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彬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我国民俗体育活动形式日益增加,逐步重视人才的培养,与经济相结合迎来新的发展。但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如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化发展中的负面效应以及传承的瓶颈问题。活态传承是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民俗体育活动走进校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主要结论:民俗体育活动形式日益增加;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传承的瓶颈。建议:民俗体育是具有极高锻炼价值和教育价值的体育活动,进校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可以打造一批年轻的民俗体育的接班人。同时,丰富学校体育活动,为其发展增添活力。
关键词:民俗体育;现状;活态传承
1. 民俗体育的概念
民俗是人类顺应自然,征服自然,发展社会生活需要,在特定的民族、地域和时代,一定的物质生产水平,顺应自然环境和政治气候,自发形成,不断演变,逐步扩散,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的[1]。体育是以身体活动或运动为媒介,以培养和完善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或过程,并以谋求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2]。
2. 民俗体育的个案
2.1 龙舟竞渡。早在我国原始社会,龙作为一种精神图腾已然存在。在从事狩猎和简单农耕生活中,以图腾崇拜观念的引导,对龙的崇拜信仰已成为一种风俗,成为当时人类生活的普遍存在[3]。于是,龙舟就成为了这种神灵的表征之一。端午节期间,南方水域人们划船走亲访友,途中碰到其他船只就随意比赛速度,这种年年相袭的习俗,逐渐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竞渡”。龙舟、竞渡、祭礼传说统一在端午节这一载体。在“有水就有龙”的感召下,以“传播龙文化弘扬龙精神”名义,或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纪念中,龙舟竞渡历经千载流传至今。不得不说,运动竞技是其不断流传的动力。
2.2 傩舞。古人在驱赶灾疫求神还愿的过程中,伴随节奏的步态,古称为傩舞。傩舞源远流长,与原始狩猎、巫术意识和图腾崇拜等有关。舞者佩戴形象狰狞的面具,装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矛、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傩….”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详,驱除疫鬼,祈求平安。傩舞不仅是先古祭祀的仪式和驱逐鬼疫的舞蹈,更是舞蹈史上的活化石,是跨越时空、民族、地域的文化复合体,是中华古文化的有机融合。
2.3 客家舞火龙。舞火龙起源于客家人的生存环境——“瘴厉之区”,唐代韩愈被贬赴任途中,有感粤东瘴气,写下凄楚诗句“知汝远来应有意,收好吾骨瘴江边”。舞火龙反映了客家人在与瘟疫、水旱灾害的抗争过程中,对瘴历之乡的自然环境的挑战;同时,舞火龙也体现了吉祥观念,民间有说法“火龙在,瘟魔除;火龙旺,子孙兴;火龙游,兆丰年”,“火老虎进灶,吃了老年转少年;火老虎进屋,发财做屋;火老虎进间,钱财金子满缸”。
3.民俗体育的现状
以上个案,我们不难看出民俗体育的现状。
3.1 民俗体育活动形式日益增加。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民俗体育活动逐渐普遍了: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参与人数增加,影响范围扩大,引领健身潮流,如广西壮族聚集区的许多乡镇会在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举行抢花炮;摆手舞、武术项目纳入重庆石柱县全民健身计划;蹴球在北京和上海作为健身项目入社区的推广等。
3.2 注重人才培养。自从举办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后,部分省份开始依托中小学、高校或体育项目相关单位,培养专业的民族体育运动员。河南省命名鄭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等8个单位为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主要负责珍珠球、毽球、木球、蹴球、板鞋竞速、陀螺等项目的训练。广州、海南、北京、贵州等地也创建了少数名族体育项目训练基地。
3.3 与经济结合,迎来新发展。民俗体育与旅游结合,优势互补,体育旅游事业得到空前发展。“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将民族风情、旅游资源、高原体育等的融于一体,在传统节日里开展射箭、武术、摔跤等民俗体育活动,大大提升了青海特色旅游形象。“洛阳水席”、洛大鼓、排鼓、狮舞、舞龙等在节日庙会、牡丹花会的精彩呈现,因其丰富性、独特性、观赏性和广泛参与性,在洛阳旅游资源开发中起了重要作用[4]。同时,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河南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等的举办,更使人们意识到民俗体育带来的经济效益。
3.4 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打破了我国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地理环境屏障,使得民俗体育失去保护,同时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与生产方式相关的跳竹竿、骑马等民俗体育项目已在部分地区消失。
3.5 现代化发展中的负面效应。在民俗体育活动给旅游资源开发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也带来了负面效应,过于片面的追求民俗体育带来的经济价值,忽视了其文化价值,无形中加剧了民俗体育文化的破坏,甚至毁灭[5]。
3.6 传承的瓶颈。民俗体育的传承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甚至已经上升到值得堪忧的境况。大部分民俗体育靠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言传身教”才得以传承。近年来,“民工潮”的高涨,大部分青年农民向城市流动,因此,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口结构和传承模式,甚至传承中断。
民俗体育的“活态传承”
民俗体育是具有极高锻炼价值和教育价值的体育活动。大多数的民俗体育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身传口授的方法来传承,缺少文本资料,理论研究严重匮乏。全球体育发展的经验一再证明,大多体育项目是在成为学校体育资源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并通过学校体育的方式在整个社会传播开来。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可以打造一批年轻的民俗体育的接班人。同时,丰富学校体育活动,为其发展增添活力[6]。
民俗体育走进校园是具有可行性的。首先,民俗体育具有教育价值。民俗体育蕴载着我国悠久历史的儒家、道家、佛家文化,反映人民的生活习俗、道德风尚、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是民间文化、经济、生活的一种表现。民俗体育进校园不仅是身体素质、意志力的锻炼教育,也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教育,培养民族认同感的教育。其次,民俗体育具有健身娱乐价值,如锻炼身体、智力,并能给人以休息娱乐和美的享受。娱乐健身可以让学生强健体魄,调节精神状态,缓解压力。
民俗体育走进校园,以下方面还需重视[7]。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重视,加大投入,促进基础理论的建设。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突破学校体育课程西方模式的束缚,重视培养人才。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体育老师掌握民俗体育的技术理论和文化内涵,为民俗体育的活态传承打下基石。再者,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传播效应,让民俗体育走在更宽的视野。大众媒体对某些民俗体育的历史渊源、传承发展、文化内涵、表现形式等的介绍宣传,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社会大众更加了解民俗体育,与各界力量一起推动民俗体育文化传播与发展。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鲍冠文.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陈勤健.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4]董好杰.洛阳民俗体育发展现状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2(09).
[5]色音巴雅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市场经济[J].中国体育科技,1994.
[6]秦琴.南丰傩舞的体育渊源及发展[J].南昌大学学报,2009(40):142-145.
[7]朱毅然.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体育的活态传承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