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静
济南市中心医院 济南 250000
近几年,临床较重视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在大于标准大气压环境下给患者输入高浓度氧,从而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组织,促进组织功能再生。本文选取160例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10—2014-10 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出血临床诊断标准。男90例,女70例;年龄40~75岁,平均(51.23±1.36)岁;脑出血量10~30 mL;所有患者均排除肿瘤、动/静脉瘤引起的脑出血、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未接受雌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2组年龄、性别、病史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首先给予2组患者常规内科处理,早期给予脱水处理、降低颅内压、止血、扩张血管、营养脑神经、运动疗法等处理;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HBO 治疗,具体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7d病情稳定后给予HBO 治疗,高压氧机器采用烟台产GY 大型空气加压舱,输氧后15min内升压至0.2MPa,吸氧时间为90min,每隔30min休息1次,休息10min,高压氧治疗频率1次/d,12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高45分,最低0分;评分标准:轻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15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6~30分;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1~45分。凝血酶测定,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24h、1周、2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均采用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血浆凝血酶水平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4h时,观察组患者血浆凝血酶水平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14d后观察组血浆凝血酶分别为(10.22±1.87)ng/mL、(8.58±2.29)ng/mL,对照组分别为(12.02±1.84)ng/mL、(10.00±1.78)ng/mL,观察组血浆凝血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比较治疗7d、14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2.08±4.07)分、(9.65±3.68)分,对照组分别为(16.50±5.57)分、(14.15±4.94)分,观察组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脑出血是高血压最常见症状,对人体脑组织具有较大的破坏力,能导致局部缺血、缺氧,导致脑间质及细胞水肿,使毛细血管间隙增大,加剧血管缺氧损伤。随着血管缺氧、缺血时间的延长,血管损伤程度越来越高,导致脑组织坏死,颅内压增高,甚至可能形成脑疝,威胁患者生命健康[3]。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是迅速改善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凝血酶水平。
凝血酶是一种血清丝氨酸蛋白酶,在血管损伤的情况下能够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同时还能引发一系列介导反应。研究显示,由凝血酶引发的的脑水肿依据其作用机制主要分为血源性脑水肿和细胞毒性脑水肿。早期脑水肿主要是凝血酶导致的细胞毒性脑水肿,后期脑水肿主要是凝血酶导致的血脑屏障破坏导致的血源性脑水肿,从这点来说凝血酶对人体脑组织具有较大的毒性作用。
HBO 治疗能够提高人体血氧含量,改善脑组织供氧,恢复人体受损组织,且能提高人体脑组织氧代谢率,减少脑组织乳酸盐含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促进人体血浆凝血酶的吸收和分解,减轻凝血酶的毒性作用。同时,高压氧治疗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通过降低颅内压,提高组织活力,加快血流速度,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本次研究显示,HBO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而且能有效降低血浆凝血酶水平,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 王亮,张建富,刘海珠.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浆凝血酶水平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51-53.
[2] 乔力潘·加马力,温切木·吾斯曼,郑燕.高压氧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34-135.
[3] 张建富,王亮,刘海珠.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6):462-463.
[4] 赵波,吕云利,姚向荣,等.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浆ET、CGRP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5):3 888-3 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