经验过的意识形态的颠倒。”[34](P75)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才称当今时代为“消费时代”,当今社会为“消费社会”。
第二,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中间环节的增加。在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直接关系,生产与消费直接是对方的前提、直接互为对象。在当代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中,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已不是那么直接,中间环节中的艺术流通与艺术市场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艺术流通是“连接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纽带和桥梁”。通过自身的中介作用把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联系起来,“经过艺术流通,为消费者提供艺术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艺术消费的需要;经过艺术流通,实现艺术商品的价值,补偿和满足艺术生产过程中艺术物化劳动的消耗和艺术劳动支出的正常经济需要,使艺术生产获得再生产的条件和物质基础”[35](P293-294)。而艺术市场,正是艺术流通的场所和渠道,它同样是“沟通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中介,是艺术生产者和艺术消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换劳动的纽带和桥梁”[36](P348)。当代的艺术生产理论,应该引入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流通理论和市场理论,吸收现代市场营销学、广告学的相关学科知识,拓展马克思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关系研究的空间,深化中间环节研究,更好地促进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良性互动。
(二)艺术生产中的两种价值兼顾
即使是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它生产出的产品仍然是具有商品属性的艺术品。无论其商品属性有多强,它也同样是特殊的商品,即文化商品。“文化商品具有文化与经济双重价值,它提供了一个双重市场:物质市场和思想市场。物质市场决定了作品的经济价值,思想市场决定了作品的文化价值。”[37](P56-57)
从理论上讲,艺术品“是传递思想的工具,正是‘思想’把艺术作品从‘一般经济用途’转化为‘文化用途’。由此,艺术品不仅具有经济价值(与所有经济商品一样),还具有文化价值”[38](P35)。因此,即使是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也应兼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只顾经济价值,就将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相等同,艺术产品与物质产品相一致,这就取消了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的特殊性,同时取消了艺术生产与艺术产品的独特地位和独特价值,从而也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只顾文化价值,就将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与审美追求中的艺术生产相等同,艺术与美完全一致,这就取消了艺术生产和艺术作品的商品性,同时也取消了艺术生产与艺术作品的产业地位和经济价值,照样会失去竞争力。因此,中国的艺术产业发展,必须兼顾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始终围绕着人民大众的需求,不仅表现在经济效益上,更表现在社会效益上”[39](P355)。中国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同样也应注意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遵循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相结合的审美优先性原则。艺术家要始终处于艺术产业的中心,根据情感逻辑关注社会民生、展示人类的思维困境,批判或建构现实、表达人类最为微妙的情感等”[40](P361)。这样,才能使中国的文化产业和艺术生产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艺术消费中的多种目标实现
当代社会,艺术消费既是人类精神享受的需要,又是艺术发展的需要。依此推论,艺术消费就既能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又能推动艺术产业的发展。
艺术作品的消费过程,是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实现过程。而所谓文化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作品所具有的美感、和谐、外形以及其他的美学特征。精神价值:展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形成身份和地位意识。历史价值:反映创作时代的状况,提供与过去的连续性来启迪当下。象征价值:象征意义的储备库和传递者。真实价值:它是真正原创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品”[41](P30-31)。艺术产品文化价值的多层次性,决定了艺术消费应实现多种价值目标:一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给人以智慧启迪,提升人的思想品质;一方面使人明确自身的社会身份,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又使人们了解社会生活,明确历史与现实的关联;一方面使人了解艺术的虚拟性与象征性,理解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另一方面又使人了解艺术的原创品质,理解艺术创造的不可重复性。[42](P56)当然,在艺术产品文化价值的多层次构成中,审美价值是居于首位的,其他价值的实现,也往往有赖于审美。在这个意义上,“艺术消费是通过对艺术产品提供的审美艺象的观照、体验、理解和再创造的审美实践活动,在不断强化审美意识,扩大审美视野,积累审美经验,丰富用艺术的方式掌握世界的能力的同时,享受体验自我、确证自我、完善自我、获得心灵宁静和自由的审美愉悦过程。艺术消费以满足主体的审美享受需要为根本标志”[43](P407-408)。
艺术消费的过程,也是艺术作品经济价值的实现过程。其一,消费者在艺术消费的过程中,是以货币支付的方式向艺术生产者(经营者)购买艺术产品,艺术生产者从艺术产品中获得经济利益,并通过纳税等方式为国家增加财富。其二,艺术消费是艺术生产的推动力,艺术消费实现的经济价值越多,就能更好地刺激生产者的欲望与积极性,推动艺术生产的发展。其三,艺术消费推动艺术产业发展。艺术产业本身就是艺术生产由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产物。在人们以温饱为追求、以物质享受为目标的时候,那时只可能有艺术产品,不可能有艺术产业。当“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将超越物质需求,更注重‘服务和舒适——保健、教育、娱乐和文艺——所计量的生活质量’”[44](P349)时,艺术产业才得以形成。同理,艺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只能以艺术消费为推动力,当艺术消费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时候,艺术产业就进入了它的“朝阳期”,也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1][6][11] 季水河:《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10][16] 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3] 董学文、金永兵:《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5][23][30][39][40][44] 朱立元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 皮埃尔·马歇雷:《列宁——托尔斯泰的批评家》,载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
[8] 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9] 伊格尔顿:《作为生产者的作家》,载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
[12][13] 丹尼斯·德沃金:《文化马克思主义在战后英国——历史学、新左派和文化研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4][15] 王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7] 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
[18][20] 何国瑞:《艺术生产原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9] 董学文:《文艺学的沉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1] 肖君和:《要用马克思的“生产论”指导文艺》,载《文艺争鸣》,1986(4)。
[22] 程代熙:《一本值得一读的美学论著——董学文〈马克思与美学问题〉述评》,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
[24][35][36][43] 顾兆贵:《艺术经济学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5][26][32] 陈奇佳:《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当代诠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7] 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9] 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1][3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4]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7][42] 单世联:《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讨论文化产业的若干议题》,载《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6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8][41] 戴维·思罗斯比:《经济学与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张 静)
On the Real-life Value of Marxist Theory of Artistic Production and Contemporary Artistic Production
JI Shui-he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Hunan 410005)
The significant real-life value of Marxist theory of artistic production has been accepted and developed by not only western but also Chinese literary theorists.The artistic production expounded by Marx is unfolding multi-dimensionall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being demonstrated as the artistic production in aesthetic creation,ideologies,and art industries.Presenting several new features,the imbalanced development of artistic production pointed out by Marxist literary theories has been greatly changed:on the one hand,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rtistic production and that of material production continued.On the other,new phenomena has emerged from the imbalanced development of factors interior of the artistic production.New variations have also taken plac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istic production and artistic consumption in Marxist theories commercial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 are both taken care of in the artistic production,and multiple value functions are realized in artistic consumption.
Marxist theory of artistic production;real-life value;contemporary China;artistic produc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变迁”(06BZW005)
季水河: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湘潭 4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