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娥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推广,各学校的课堂“活”起来了,学生也“动”起来了。然而农村教学资源匮乏,怎样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成为农村教师的重要课题。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课堂上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必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就不必点明,否则就会限制学生的发展。
传统教育中,大家都习惯于满堂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学校都倡导“学校是学生的学校,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农村中学也不例外。新课改后我们更要明白教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搞“一言堂”,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信任学生的潜力,解放学生的头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进步,让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起引导作用。如教学戊戌变法,它的背景、时间、人物、内容、结果,学生可以在课本上找出答案,教师就不必花太多时间,而应在变法失败原因上引导学生思考,并在学生发言后加以评价与总结。
二、充分利用课本里的辅助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对新旧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新教材有了很大变化:增加了“动脑筋”“练一练”“自由阅读”“每课一得”“活动与探索” 等。另外还有一系列辅助栏目和大量的图片材料。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的这些辅助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如九年级下册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后的“每课一得”有一幅讽刺国联的漫画。学生看到漫画都非常感兴趣,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平时接触到的相关信息不是很多,因此他们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意思。这时,教师应适当引导,利用这一辅助材料,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虽然国际联盟的宗旨是制裁侵略、维护和平,但实际上是一纸空文,体现的是“大国主义”“强权政治”。又如,九年级上册第三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课后的“材料阅读”向学生展示了《权利法案》的具体条文,这就让学生更加理解《权利法案》的核心是限制王权。学生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迫不及待地与人分享,展示自我,不知不觉就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充分挖掘课本潜在的教育资源,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目标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其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日益重要。究竟应当如何处理这一环节呢?
农村中学的学生平时获取的信息较少,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适时引导,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如八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国民革命的洪流》,教师可以通过北伐战争这个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团结友爱的精神。国民革命军为了实现国家统一而英勇奋战,正是由于国民革命军的团结合作,在革命前期军队取得了巨大成就,革命军很快从长江流域打到了珠江流域。可让学生讨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怎样爱国,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用知识武装自己,将来为国家作贡献,并在学习中发扬合作的精神。在学习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得到了培养,也就树立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我是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是学校的一员,我要为校争光;我是班级的一分子,我是课堂的小主人。如果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课堂就“活”了。
四、大胆创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数是单一的,以卷面成绩得知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试卷又往往覆盖了众多知识点,这样的评价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新课改后,我们不妨尝试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课堂表现、考试等途径综合评价学生。试卷也一改以往的风格,较注重人文性、趣味性、开放性、多元性。不完全唯分数的评价体系,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新的评价体系会使师生关系融洽,丰富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步伐,我们应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提倡师生平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初中历史的学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用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形成新的知识。因此,我们应转变教学观念与行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