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2015-01-22 14:49罗雯瑶
中国期刊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学报编辑部职业

罗雯瑶

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罗雯瑶

伴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及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报遭遇更加复杂的形势和环境,学报编辑人员既面临着生存危机,也迎来了摆脱长期积习的职业发展问题的机遇。关心和解决编辑职业发展中的问题,探究其职业困境的根源及突破职业困境的策略方法,是保持编辑队伍的稳定,实现改革重要目标的必然途径。

一、学报编辑职业发展困境的表现

1.职业认同存在危机

学报编辑的职业发展首先立足于对自身职业身份的认同,即自身对编辑工作的肯定性评价,如对编辑工作性质、功能、地位、价值等的认可[1]。编辑如果在职业认同上存在负面、消极的体验,没有意识到编辑作为一种独特性职业的价值与意义,则难以投入工作热情或者对自身的劳动产出缺乏肯定感、满足感。职业专业性、待遇与地位、社会评价等方面的不利因素,都会导致编辑产生这种职业身份认同危机,从而影响其在开展职业活动时的自觉性、自我提升行为、工作满意度等。而编辑自身的自我提升不足与消极工作状态又进一步消解其职业认同感,最终使得其陷入职业发展停滞不前的恶性循环。

2.职业素质难适应新要求

信息化、市场化给出版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冲击,对编辑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多元的要求,如创新意识、数字技术、市场眼光等。在面对时代发展和行业发展的急剧变化时,一些学报编辑在思想观念、知识储备、工作技能的更新上准备不足,延续惯习的工作方式,无法适应数字化、经营型编辑出版的需要。而基于高校学报作为学术刊物的特性,编辑的知识结构、学术水平也越来越成为制约刊物发展的重要因素[2]。“编辑学者化”虽已倡导多年,但高校编辑队伍人才结构的调整还面临巨大挑战。编辑学术素养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真正既具有学术水准,又具有职业能力的新型编辑人才非常匮乏。

3.职业上升通道狭窄

学报编辑在谋求职业更高层面的提升上有两重通道:其一是管理型通道,即行政职务的提升,拥有更多决策的权力;其二是技术型通道,即谋求专业技术的发展,从评价机制上看,直接表现是职称上升。在职位提升上,高校学报编辑部组织结构通常扁平化,管理岗位非常有限,而且管理者多由校方任命,加上其他部门转调的因素,能够从编辑提拔为领导层的编辑实属凤毛麟角。在专业技术提升方面,尽管编辑经过努力,专业技能得到提高,但与薪酬、社会影响力直接挂钩的职称评定常常因名额的限制、专业成果的认定方式缺陷等问题而难以得到解决。

4.职业环境中动力不足

以高校编辑部为单位构建的微观职业环境中,人事管理服从学校统一安排,多缺少具有岗位针对性的考核。一项调查表明,80%以上的学报编辑都接受校级的考核,而68.75%的编辑认为当前的岗位考核标准不完全符合学报岗位的要求[3]。这种状况无法形成对编辑个人业绩的监控和激励,使得编辑团队缺乏竞争活力。而从整个学报行业的宏观职业环境来看,由于学报多由学校财政支持,对经济效益的要求较低,而面对的发稿“刚性”需求巨大,因此大部分期刊处于不愁经济来源、不愁稿源的状态。编辑处于学报这种内外缺乏市场刺激、相对封闭的安逸状态,难以产生自我发展动力。

