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楠
河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 郑州 45000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皮肤损害愈合后仍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痛综合征,是急性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最常见的并发症[1]。据文献[2]报道,带状疱疹发病率1.4‰~4.8‰,其中约20%的患者遗留神经痛,而50岁以上患者中25%~50%发展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超过70岁患者中发展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比例高达75%。我院对53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取神经阻滞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01—2013-01收治的53 例采取神经阻滞治疗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男29例,女24 例;年龄63~85 岁,平均(72.6±4.8)岁;疼痛部位:头面部21例,躯干部20 例,颈部12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且按美国神经病协会(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标准[4]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排除恶性肿瘤、其他免疫系统疾病所致的疼痛。所有患者疼痛模拟评分(VAS)均在7分以上,伴高血压48例,冠心病34例,糖尿病31例。
1.2 治疗方法采用疱疹分布区的神经根阻滞治疗,如眶上神经、颈浅丛神经、臂丛神经、股神经等,以地塞米松5mg+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21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中,使用4.5 号注射器针头椎旁注射及肋间注射,注射总量3~10mL。再次治疗者采取皮内注射,皮丘直径1cm,间隔2cm 1个,每点注射1mL,总量20~30mL,2~3d注射1次;随疼痛缓解时间延长,注射时间间隔逐渐延长,疼痛持续缓解5d以上可停止注射。神经阻滞治疗的同时辅以曲马多缓释片50~100mg,q12h。
1.3 观察项目治疗结束后采用VAS评价镇痛效果。以视觉模拟尺的0端代表无痛,10端代表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感觉在尺上标出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以此判断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定参照生活质量评定指数,内容包括10项指标,每个指标有4个选项:无影响、影响很小、影响较大、影响严重,量化分值分别为0、1、2、3分,最高30分,最少0分。
2.1 基础护理嘱患者穿干净、宽松的衣服,及时更换床单、被套,并保持清洁干燥;必要时无菌操作下将液疱刺破,用注射器吸出疱液,患处皮肤予以炉甘石洗剂清洗,2次/d。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温度及湿度适宜,定时开窗,保持空气流通;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60min,并用1∶400的消毒灵溶液拖地、擦拭各种设施。
2.2 疼痛护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较明显,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性质,通过多种形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如看电视、听音乐、与家人及亲戚朋友交谈等;对伴抑郁、焦虑患者,除给予心理支持外,可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催眠药或抗焦虑、抑郁药;使用中医上的穴位压迫等手段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和自我镇痛,必要时可用冷敷等物理方法减轻疼痛。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并给予关心和安慰,对疼痛剧烈持久、难以忍受、情绪失控的患者,安排专门护理人员进行特护。
2.3 眼部护理病灶累及眼部者,可用阿昔洛韦眼药水滴眼,3次/d,滴眼液前应先用棉签将分泌物轻轻拭去;分泌物多时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睡前用红霉素眼膏涂眼。滴眼药时动作要轻柔,防止角膜疱疹破溃;保持眼部卫生,嘱患者不可用手或其他不清洁物品揉擦,不能让疱疹液及清洗液流入眼中。
2.4 饮食护理PHN 患者的饮食原则为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多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胡萝卜、柑桔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营养均衡,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改善局部代谢,促进上皮细胞修复;适当配以清热解毒、除湿、清肝胆的食物,如绿豆汤、冬瓜汤、薏仁粥等。
2.5 心理护理由于本病起病突然,疼痛症状明显,且病程较长,患者多有情绪低落、心情烦躁、悲观失望、焦虑,甚至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并给予体贴与关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正确引导和劝阻,防止因患者私自用药、加大药物剂量所引起的不良后果,注意因解释不周或态度生硬带来的消极对抗情绪;及时向患者宣教疾病知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6 出院指导嘱患者在疼痛未完全缓解的情况下坚持服药,直至疼痛解除。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感冒、发热,防止复发。保持心情舒畅,注意营养均衡,发现问题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经神经阻滞治疗与有效护理后,53例患者治疗后VAS为2.24±1.08,显著低于治疗前的7.86±2.32(P<0.01);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9.98±0.86vs 20.64±6.38,P<0.0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顽固性疼痛性疾病,主要原因是滞留于体内的病毒所致,当机体受到某些因素的侵袭导致自身免疫力低下时,滞留于体内的病毒再次被激发,病毒沿神经生长繁殖,造成神经的损坏,从而引起神经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短则1~2a,长者超过10a。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其发生机制包括病毒侵犯脊髓后索、局部炎症反应、局部发生缺血性改变。带状疱疹常涉及并支配身体一侧的相应神经根,相应部位皮肤就会出现带状以及斑块状病变,从而出现局部疼痛、发热等症状,患者常出现急躁、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严重影响预后。
对于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重视疼痛的护理评估与健康教育,使用舒适护理技术,实施心理护理,全程贯穿健康教育,教会患者减轻疼痛的技巧,设法减轻或消除疼痛因素,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 赵爱平,陈晓丹,陈云飞,等.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3):981-982.
[2] Johnson RW,Dworkin RH.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and postherpetic neuralgia[J].BMJ,2003,326(7 392):748-750.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4] Dubinsky RM,Kabbani H,El-Chami Z,et al.Quality Standard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Practice parameter,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an evidence-based 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J].Neurology,2004,63(6):95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