二、学报编辑职业发展困境的形成原因

学报编辑职业发展困境的形成根源是高校环境下编辑出版传统体制的制约,这与编辑个人认识的偏差有关。

1.编辑部体制结构性弊端

一般来说,组织的规模大,结构合理,岗位齐全,制度和运行都更为规范,有着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会给个人带来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2011年,时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提出,现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存在数量过多、规模过小、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报刊出版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竞争力”[4]。高校学报编辑部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学报编辑部散布于各个高校,规模小,人员数量少,层级结构简单,岗位设置不齐全,这样的人员配备形式决定了其“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多由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带着若干编辑分头作战、简单协作。反过来,这种工作模式带给编辑职业发展的问题是,在横向上,编辑多独立承担某一学科,很难谋求工作内容的变通、轮换、丰富,同时还要分摊编辑主业之外的众多工作;在纵向上,编辑也难以获得职位的进一步提升。编辑部的日常管理多由集行政、财务、人事于一体的办公室来承担,高度依赖于少数管理者的经验和风格,缺少长效的制度规范保障,针对编辑部成员职业发展规划的专业人力资源工作几乎空缺。简单型的编辑部组织结构中,既无法配备专业的人力资源师或职业发展顾问,编辑部也难以付出时间、精力乃至经济成本来展开职业测评、发展路径设计、信息沟通、发展监控等工作。

2.高校人事管理体制局限

编辑部隶属于高校,并非独立法人,在人事上对高校有一种从属和依附性。在学校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之内,编辑人员往往是被忽视、边缘化的。在选人用人环节,行政力量的压力可能迫使编辑岗位成为学校照顾人员安置的“自留地”,不能按照一人一岗匹配的原则和编辑职业素质要求选拔合适人才。在绩效考核上,相当多高校还未建立体现编辑工作特点和性质的考评体系。更重要的是,在长期封闭自守、遵循平均主义的环境之中,管理层对这种具有市场经济性质的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3],考核缺乏严格的执行,因而往往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在培训进修、职称评定的管理上,编辑人员缺乏脱产进修、对外交流、申报课题的机会,以及高校与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在职称评定上的标准冲突等,影响了编辑专业水平和学术素养提升,也制约了编辑专业地位和相应福利待遇的获取。现有的人事管理既无法激励编辑自身谋求职业发展,也未能为编辑创造职业发展的良好条件,更加深了编辑对自身职业身份的认同危机。

3.编辑个体观念偏差

编辑个体是自身职业发展的主体,对自身的定位和要求偏低、职业规划和发展的意识不足是导致其职业发展停滞不前的又一重要原因。从学报编辑群体的组成结构来看,很多编辑部有这样的特点:年龄层过于老化或者年轻化,出现结构性断裂;女性编辑占据较高比例。编辑部的老编辑过多,可能缺乏进一步发展的活力;而一大批年轻编辑聚集,尽管有一定的发展意识,却无法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途径。传统编辑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女性细致、沉稳的性别优势更契合工作需要,但是以女性为主的职业群体往往承受事业与家庭的矛盾,受到传统社会分工的角色影响,更多地追求工作稳定感,进取心、竞争意识、晋升要求偏低。除了年龄、性别等客观因素,从编辑的主观因素上来说,一部分编辑对自身及职业没有清晰的认识,并没有形成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缺乏强烈的事业成就动机。面对改革形势,编辑的观念偏于保守落后,缺乏开拓进取精神。

三、学报编辑突破职业发展困境之路

要突破学报编辑职业发展困境,就要呼应时代要求,从宏观层面的体制改革入手,将国家政策具体落实到高校、编辑部,在学报经营方式和管理制度的变革中实现编辑个人的发展,这其中也必然要求编辑个体积极主动参与变革,谋求自身职业发展。

1.行业层面:探索编辑部体制变革

自2012年7月原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改革风暴一触即发。尽管“转企”之论还存在种种争议,但无论具体以何种方式、何种进度推行改革,学报编辑部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学报编辑部体制改革总的趋势是从“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转变。唯有如此,才能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选拔、锻造专业的编辑队伍,激发编辑人员活力,为编辑人员提供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集约化发展前景体现为重新整合资源,组建大型的出版集团,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搭建联合数字出版平台等,并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建立健全规范的制度保障。诚然,在现有的条件下还无法实现“一步式”“一刀切”的编辑部与母体高校分离,如何兼并、联合也面临着种种现实的挑战,过渡形式正在探索与实践之中。在可行的步调上,一个重要也是必要的变革就是编辑与经营相分离,更精准地定位编辑角色,让编辑集中精力投入学术性、专业性的编辑主业,以编辑出版为中心建立支撑服务系统,协调处理人事服务、财务流转、推广发行等工作。

2.学校层面:加快人事制度改革

编辑部体制走向终结尚需一个复杂的变革过程。高校作为主办单位处理好与编辑部的关系,是当下学报编辑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学报编辑的管理改革内含在高校人事

制度改革之中。高校应充分考虑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做好岗位的工作分析,包括工作范围、内容、权责等,提出人员任用的标准。在招聘、职称评定、培训交流、考核奖励等方面的人事管理建立细化制度。在选人用人中,要进行公开公正的招聘,针对性地考查应聘者的编辑胜任力,让真正热爱编辑工作、具备发展潜力的人才加入编辑队伍。根据编辑、教师、行政等不同类别,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开辟多元化的发展通道,实现岗位的合理流动,使编辑能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晋升路径,破除发展瓶颈。同时,高校要关心编辑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为编辑人员课题申报、参加培训和继续深造创造同等于教师的条件,并制定相应措施鼓励编辑自我提升,解除在职称评定上的不合理限制。总之,高校要与编辑部共同建立科学、客观的业绩考核机制,制订详尽、可操作的考核制度,建立考核指标体系,配套奖惩措施,落实绩效考核,在分配上体现各人水平、贡献、业绩差异,从而达到激励作用。

3.编辑部层面: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编辑部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意识地为编辑职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第一,编辑部应制订用人规划,设计不同的发展路径。对于兼具专业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的编辑,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培养和行政晋升的机会;对于偏重学术型的编辑,鼓励其继续深造,在学术研究与编辑工作结合上寻求更大的发展;对于偏重专业技术型的编辑,引导其更好地发挥其技术性优势。第二,有规划地开展培训、交流活动。在内部活动中,明确不同阶段工作的重点和编辑的特殊需要,将讲座座谈、同伴互助、自主学习等方式相结合,促进学习共同体形成,及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编辑职业发展的困惑。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完成编辑继续教育培训要求,支持编辑参与行业活动和学术圈交流。第三,加强团队建设,形成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氛围。编辑部要让每一位成员参与期刊发展的目标制定、规划、组织和控制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活力,使之找到对编辑工作的认同感和对编辑部的归属感,提升个体在整体中的责任意识。此外,在团结和谐的基础上也要引入竞争机制,综合运用报酬和精神激励手段,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

4.编辑层面:提升职业发展力

社会评价、高校管理、编辑出版体制最终都集中作用于编辑个体,并通过编辑个体内在的态度、观念反映出来,形成编辑职业发展的原动力。改变被动等待、自弱自怜的状态,树立谋求职业发展的愿望和勇于参与变革的决心,是学报编辑迈出职业发展的第一步。因此,学报编辑在实践中首先要用心体会、反思,认识所承担的使命,明确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编辑,构建职业认同感。其次,应注重了解和把握编辑行业发展前景和改革方向,对自身所处状况和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做出理性的判断,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步调地付诸实践。最后,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积极、主动参与专业培训和行业交流活动,获取必备的知识、技能,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为成为专业化、学者化编辑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1]段乐川.论编辑的职业认同及其培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48-151.

[2]王雪松. 论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学术素养——兼谈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发展[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77-80.

[3]马殷华,谢慎兰,李小玲.广西高校学报编辑绩效考核现状的调查分析[J].编辑学报,2010(4):350-352.

[4]吴娜.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攻坚号角已吹响[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8/10/ c_121839288_2.htm,2014-07-07.

(作者单位系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本文摘自《出版广角》)

猜你喜欢
学报编辑部职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致敬学报40年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职业写作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我爱的职业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